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將於1月15日至1月19日在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行。應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強將出席此次年會。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黎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愈發扮演着定義者之一的角色,與會者期待着李強總理傳遞出的信息與態度。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重建信任至關重要

記者:本屆年會主題爲“重建信任”,這樣一個主題的設置有何考量?

陳黎明: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的主題“重建信任”,與2023年年會主題“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一脈相承。當今世界處在冷戰後最分裂的時刻,許多國與國之間、國家內部許多層面的信任達到低點。面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惡化、地緣政治衝突、能源危機、經濟增長乏力等一系列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沒有一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能夠憑一己之力應對與解決,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信任是國與國、人與人、機構與機構、民衆與國家、企業與政府合作的基礎,在這個背景下,重建信任非常重要。

期待中國的信息與態度

記者:李強總理的出席有何重要意義?年會各與會方對此有何期待?

陳黎明:從全球層面看,中國作爲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愈發扮演着定義者之一的角色。本屆年會上,與會者期待李強總理傳遞出的信息與態度,並期待與中國代表團就多個全球性議題進行探討,共謀合作。

2023年是中國社會與經濟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的一年,但仍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一系列挑戰。中國已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鼓勵外商投資政策與金融政策等等,這些政策如何落地實施以利好國計民生,受到國內外密切關注。李強總理出席達沃斯年會,預期將向世界展示出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有利於進一步恢復企業與消費者的信心,營造更加友好的營商環境。

記者:你如何展望中國經濟的前景?世界經濟論壇如何看待和推動與中國的合作?

陳黎明:2023年,中國國民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從中國國內發展看,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需要進一步恢復企業與消費者的信心,營造更加友好的營商環境,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透明性、可持續性,以及可預測性。展望2024年,以進促穩,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系列政策出臺後,如何落地實施以利好國計民生,令人拭目以待。

中國代表團1979年就受邀出席冬季達沃斯年會。論壇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拓展、深化,未來論壇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發揮作用。

但是,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國會員企業數量偏少。以中國在全球舞臺扮演的定義者之一的角色而言,應該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到世界經濟論壇的平臺上來,與論壇全球會員企業一起共同交流,互相借鑑,促進合作。

通過促進對話加強合作

記者:今年300多位參會政要中,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等地緣政治危機將如何影響論壇討論?

陳黎明:圍繞“重建信任”這一主題,本屆年會的議題將分爲四大話題板塊:在分裂的世界中實現安全與合作,爲新時代創造增長和就業,人工智能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實施長期的氣候、自然與能源戰略。“在分裂的世界中實現安全與合作”這一話題板塊,致力於加強對話與合作,減少誤解與衝突,以對話協商而不是拳腳相加解決分歧爭端。

本次年會將有來自當今世界地緣政治關係最緊張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參會,世界經濟論壇秉持中立且公正的立場,將各利益相關方彙集在論壇的平臺,促進平等、坦誠的對話與合作。

記者:去年以來,“去風險”的聲音越來越大,歐美不斷採取相關舉措,強化經濟安全。世界經濟論壇對“去風險”抱有怎樣的看法?

陳黎明:需要警惕“去風險”一詞是否是“脫鉤斷鏈”的另一種說法。從長期來看,所謂的全面脫鉤和去全球化是不現實的。政府或許可以加速或減緩全球化的進程,但不可能阻止,更不可能逆轉。“脫鉤斷鏈”也不利於世界各國的長遠利益,令很多企業深受其害,最終受傷害的是普通消費者。

在國際關係中,只有對話與合作才能解決問題,任何衝突雙方最終都要回到對話桌前。世界經濟論壇正是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通過促進國家間、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間的對話,促進相互瞭解,加強合作。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