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如果初步調查顯示這架運輸機是被美國或者德國導彈擊中,那麼提供武器的西方國家“將成爲這一罪行的直接參與者”。

65名烏軍被俘人員以爲即將踏上回家之路,不料卻登上“絕命航班”。俄羅斯軍用運輸機墜毀事件成爲俄烏衝突以來又一場重大慘劇。

同此前的布恰事件、卡霍夫卡大壩遇襲事件相似,這出“羅生門”再次引發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烏方“含蓄承認”?

莫斯科時間24日11時左右,一架執行例行飛行任務的俄羅斯伊爾-76軍用運輸機在俄別爾哥羅德市東北70公里處墜毀。墜毀的地點距離烏克蘭邊境約50公里。

很快,俄國防部長公佈消息稱,這架墜毀的軍用運輸機上,除了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65名烏軍被俘人員和3名護送人員,無一人生還。原本,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別爾哥羅德州進行換俘。

究竟是誰讓這趟回家的行程變成了“絕命之旅”?

對此,俄方的態度十分明確,一口咬定是烏方“有預謀的襲擊”。俄方表示,運輸機進入該空域前15分鐘,烏方收到了關於此次飛行的完整信息。俄方指責烏方發射2枚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運輸機,這是“野蠻行爲”。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25日在安理會就俄伊爾-76運輸機墜毀一事舉行的公開會上表示,烏方明知機上有烏戰俘還將飛機擊落,這一行爲應該受到譴責。

俄羅斯偵查委員會也發表聲明稱,初步調查結果可以確定,運輸機遭到了來自烏克蘭境內的導彈襲擊。而已經找到的飛機黑匣子,以及後續的專業彈道分析,未來或許將給予人們關於這起墜機事件更多的信息。

烏方的態度則有些微妙。從一開始堅決否認,敦促各方不要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到後來,烏軍方的聲明極力迴避墜機事件本身,而是不停地強調俄軍的猛烈攻勢。烏軍事情報部門的聲明則證實了當天交換戰俘的計劃,但表示沒有收到俄方有關飛行計劃的信息,沒有排除其擊落俄運輸機的可能性。

在美西方輿論看來,雙方說法互相矛盾,是俄烏衝突的“常態”。只是這起事件中,進一步的分析似乎讓它們不得不承認,“來自烏總參謀部和軍事情報局的聲明加起來等於承認烏克蘭可能擊落了這架飛機——儘管兩者都沒有直接這麼說”。

機上人員存疑?

面對俄羅斯的指責,烏克蘭將焦點放在了機上65名烏方被俘人員的真實性。

烏國防情報局發言人尤索夫25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烏方獲得的情報顯示,從運輸機墜毀地點運送至附近太平間的屍體只有5具。烏人權專員盧比內茨則稱,墜機事件發生後,俄媒體分享的一份身亡烏軍被俘人員名單,包括了一些此前已經通過換俘返回的烏軍士兵。

直到25日安理會舉行的公開會上,烏方代表依舊質疑機上是否有被俘人員,並稱是俄方沒有提前告知相關飛機的細節,因此事件應由俄方負責。

但俄羅斯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表示,烏總參謀部在事件發生之初甚至發表了一份慶祝聲明,稱飛機是被故意擊落的,“但當他們意識到機上有烏方被俘人員時,他們開始掩蓋事實”。

對此,美西方媒體普遍持中立態度,表態稱“無法獨立覈實雙方各自的說法”。

美西方想脫身?

軍事專家、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震指出,在這場圍繞伊爾-76軍用運輸機被擊落展開的輿論戰中,如果俄烏任何一方能夠證明對方撒謊,不僅可以污名化對方的軍事行動,甚至還可以給對方貼上“反人性”標籤,從而瓦解對方軍事行動的政治和道德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俄烏衝突的持續、戰事的演變,烏克蘭的角色從戰事初期消耗俄羅斯國力的一枚棋子,如今變成了西方世界的“負資產”。而伴隨着巴以衝突、紅海危機後美西方軍事援助重點的轉移,以及美國大選臨近,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世界對烏克蘭的心態更是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它們試圖從俄烏衝突這場僵局中脫身。楊震認爲,這一回美西方輿論場對這一事件的報道不再像從前那樣力挺烏克蘭,正是凸顯了這一心態的改變。

只是,美西方想要輕易脫身並不容易。波利揚斯基表示,如果初步調查顯示這架運輸機是被美國或者德國導彈擊中,那麼提供武器的西方國家“將成爲這一罪行的直接參與者”。

作者:齊旭(新民晚報·深海區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