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各自在臺灣問題上對中國都有嚴肅的政治承諾,信守承諾纔是它們唯一正確的選擇。實現兩岸統一的主動權,始終在中國手上。

日本自衛隊和美軍正在舉行預計爲期8天、代號爲“利刃”的聯合指揮所計算機模擬演習。儘管日方此前聲稱該演習“並未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但日本共同社卻在4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爲“假想敵”,預設的背景是臺海發生軍事衝突。這是在將“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從日方的挑釁言論進一步落到日美的聯合行動,性質嚴重。

這件事還展現出日本的虛僞。據稱日本防衛省將演習情況設定爲“特定祕密”。爲了避免泄露之後“引起麻煩”,此前一般使用臨時名稱、演習用的地圖也與真實地圖略有不同。但既然想保密,爲什麼又有“多名日本政府官員”在同一時間向媒體放風?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日方故意安排的。問題是,日本一面圖窮匕見,一面又故弄玄虛、欲蓋彌彰,到底想釋放什麼信息?日本就不能敞亮一些嗎?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

“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論調是中方堅決反對的,這一立場中方多次強調過。日本曾侵佔臺灣半個世紀,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日本現在所表現出的對臺灣問題的武力干涉衝動,將造成對臺灣嚴重的二次傷害。這也是不尊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違反《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規定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雙邊關係準則。日本或者是沒有對中方的嚴厲警告予以足夠的重視,或者是在美國的鼓動下對形勢做出了錯誤判斷,帶着僥倖心理不斷在臺灣問題上冒險和挑釁。日本對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的冒犯在從虛到實,中方的反制應對準備也會相應地從虛到實,一定會確保一旦日本介入將讓它喫不了兜着走。

雖然日媒稱,這是日美軍事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爲“假想敵”,但顯然這並非首次,頂多是日本第一次公開這麼說。去年6月,日本、美國與菲律賓舉行首次三方安全會談,日媒普遍認爲此舉是有意爲應對“臺灣有事”做準備。同年11月10日至20日,日本自衛隊舉行2023年度聯合演習。這次演習規模號稱創下歷史之最,還首次大規模使用民用機場、港口等設施,也被外界認爲是爲了“應對中國”。共同社在有關“利刃”的報道中就承認,日美有多個針對緊急情況的聯合行動計劃,其中涉及臺灣的草案已於去年年底完成。

爲什麼表面上一直比較謹慎的日本現在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呢?一種推測是,日本以及美國可能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向中國施加某種壓力,達到威懾效果,說白了想告知被威懾的對象,也就是中國,日美正實實在在地做着軍事介入的準備,令中國“不敢在臺灣問題上輕舉妄動”。如果日美真是這麼想的,那它們太高估自己了,也太低估中國實現兩岸統一的意志和能力了。這個錯誤將爲日美帶來不可承受的風險。

東京選擇在此時做出這個明顯帶有一定表演色彩的行爲,也暴露了自己強烈的危機感。衆所周知,包括2022年年底公佈的國家安保三文件在內,日本政府現在走的這條擴軍備戰、對華威懾道路,是建立在鼓吹“中國威脅”“戰爭風險”的基礎上。在日本國內,岸田政府的支持率屢屢下跌,民衆反對增加軍事投入的聲音越來越多。東京必須在這個時候給它的“戰爭風險”敘事加點料,好讓這套策略能維持下去。

無論如何,一個事實是,日美都確確實實在爲軍事介入臺灣問題進行練兵,這不僅破壞了和平氛圍,渲染戰爭風險,也在實質性加劇臺海地區緊張局勢。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中國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是中國自己的事。日美各自在臺灣問題上對中國都有嚴肅的政治承諾,信守承諾纔是它們唯一正確的選擇。實現兩岸統一的主動權,始終在中國手上。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