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繼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1月24日—25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提出,今後一段時間裏稅費政策更加註重精準性和結構性,有增有減,其中製造業、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等是重點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對象。

1月28日,人民日報就如何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發文解讀。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王世宇表示,下一步,要持續加大支持科技研發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力度,逐步形成覆蓋企業成長和創新全生命週期的稅費政策支持體系。同時,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謝文指出,稅務部門將持續爲製造業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信心,助力實體經濟穩步發展。

民營經濟納稅人受益明顯

據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2289.9億元,其中製造業、中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等均受益明顯。

具體來看,分行業看,製造業及與之相關的批發零售業佔比最高,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9495.3億元,佔比42.6%;分企業規模看,中小微企業受益最明顯,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4264.2億元,佔比64%;分經濟類型看,民營經濟納稅人受益明顯,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864.6億元,佔比75.7%。

此外,分政策看,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新增減稅降費6509.8億元,小微企業減徵所得稅政策新增減稅1788.8億元,支持科技創新的先進製造業、工業母機、集成電路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新增減稅1208.5億元,提高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政策新增減稅391.8億元。

在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2024年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要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日前,全國稅務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與前些年稅費優惠政策更加強調規模性和普惠性不同,考慮到財政可持續性,今後一段時間裏稅費政策更加註重精準性和結構性,有增有減,其中製造業、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等是重點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對象。

對此,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重點面向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主要是基於這兩大領域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技創新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通過減稅降費政策可降低企業研發成本,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而製造業作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通過減稅降費政策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展望2024年,減稅降費政策將繼續聚焦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並可能向環保、新能源等新興的、更廣泛的領域延伸。”朱克力說。

製造業、科技創新等重點發力

朱克力指出,近幾年,我國在持續推進減稅降費過程中,政策側重點發生了一定變化。這既體現了我國稅收政策的靈活性及適應性,也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初期階段政策主要關注於減輕企業稅負、降低社會整體稅負水平,以激發市場活力。隨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逐漸轉向優化稅收結構、支持特定產業和領域的發展,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而現在政策更注重提升減稅降費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確保政策能真正惠及到需要支持的企業和行業。”朱克力表示。

另外,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也曾表示,持續地減稅降費有力地降低了企業和居民負擔,改善了市場主體的現金流,促進了科技創新,有效提高了市場主體的抗風險能力。但經歷持續大規模減稅降費後,在當前財政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有必要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用好有限的財政資源。

從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政策法規庫”一欄來看,僅2023年,就發佈了70餘項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政策發佈時間密、覆蓋範圍廣、延續時間長、支持力度大,更加突出政策支持的精準性、連續性、制度性。

針對2024年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發力的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據人民日報報道,王世宇表示,下一步,要持續加大支持科技研發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力度,堅持把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爲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增強科技研發稅收優惠的確定性。

同時,持續激發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以稅費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逐步形成覆蓋企業成長和創新全生命週期的稅費政策支持體系;持續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探索豐富針對研發成果收益的稅費優惠政策,鼓勵產學研深度融合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

謝文表示,稅務部門將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持續爲製造業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信心,助力實體經濟穩步發展。一方面持續優化“政策找人”工作機制,加強宣傳輔導,積極幫助製造業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強化風險防範,健全完善七部門常態化聯合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制,確保面向製造業企業的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快享。

突破“最後一公里”

除了完善稅費政策研究,稅務部門正不斷推進政策直達快享。據悉,2023年,稅務總局先後制定實施《稅費政策精準推送優化升級方案》《稅費政策精準推送工作規範(試行)》《2023年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一政策一方案”精準推送工作統籌實施細則》等制度。

具體看各省市情況,例如,北京市稅務部門依託分級分類標籤體系,通過“定製e服務”功能推送個性化稅費政策;湖南稅務部門則運用稅收大數據制定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清冊,建立涵蓋面廣的“標籤庫矩陣”,實現“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廣東稅務部門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精準推送、智能交互、辦問協同、全程互動”徵納互動服務新方式等。數據顯示,2023年7月以來,全國稅務系統累計開展政策精準推送超6.7億戶(人)次。

根據全國稅務工作會議要求,2024年持續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穩步推進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推廣應用,擴圍上線全國統一的新電子稅務局,深化拓展稅收大數據應用,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

朱克力表示,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如何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真正惠及到目標企業是一個關鍵問題,亟需建立完善的政策傳導機制,確保政策能準確及時地傳遞到企業層面,還需要加強對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和評估,確保政策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羅志恆曾指出,減稅降費的生效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減稅降費的方式方法要更加科學,否則事倍功半。以下調增值稅稅率爲例,對於企業而言,增值稅是價外稅,主要改善現金流量表,但由於不直接計入利潤表,導致減增值稅稅率並不直接改善利潤表,企業家的獲得感不明顯;而且增值稅佔比太大,不宜再作爲減稅降費的重點,否則對財力的衝擊作用太大。要從微觀主體的行爲出發考慮減稅降費的傳導路徑,而非想當然認爲減稅降費能產生效果。

“此外,防止稅收漏洞和避稅行爲也是個重要問題,需要加強稅收徵管力度,完善稅收法規體系,提升稅收徵管效率和服務水平。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與協作,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進一步發揮實效。”朱克力說。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程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