證券時報記者 胡敏文

集團財務公司是我國企業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1987年,爲了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活力,盤活企業內資金,我國批准設立了第一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即東風汽車工業集團財務公司(簡稱“東風汽車財務”)。東風汽車財務的誕生標誌着產融結合的開端,此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集團加入,運用內部金融機構融通資金,財務公司行業迎來發展熱潮。

相對於其他金融機構,財務公司一直顯得默默無聞。然而,歷經三十多年發展,財務公司行業總規模早已超過萬億級別。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財務公司數量爲248家。據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統計,截至2022年末,全行業資產規模爲8.89萬億元,其中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的財務公司達到20家;服務的企業集團和成員單位涵蓋交通運輸、電力、石油化工、鋼鐵、機械製造、民生消費等17個行業。財務公司已成爲我國非銀金融機構中一支不可小覷的金融力量。

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

在企業集團化發展趨勢下,集團管理面臨着總部管控決策能力較弱、難以發揮整體優勢、下屬企業難以兼顧等問題。財務公司的存在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2022年10月,原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佈《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財務公司的職能定位,即爲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目標是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

財務公司主要經營範圍爲:吸收成員單位存款,辦理成員單位貸款,辦理成員單位票據貼現,辦理成員單位資金結算與收付,提供成員單位委託貸款、債券承銷、財務顧問等業務。除此以外,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經批准後,可以從事同業拆借,辦理成員單位票據承兌,辦理成員單位產品買方信貸和消費信貸等其他業務。

財務公司的存在形同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按照監管規定,財務公司歸集資金後同樣需要按比例繳納存款準備金。只不過,與一般商業銀行不同的是,財務公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內部成員,而且,當前財務公司仍然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清算系統外,統一執行對外支付操作時仍以銀行爲中介。

全行業資產規模近9萬億

資金集中管理是財務公司的核心功能,集團母公司也一直在強化對成員單位資金管理的力度。《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財務公司行業共吸納存款7.43萬億元,佔行業負債總額的96.67%;財務公司行業資金集中度爲50.26%,比上年提高了1.87%。也就是說,財務公司歸集了關聯企業集團一半以上的資金。

發放貸款成爲財務公司行業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截至2022年末,財務公司行業各項貸款餘額爲3.86萬億元,同比下降2.83%。財務公司資金的另一個流向爲存放同業,佔到了總資產的37.37%。儘管在集團擴張的過程中,不斷派生對其他金融服務的需求,但是當前規模仍然比較小。

這也決定了財務公司的盈利模式以利差爲主導,且與貨幣市場波動密切相關。受貸款利率下行影響,2022年全國財務公司實現營業淨收入1345.44億元,降幅爲5.92%,其中利息淨收入1195.73億元,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全行業實現淨利潤812.27億元,同比下降2.27%。

伴隨大型集團公司的成長,財務公司行業的規模也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底,財務公司行業已形成8.89萬億元的資產規模,較2016年增長87%。

財務公司依託企業集團而成立,因此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其資產規模、業務運作、盈利水平都存在極大的差別。

其中,一些大型央企財務公司的體量,已經不亞於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水平。例如,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石油集團旗下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總額達到5219.35億元,上半年利息淨收入33.48億元,淨利潤30.27億元;國家電網旗下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資產總額近3000億元,上半年營業收入爲34.84億元,淨利潤24.66億元。而諸多小型財務公司,資產規模僅十億元級別。

多角度加強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在開展金融業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近年來,財務公司違規發放貸款、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票據業務審查不嚴等違規事件頻發,遭受監管處罰的情況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3年,國內財務公司因違反監管規定被處罰的事件就超過15件。

爲進一步加強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風險管控,新修訂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對財務公司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大幅提高了財務公司的申設門檻,對企業集團的資產、營業收入、稅前利潤、實收資本等指標都進行了嚴格要求。二是完善風險處置和退出機制,增加財務公司終止及恢復相關內容,明確財務公司破產的前置審批規定以及避免破產重整期財務公司風險擴散外溢的相關監管措施。三是重申一家企業集團只能設立一家財務公司,強化其主責主業。

在此“嚴監管、防風險”的政策導向下,新設立財務公司逐漸減少,存在較大經營風險的財務公司加速退出,一些財務公司在央國企整合的大背景下被解散。受多重因素影響,財務公司數量處於持續緩慢減少的狀態,從2019年最高峯時的258家,降低至2023年上半年的248家。

財務公司主要風險監管指標也基本穩定。根據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的數據,截至2022年末,全行業共有224家財務公司無不良貸款,佔全行業財務公司的91.06%,不良貸款率爲0.99%,低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0.64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爲19.49%,高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4.32個百分點;流動性比例爲61.54%,略低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1.31個百分點。

然而,忠旺集團財務公司破產清算、北大方正集團財務公司破產清算、渤海鋼鐵集團財務公司解散、海航集團財務公司解散等個別財務公司的風險事件,讓市場對行業的風險給予了更多關注。2022年以來,至少有8家財務公司因爲母公司經營不善而申請破產、解散。

我國的財務公司從建立之初就依託某一個企業集團的發展而存在,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來自集團較強的股東干預,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經營權和相對獨立性。作爲獨立法人,財務公司也需要重視自身的經營發展能力建設,整合集團金融資源,加強風險防控,從集團的附屬公司向真正的金融服務公司轉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