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歐洲大陸腹地海拔1500多米的瑞士小鎮達沃斯,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再次拉開大幕。

主題爲“重建信任”的本屆年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冠疫情結束後首次舉辦的達沃斯論壇年會,聚集了世界各國的政商學界領袖,包括6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國務院總理李強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再次以高規格亮相達沃斯,在世界各國的官方代表團中備受矚目。

當地時間1月16日上午,李強總理發表特別緻辭,是本屆年會首位發表特別緻辭的領導人。李強總理的開場白意味深長,他指出,“重建”一詞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信任曾經廣泛存在;現在信任之基遭到破壞;重建信任尤爲重要,無論如何,都應團結一心破解信任赤字。

中國爲世界經濟帶來更多信心

今年,全球化智庫(CCG)祕書長苗綠再次赴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1月16日的會議結束後,她在連線中向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表示,疫情結束後,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中國人的身影又一次多了起來。

“李強總理的講話引發了很大反響,嘉賓的反應都非常正面。”苗綠說,中國再次以大型官方代表團亮相達沃斯,首先就是在向世界釋放重要的信號——中國有信心在疫情之後,爲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自己的貢獻。李強總理在特別緻辭中介紹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5.2%,高於預期,也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信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熊李力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說,李強總理特別緻辭環節在論壇議程中的安排,以及論壇對中國代表團的高規格接待,本身都體現出主辦方對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對世界經濟巨大貢獻的肯定與承認。李強總理在致辭中提到,中國這些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還將持續爲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也表明了中國政府自身的決心。

中國爲什麼值得讓世界期待?總理在致辭中指出,是因爲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並處於需求快速釋放的階段。”熊李力說,中國是一個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強大的需求還將爲世界各國各類企業和人才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當前全球總需求仍然不足,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必將爲提升全球總需求發揮重要作用。

現場與會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連線中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介紹,李強總理的致辭提到了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巨大成就,也獲得了各國參會嘉賓的積極評價。“總理列舉的數字直接說明了問題,比如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都是中國在不斷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取得的實打實的成就,世界各國都是充分認可的。”

“重建信任”主題體現多重期待

在李強總理特別緻辭前,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強調了重建全球信任的年會主題,他說:“信任是我們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基本支柱。這對合作、社會凝聚力和機構的有效運作至關重要。”

疫情雖然過去,但當今世界仍然面臨經濟放緩、地緣衝突等多重危機。不過,在與各國嘉賓的現場交流中,林伯強發現,大家的態度仍然普遍比較積極,並不十分悲觀。豐富的議題設置下,嘉賓們利用達沃斯一年一度的平臺積極討論、充分交流,氣氛熱烈。

“當前的國際背景下,‘重建信任’的年會主題具有很好的正面意義,體現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穩定逆全球化潮流的用意。‘重建信任’的主題尤其受到商界嘉賓的歡迎,因爲構建穩定的商業關係,全球進一步分工,都需要加強信任。同時,‘重建信任’也意味着對中美關係等世界大國關係的期待。”苗綠說。

熊李力表示,“重建信任”的願望是非常美好的,但現實中依然存在很大挑戰。一些西方大國深受冷戰思維、集團政治的影響,短期內還很難從中完全擺脫出來。邁向“重建信任”目標的道路仍將是曲折的。

中國願意成爲各國的機遇

創建於1971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1979年中國首次受邀參會以來,世界經濟論壇始終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合作。2006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在北京成立代表處,成爲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境外設立的首家代表機構。2007年,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辦。

李強總理在本次年會特別緻辭中的五點建議中專門提到,要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着力建設普惠包容的世界經濟。熊李力說,達沃斯論壇年會雖然更多是一個屬於發達國家的“主場”,但長期以來,身爲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都積極參與論壇,不斷釋放出開放合作的積極信號。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中的大國對中國的發展還沒能完全調整心態,但中國在論壇上所表達的信息是:只要各方願意攜手同行,我不僅不會成爲你的威脅,還會成爲你的機遇。中國願意爲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機遇創造良好條件。

林伯強指出,憑藉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優勢,中國也完全可以藉助“一帶一路”等合作平臺,引領世界能源轉型的潮流。中國有足夠的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實力,能夠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轉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