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日,美媒彭博社專注於亞洲科技領域的專欄作者蒂姆·卡爾潘(Tim Culpan) 發表評論文章“支招”,在美國電動汽車行業,若想同時實現發展本土產業和保護國家利益的雙重目標,拜登政府只需要參考複製他所謂的“中國策略”。

然而,他對正常的外國企業在華投資合營進行歪曲解讀,敦促美商務部部長雷蒙多要效仿中方,通過讓進入美國的中國電動汽車相關行業製造商和本土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從而將中國先進技術轉讓給美國的同時,限制中企權限以保護所謂國家安全。

文章更以此聲稱,華盛頓有機會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扭轉中國在電動車行業佔據領先地位的局面。

蒂姆的這篇評論文關注到,美商務部一再下令對中國產品做出各類制裁限制措施,部長雷蒙多最近將視線聚焦在了中國電動汽車領域。

1月底,雷蒙多在出席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一場圓桌會議時濫用國家安全概念,謬稱美國和歐盟在與中國合作的同時存在國安問題,無端指責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收集了司機及車輛狀況等大量信息,對美國構成所謂“國家安全風險”。

文章猜測這或許是雷蒙多爲了將中國汽車拒之門外而找的藉口,但蒂姆開脫稱她的擔憂情有可原,還煞有其事道,與一箇中國汽車車隊所收集的數據相比,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間諜氣球”一事根本不值一提,罔顧五角大樓早在去年6月就澄清過氣球越美時沒有收集情報的事實。

不過鑑於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電池技術非常先進,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美國,蒂姆在文章中主張,如果拜登政府希望推動美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他們仍需要利用中方的技術能力,同時關注安全問題。

在具體做法上,蒂姆認爲美國應該抄中國電動汽車戰略的“作業”,然而他“抄”錯了。

他錯誤地將正常的外國企業在華投資合營,歪曲解讀成中國在過去20年裏一邊渴望西方科技公司來華投資生產,一邊禁止這些公司無限准入,還污衊中企通過外國直接投資、風險資本、許可證發放和直接盜竊等方式,從世界一流企業獲得先進技術轉讓。

文中進一步聲稱,讓外國企業與中國本土企業成立合資企業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種模式爲中國帶來了最大的技術進步,惠及當地合作伙伴的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其舉例稱,早期進入中國的大衆和通用兩家車企,就用先進技術幫忙奠定了中國現代汽車工業的基礎。

結束了這番以己度人的“高見”,蒂姆在文中向雷蒙多喊話,敦促她與其對有着先進技術的中國實施堅硬貿易壁壘,不如通過談判達成條件交換,要求電動汽車相關行業的中國企業若想進入美國,就也必須與美國本土企業成立合資企業。

蒂姆聲稱,華盛頓有機會通過實施“胡蘿蔔加大棒”政策來扭轉局面。他在文中還提到,早前美國福特汽車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宣佈共建電池廠就是一個符合這一設想的“完美”解決方案。

他稱,爲了規避當地政策風險,寧德時代當時與福特開闢了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寧德時代不涉及直接投資,只提供電池專利技術授權,福特擁有該工廠100%的權益,負責提供土地、廠房和基礎設施建設。

蒂姆指出,這一合作方式既能爲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又能將中企的知識產權轉讓給美國,還能通過限制中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來保護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然而後來這一合作計劃仍因美國國會議員反對而受阻,讓他倍感惋惜。

他表示,目前雖然是美國更需要中國,中國的主要供應商可以不需要美國,但後者若想繼續長期發展,就需要進入美國這個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並且與美方分享關鍵技術作爲“入場券”。而未來,相信有其他國家能夠代替中國加工和提供電動汽車所需關鍵金屬鎳、鈷、鋰,美國不會有被中國“斷供”的風險。

蒂姆想得很美,他認爲如此這般,美國屆時左手有中國企業的技術,右手又有關鍵金屬資源,在本土電動汽車發展上必將順風順水,而美國所要做的只是複製他所臆測的中國“戰術”。

蒂姆的主張與美國政府奉行的“美國優先”策略是一以貫之的。對此,我外交部曾多次回應表示,美方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以所謂“國家安全”爲由,濫用國家力量,打壓中方企業,這是赤裸裸的經濟和科技霸凌,是對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的公然否定,也戳穿了美方所謂公平競爭的虛僞面目。中方將繼續支持中方相關企業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