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近日,正在瑞士達沃斯參加2024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波士頓諮詢公司(BCG)亞太區主席Neeraj Aggarwal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今年討論的焦點話題之一,這項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險引起熱議。

“短短半年間,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趣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Aggarwal稱,根據BCG的調研,大約90%的公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當作2024年技術領域的三大優先事項之一。

雖然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企業運營寄予厚望,但現實卻仍然很骨感。Aggarwal說,三分之二的公司對自己的進展喜憂參半或全然不滿,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缺乏相關人才與能力,AI與生成式AI的發展路徑與投資重點不明確、缺乏負責任AI與生成式AI相關戰略。

在這場剛剛開啓的全球競賽中,Aggarwal認爲,亞洲高管對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部署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對這項技術應用的關注要遠遠領先北美高管。這讓我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未來以及亞洲的未來都充滿希望。”

具體到國家,他認爲,中國、美國和印度將成爲生成式人工智能賽場上的領跑者,其中,中國和印度可能更善於針對亞洲獨有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而美國將憑藉大量技術領先的公司,有望針對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做出創新貢獻。“但總體而言,在這十年裏,中國、美國和印度將在這項技術中發揮重大作用。”

談及中國經濟的前景,Aggarwal表示,中國的經濟表現一直非常突出,去年5.2%的經濟增速非常了不起。他認爲,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企業家,他們總能因時制宜,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這個趨勢也將繼續下去。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亞太區主席Neeraj Aggarwal(圖片由BCG提供)

面對風險,全球經濟比想象的更有韌性

《21世紀》:請談談你對今年達沃斯年會的感受。哪些話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的氣氛與往年有何不同?

Aggarwal:從某種意義上說,達沃斯一直是最具話題性的論壇。今年會議討論的主要話題包括: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包括地緣政治風險、通貨膨脹、氣候問題、可持續發展議程。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無疑是一個焦點。大家希望知道這項技術的商業化前景以及如何能夠爲充分發揮它的潛力做好準備。

通過與其他嘉賓的討論,我對今年的經濟前景更樂觀一些。去年,我來參加達沃斯的時候也是這樣,我來的時候持相對中性的態度,但走的時候更樂觀一些。但我今年來的時候就比較樂觀,所以比去年還要好一點。去年,達沃斯的焦點是全球經濟未來的走向,能否實現軟着陸,通脹還會不會繼續上行,歐洲能源危機將如何結束……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世界比我們想象的更有韌性,通脹正在降溫,歐洲能源危機也沒有想象中那麼極端,世界在以一種平衡的方式應對挑戰。當然,我們依然面臨不確定性,比如,沒有人預料到近期巴以衝突的爆發及其引發的紅海危機。此外,今年將舉行一些重要的選舉,包括印度尼西亞、印度、美國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要參與投票。

當下,我認爲,企業領導者要習慣世界的不穩定,接受很多不可預測性,同時,要在經營中有所保留,爲迎接新的變化做好準備。儘管局勢動盪,但在達沃斯上,我看到企業仍有信心擁抱變化,這讓我感到樂觀。

《21世紀》:今年的會議是在繼續破壞世界穩定的分裂和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舉行的。你對今年的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經濟有何展望?今年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有哪些?

Aggarwal:儘管受到多次衝擊,但美國經濟一直相當有韌性,失業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而且通貨膨脹的降溫是一個積極信號。近期,美國標準普爾指數等主要股指均表現不錯,而且在創新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風險投資也在飆漲,很多新的獨角獸可能很快就要誕生。我認爲,隨着利率的下降,私募股權投資將更加活躍。今年,選舉會是個大問題。我不會對美國大選下任何賭注,但很多人在猜測誰會獲勝,不確定性肯定是存在的。

至於歐洲,不同地區會有自己的挑戰。德國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超級大國,但面對經濟的大幅放緩需要重新尋找方向。例如,德國汽車行業正受到電動汽車的巨大威脅,其主要挑戰尤其來自中國。回顧一下汽車行業的發展歷史,過去,這個產業一直由德國、日本、美國和韓國主導,而中國只能排第五,但突然之間,中國躍升爲了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對歐洲來說,中國的強勢突圍給他們的傳統優勢產業帶來了一些挑戰。我認爲,歐洲已經意識到在下一波創新浪潮中絕不能毫無作爲,默默地當一個旁觀者。我已經看到法國等國對創新的高度關注。對於今年的歐洲經濟,利率水平可能下降,但俄烏衝突仍在繼續,可能繼續給經濟帶來拖累。

中國是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世紀》:你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前景?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

Aggarwal:中國經濟的表現一直非常突出。我認爲,儘管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挑戰,但中國去年仍取得5.2%的增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我看來,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企業家。中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他們創造了世界級的公司,而且雄心勃勃。儘管面臨各種挑戰,但他們總能因時制宜,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這個趨勢也將繼續下去。

順便說一下,今年,中國企業家在達沃斯也非常活躍,我同很多中國CEO進行了會面。達沃斯還有一個“中國之夜”,很多中國企業的高管都參加了這一活動。與前幾屆達沃斯相比,今年中國在達沃斯的存在感要高得多,這也表明了中國對“雙贏合作”的承諾,以及願意與各方開展合作的誠意。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信號。我昨晚參加了一個晚宴,那裏有很多國家的領導人。在這個晚宴上,很多人對中美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表示肯定,並稱贊中國在履行氣候行動承諾方面的步伐,認爲中國可能比預期目標更早實現碳達峯。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行動,給了世界更多充滿希望的理由。雖然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雖然中東等地區的危機近期更多成爲焦點,但中美兩個大國仍然可以找到協作的辦法,這是非常積極的。

《21世紀》:在全球經濟放緩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對全球投資者是否仍有吸引力?

Aggarwal:中國5%左右的經濟增速是非常了不起的。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在21世紀20年代,中國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25%。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也是任何企業都不能忽視的事情。中國是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未來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色的企業家會從中國向其他國家擴展商業版圖。我認爲,中國對商業也是開放的,中國代表在達沃斯上的講話都說明了這一點。我認爲,未來中外企業將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但我同時也想指出的是,隨着新的機遇在中國的出現,中國正在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新的機會更多是關於創新、高技能人才、綠色經濟、消費驅動。我認爲,中國對實體經濟是非常重視的,很多行業將會發生重大調整,也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BCG有能力幫助外資企業抓住中國新發展機遇,拓展它們在中國的業務,與此同時,也幫助中國本土企業做大做強。

《21世紀》:中方最近出臺了一些進一步開放的政策,如對部分歐洲國家免籤等,你對此有何評論?

Aggarwal:這些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舉措,特別是免籤政策。我去年來中國五次。我過去常常告訴我的同事,坐在那裏看新聞並不能讓你瞭解中國,你先去中國轉一圈,然後再來跟我聊中國。但很多人去年向我抱怨說,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拿到簽證,而其中的有些人拿到簽證時已經沒有時間了。因此,我認爲,中國宣佈對很多國家免籤,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世界應該來探索中國。放鬆對旅行的限制,對個人和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中美印將領跑全球生成式AI競賽

《21世紀》:自我們上次在天津達沃斯對話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商業模式是如何演變的?請簡要介紹一下BCG關於生成型人工智能的報告的主要發現。企業領導者的商業機遇和挑戰是什麼?

Aggarwal:短短半年間,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趣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們認爲它有三個好處:第一,在日常任務中部署它,幫它當作AI助手,如將長文檔縮短成短文檔、寫會議摘要、回覆電子郵件等,以減輕一些工作負擔。這意味着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某些技能將不再重要,而另外一些技能可能變得更加重要。第二,某些功能將從根本上被重塑,因爲其中所需的關鍵活動將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承擔。以客戶服務爲例,這一功能主要是傾聽、詢問、提取信息、總結要點並將其反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營銷材料生成、軟件開發、前端服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從而提高30%到50%的生產力。第三,也是讓我最感到興奮的,“發明”不可能的東西。比如,你可以大幅縮短研發過程,開發出新的藥品;解決成本的問題,爲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當人們擔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會搶走工作機會時,我想它也會在創造很多新的東西。我更傾向於對它的未來感到樂觀。

我們最近對世界各地的1400多名高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約90%的公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當作2024年技術領域的三大優先事項之一。但同時,三分之二的公司也表示,對自己的進展喜憂參半或全然不滿。這背後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缺乏技術能力、路線圖不明確、不瞭解何爲“負責任的AI”、擔心人工智能的有害影響以及對人工智能的錯誤判斷……我們正在幫助客戶在利用這項技術優勢的同時,積極應對它帶來的挑戰。讓我非常興奮的是,亞洲高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部署中正在成爲領跑者,他們對這項技術應用的關注要遠遠領先北美高管。這讓我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未來以及亞洲的未來都充滿希望。

《21世紀》:在這場新技術競賽中,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能否迅速趕上美國,甚至超越美國?

Aggarwal:我認爲,這三個國家將成爲這個賽場上的三個領跑者。要尋找解決方案,首先需要找到痛點。有些痛點是在各個國家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一些是中國或者印度獨有的,那麼更能理解這些問題的本土企業家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以醫療改革爲例,與美國相比,中國和印度的醫療保健系統支出較少,因此,下一個醫療保健服務的創新很可能來自這些國家,因爲這是這些國家的需要。但對於其他話題,比如客戶服務、市場營銷,由於很多美國公司在這些方面遙遙領先,很可能做出更多的創新貢獻。回到你的問題,這可能不會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要看具體的領域和行業。但總體而言,在這十年裏,中國、美國和印度將在這項技術中發揮重大作用。

(作者:鄭青亭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