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A股罕見的恐慌性下跌登上微博熱搜榜。三大指數均放量收跌2%,滬指再度失守2800點,兩市共5184只股下跌,100餘隻上漲,兩市成交額794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274億元。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2.68%,報收2756.34點;深成指跌3.50%,報收8479.55點;創業板指跌2.83%,報收1666.88點。內資與外資動作截然相反,北向資金尾盤殺回場內,全天淨買入10.47億元。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私募、機構人士表示,資金交易層面來看,雪球產品密集爆雷,是市場潰堤式下跌的原因之一。就預期與信心層面來說,年初降息尚未落地,1月LPR繼續“按兵不動”,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且風險蔓延至理財領域,居民消費意願不足等等都是造成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截至1月22日收盤,2024年前15個交易日,大盤累計下跌7.35%,從悲觀角度來看,這已經是2023年全年跌幅一倍有餘。樂觀來說,市場年內仍然有足夠時間作出反彈。“現在是推出平準基金的好時機,2760點的勝率肯定要高於2900點、3000點。平準基金入市不僅能在短期內呵護大盤表現,長期來說,還能讓(大盤)曲線不那麼陡峭,更加平滑。”拓牌基金投資總監趙襲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市場波動引起高層重視。1月22日,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彙報。會議指出,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穩市場、穩信心,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還強調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爲,2800點下方的A股已經具備較高投資性價比,投資者耐心佈局長期或有不俗收穫。

563只股破淨、年內A股市值蒸發7萬億

大盤1月18日“金針探底”後,投資者期待的反彈企穩並未出現,相反大盤出現貫穿式下跌。

具體到22日盤面上,行業板塊全線飄綠,銀行板塊(申萬一級)最爲抗跌,收跌0.21%,保險股也相對抗跌,計算機、美容護理、社會服務、傳媒等板塊的跌幅居前,前一週表現活躍的旅遊股集體走弱。

滬深300ETF早盤及尾盤均有資金入場託底,但因拋壓過重,收盤仍跌逾2%。萬得微盤股指數重挫6.87%,在主要股指中跌幅居首。較罕見的是,今天中證1000股指期貨多個遠期合約盤中觸及跌停,收盤跌近8%,中證1000指數收跌5.77%。

中證1000是A股市值最大的1000只股票,其出現如此大跌幅,分析人士認爲雪球產品是直接因素之一。某機構人士告訴記者,股指期貨跌幅更大,意味着是雪球集中敲入導致的,融資盤也可能出現集中強平現象。

基金重倉股同步跌出階段新低。截至收盤,基金重倉指數報收1064.13點,盤中最低點爲1057.00點,收盤創下2020年3月23日(1113.63點)以來的新低。茅板塊中,貴州茅臺(600519.SH)尚能飄紅,通策醫療(600763.SH)、東方雨虹(002271.SZ)、愛美客(300896.SZ)、金山辦公(688111.SH)等龍頭股均跌超4%,板塊總市值較年初跌去約66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A股總市值爲80.07萬億,較年初87.66萬億,15個交易日內跌去7.59萬億元。千億市值股票數量從年初122家,下降至目前115家。

目前,Wind全A指數PE低於10分位點,屬於偏低水平,PB低於5分位點,屬於歷史極低水平。破淨股數量被視爲A股見底信號,年內股指陰跌之際,破淨股數量不斷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收盤,兩市破淨股共563只,佔A股總數比重10.54%,2024年年初時爲419只,再往前看一個月,共373只股破淨。

業內呼籲推出平準基金、注入增量流動性

估值指標來看,A股已經極具投資性價比,兩市也並不處於業績真空期,上市公司的2023年業績預告披露漸熱,已公佈的業績翻倍股有百餘隻。如此背景下,大盤連續大跌出乎投資者預料。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一直預期的降息落空是大盤下跌的原因之一。1月22日,2024年首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維持不變,至今已連續5個月不變。儘管從央行表態、政策環境等方面來看,3至4月仍存在降息可能,預計2024年上半年LPR報價有可能跟進MLF利率下調,但對迫切需要增量資金的A股市場來說,投資者信心受挫。

儘管2800點下方投資性價比非常突出,但投資者信心依然孱弱,如果機會真的是跌出來的,哪些政策出臺能夠有效地讓市場見底後企穩反彈?

資本市場的波動正引起高層高度重視。據央視新聞報道,1月22日,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彙報。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作爲中長期資金,平準基金能夠爲市場注入增量流動性,促使A股市場表現迴歸更爲理性的基本面邏輯。實際上,每每市場大跌,市場關於平準基金的議論一再升溫。

平準基金,又稱干預基金或穩定基金,一般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的方式所設立的基金,用來穩定市場。股市中的平準基金,就是專門爲了穩定股市運行而設立的基金,具體而言,當股市出現非理性的劇烈波動時,上市公司股價已不能客觀反映其內在價值,此時通過這筆基金來進行逆大盤指數方向的操作,熨平股市的劇烈波動來穩定市場。

無獨有偶,接受記者採訪的多名機構人士也呼籲,加快推出平準基金。“大盤有自動修復的功能,在持續潰堤時無需託市。恰恰現在是推出平準基金的好時機,短期內幫助市場企穩,長期內燙平曲線。規模的話,我們認爲平準基金至少要2萬億,4萬億比較合適。”趙襲說:“可以考慮加大發力、快點出臺關於利率調整幅度的政策。如果是按照正常時期穩步出臺,市場主體會對進一步下調利率有更高期待,渴望更便宜的用錢成本,利率大幅下調涉及銀行息差,具有一定複雜性。若降息效果短期難以顯現,可以推出平準基金了。國際宏觀來看,對於新興國家來說,除了部分國家正在享受全球產業鏈轉移紅利,由於美國加息到頂峯且計入快要降息的時間段,多數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面臨較大的挑戰。”

由於股市平準基金設立的目的是平抑非理性劇烈波動並穩定市場,因此勢必需要足夠多的資金。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結合市場實踐,平準基金的規模多在總市值的3%至6%之間。按照A股最新收盤總市值約80萬億計算,平準基金規模約爲2.4萬億到4.8萬億之間。

“就估值而言,‘估值底’已現,但估值擴張動力則趨於下降。推出平準基金將釋放增量流動性,將對‘估值回升’形成有力支撐。由於平準基金的屬性是政策性基金,在股市出現非理性暴跌、踩踏式下跌時,可以有效的針對性買入,維持市場平穩,保護大多數投資者利益,並給予市場信心。更重要的是,長期來說,平準基金能夠大幅降低股市曲線的陡峭程度。”另一名機構投資負責人對記者說。

河南三紀私募基金的投資負責人曹松濤博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證券市場短期較大的調整,投資人要認識到市場動態的不穩定有內生的機制,注意做好風險控制。曹松濤說:“我們也要意識到,真正的優質公司是很少的,從投資的角度,從長期視野的角度,這反而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作爲優秀的投資機構,底色永遠都是價值,我們目前對證券市場並不過分悲觀,從長期前景方面,我們認爲目前更多地是短期不利因素的集中爆發和蝶變,長期看,依然樂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