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披露,民營銀行淨息差“逆勢”上漲。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月2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爲1.69%,較2023年一季度下降0.05個百分點,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淨息差較2023年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同時,2023年四季度,民營銀行淨息差爲4.39%,較2023年一季度上漲0.28個百分點。

商業銀行淨息差收窄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呈下降趨勢,分別爲1.74%、1.74%、1.73%、1.69%。

中金公司研報認爲,淨息差縮窄或由存量房貸利率調整、貸款重定價、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所致。中泰證券研報也表示,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在2023年四季度開始有所反應。

2023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通知稱,將引導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借貸雙方有序調整優化資產負債,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可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由該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或協商變更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

同時,2023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經歷了兩輪下調。2023年8月,1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至3.45%,5年期LPR報4.20%,與前一期持平;2023年6月,1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至3.55%,5年期以上LPR下調10個基點至4.20%。

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2023年12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83%,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 3.75%,較上年同期低0.22個百分點,持續創有統計以來新低;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97%,較上年同期低0.29個百分點,超過23萬億元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平均下調0.73個百分點,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約1700億元。

不過,2023年,商業銀行多次下調存款利率,可部分緩解息差下行壓力。財信證券2023年12月發佈的研報梳理,2023年,商業銀行分別在5月進行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下調,在6月、9月、12月進行三輪存款利率下調。國金證券2023年9月發佈的研報表示,存款利率下調有望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積極性。

中金公司研報統計,2023年四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季度環比下降3個基點,同比降幅22個基點。其中,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淨息差環比變動-4個基點、-5個基點、-3個基點、1個基點。

民營銀行淨息差何以“逆勢”上漲?

在商業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 2023年四季度,民營銀行淨息差爲4.39%,較2023年一季度上升0.28個百分點。原因何在?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澎湃新聞分析稱,民營銀行負債端吸收存款缺少優勢,銀行業降低存款利率,存款來源豐富減少了民營銀行高息攬儲壓力等,降低了民營銀行的負債成本。同時,民營銀行主要聚焦零售客戶,通過線上渠道發展貸款等,增加了資產端收益的同時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綜合作用下,民營銀行淨息差上漲。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向澎湃新聞表示,民營銀行總體規模較小,其淨息差擴大或與其業務結構有關。曾剛解釋,民營銀行的細分市場避開了與其他銀行的激烈競爭,其線上化、數字化的發展模式有利於其獲得下沉客戶羣體,爲民營銀行帶來溢價提升。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向澎湃新聞分析稱,民營銀行客戶相對下沉,客戶資質相對一般,因此息差相對更高。同時,民營銀行體量較小,淨息差受頭部民營銀行影響較大,實際上排名靠後的民營銀行仍承受着一定的經營壓力。

民營銀行淨息差上升趨勢可否持續?

曾剛表示,民營銀行未來淨息差情況與整體銀行業淨息差運行情況、市場競爭程度有關。曾剛認爲,從長期趨勢看,銀行業整體淨息差將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儘管民營銀行數字化、電商場景化的特色運營使其避開了激烈的競爭,但其所在的細分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同時,倘若民營銀行規模繼續擴張,其淨息差還是會與銀行業整體淨息差趨同。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民營銀行淨息差將與銀行業整體淨息差大體相當。

婁飛鵬也認爲,在銀行業淨息差下降的背景下,民營銀行淨息差在2021-2023年連續3年上漲,雖然目前淨息差仍低於2017年的水平,但考慮到利率水平總體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因素,民營銀行淨息差繼續上行的概率較低。 

董希淼表示,民營銀行淨息差能否繼續擴大存在一定不確定性。2024年,在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的情況下,民營銀行淨息差存在回落的可能,不過,其淨息差水平仍與頭部幾家民營銀行的經營情況有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