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訊,1月17日,兩市股指低開低走,尾盤加速下探,三大股指均創階段新低。北向資金大幅出逃,全日淨賣出超130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跌2.09%報2833.62點,深成指跌2.58%報8759.76點,創業板指跌3%報1699.62點,兩市合計成交6376億元,北向資金淨賣出130.57億元。

盤面上看,兩市超5000股飄綠,軍工、半導體板塊大幅下挫,旅遊、釀酒、醫藥、汽車、鋼鐵、農業、金融等板塊走低,紡織服裝板塊逆市活躍。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本輪震盪行情時間或將長於預期:1)在信貸需求跨期調整後,2023年12月中長期企業和居民貸款仍顯示同比少增,表明私人部門資本開支意願待提振,增長預期未出現上修動力。2)住房租賃金融支持政策出臺、21世紀經濟報道地方謀劃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方向多爲“安全”與民生領域。現有支持還不足以推動增長與現金流創造,亟待更有力的支持。以上兩點表明,儘管股票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但預期上修動力不足,導致預期交換不順暢,指數與大盤股震盪爲主。3)樂觀預期的落空與現狀延續,將推動高風險偏好者交投減少與小盤股調整;現階段仍應以守代攻,投資機會在低風險特徵的股票。

該機構表示,多數投資者對當下股權風險溢價擇時模型的失靈感到疑惑(持續處於均值+2x標準差位置)。我們的解答是全球地緣的變化與增長預期的改變,市場正在尋找新的均衡中樞(系統上抬,類似2011-2013),而基於過去經驗的“均值”已難以匹配當前定價基礎,或者說潛在的風險溢價極值在往上移動,反觀當前定價可能並不充分。市場正在由業績認識,轉向風險認識,在打動人心變化出現之前,A股投資的重點不在高風險特徵的板塊,而在低風險特徵的板塊。低風險特徵的資產主要在估值有安全邊際(低估值)、預期回報穩定(如穩定現金流,類長江電力股/或高股息的資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