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近期跨年行情的提前啓動,利率反轉的時間點有可能提前。

春節前最後一個週一,央行降準兌現,推動債市走強。

截至2月5日收盤,國債期貨全線收紅,30年期主力合約漲0.49%報105.64元,盤中更是漲至105.9元,創上市以來新高。

節前“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股市持續調整之際,債券市場受資金青睞。業內人士稱,要警惕回調風險,建議保持中性略偏多的久期和槓桿策略。

資產荒下機構“搶券”

本週是春節前最後一週,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彌補資金缺口。

央行公告稱,2月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爲1.95%。Wind數據顯示,當日5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淨回籠4000億元。

截至5日收盤,國債期貨全線收紅,超長債表現更爲亮眼,30年期主力合約漲0.49%報105.64元,盤中漲至105.9元,創上市以來新高;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2%;5年期主力合約漲0.04%,2年期主力合約微漲。

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近期,債券市場續刷歷史新高,尤其是長債品種表現亮眼,一方面是市場仍處於“資產荒”邏輯,疊加股票市場持續調整,推動資金因“避險”集中湧入債市;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機構偏好中長債品種所致。

(2024年1月各類機構淨買入現券分期限對比圖,單位:億元)

前一交易日(2月4日),銀行保險機構“搶券”過節,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最低下探至2.4%低位,再創近22年新低點;30年國債活躍券盤中也一度下行至2.6%下方。

而在此前,債券市場已在機構“湧入”配置下走出牛市行情。以1月份的數據來看,中證全債指數1月累計上漲1.26%,若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已達到15.33%。

“實際上,這一輪利率下行是自2023年11月末開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基本面偏弱、資金面轉松、財政等寬信用政策預期轉淡、風險偏好降低、配置力量搶跑等因素形成共振,加速利率下行行情的演繹,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警惕債市回調風險

對於債市機構資金“擁擠上車”現象,業內人士提醒要警惕回調風險。

“債市有牛市回調可能,”浙商證券固收首席覃漢認爲,債券長多(1-2個季度)邏輯市場認可度較高,短空(1-3個月)邏輯在政策出臺背景下或逐步加強,參照債市第一性原理,債市牛市存在回調可能性。

上海某股份行交易員告訴第一財經,這輪中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下行速度,已經突破許多投資者的認知,反映出資金“避險”情緒持續升溫,機構操作趨同性愈發明顯。

覃漢進一步分析稱,對比近期跨年行情的提前啓動,利率反轉的時間點有可能提前。參照歷史經驗,跨年行情啓動的時間點同利率反彈時間點間隔1-3個月不等,均值在50天左右。

上述交易員稱,30年國債近期表現太強,隨着與10年國債的期限利差不斷壓縮,後續下行空間已經逐步減小,要提防春節前交易盤止盈造成的回調。“短端利率仍是制約長端下行的關鍵,短期資金面或難以徹底轉爲寬鬆,後續仍要等待降息落地。”他說。

如何防止“踩空”風險,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稱,目前建議保持中性略偏多的久期和槓桿策略。

“若收益率繼續下行或進入窄幅波動期,可考慮追加部分中長期限利率債活躍券並持債過節;若債市轉入短期調整,5個BPs左右的回調幅度便可能重新打開波段交易空間。”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鬱建議。

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繼強認爲,相比之下,中短端是曲線上估值最爲“合理”的點,與資金面實際情況最爲匹配,但面臨套息空間不足甚至資金倒掛難題,後續資金面邊際改善後可重新把握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