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5日訊(記者 邱妤 通訊員 黃水林)正月十五元宵夜,在中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片區、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連城縣姑田鎮,“天下第一龍”姑田大龍翔遊,看客雲集。在神銃轟鳴、鑼鼓喧天中,數千名的當地中青年壯漢抬着118節、500餘米長的巨龍,在長長的彩旗隊、燈箱隊的引領下,蜿蜒於鄉間村野,穿行於大街小巷,騰挪起伏,活靈活現。

身爲客家人的姑田民衆十分崇尚“龍”這一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姑田遊大龍活動始於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以其形體之大,綿延之長,工藝之美,參加人數之多,程序步驟之繁,行遊時間之久,客家傳統之古,堪稱天下第一,素有“姑田大龍甲天下”和“天下第一龍”之稱。2012年姑田遊大龍以791.5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最長遊行花車記錄,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龍”。

同時,它是一塊人類行爲活化石,記載着中國客家族羣遠古的生存習性,也是人類世界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福建省唯一連續三年入選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發佈的“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優秀民俗民間項目。

每年春節期間,姑田人便忙於遊大龍事宜。當地客家人以村爲單位,按規矩每一年都是由被輪到的一姓氏家族舉辦,再從該族中抽籤決定由哪家承擔龍頭、龍尾的製作。被選中戶是榮耀的象徵。通常製作的龍頭高度爲2.4米,長7米,大直徑0.8米,眼圈直徑0.7米,龍口大張,內含一個直徑0.6~0.7米的大紅龍珠,大有吞雲吐霧,威震山河氣勢。其餘同族中每家至少須製作一節竹編紙糊龍身,龍身每節高度2.2米,大直徑爲0.7米,長4.3米,大龍再由一節節龍身相接而成。龍尾高度爲2.4米,長6米,大直徑0.8米。基本上每年的龍身長度都在400—1000米不等。

在農家,看着做好的五彩斑斕的龍身,龍身上得以盡致發揮的詩詞、書畫、剪紙、美術等文才,讓人不禁爲此間文風之盛讚不絕口;讀着每節龍身兩端上的題字,諸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等,百姓的美好願望躍然紙上。

正月十五元宵下午至深夜,姑田鄉村,大龍翔遊,少則百餘節、500多米,多則200多節、千米長的大龍,蜿蜒於鄉間村野,穿行於大街小巷,騰挪起伏,活靈活現。大龍每節至少由五個青壯年輪流抬舉;而碩大龍頭則需20多人輪番上陣,由三個人擎着、一個人前面看路、四個人用繩子從四方拉住,纔可平穩前行。

“嗵!嗵!嗵……”下午四點半左右,在煙花禮炮的轟鳴閃爍中,數聲神銃巨響讓整個姑田鎮沸騰起來,在200餘米融入黨風廉政、綜治平安、移風易俗宣傳的彩旗隊、燈箱隊的引領下,10餘支十番音樂隊、鼓樂隊奏響歡樂的曲調,一千多名當地中青年壯漢抬着“天下第一龍”出遊。750米長的游龍隊伍蜿蜒於村落田野間,穿行於大街小巷,騰挪起伏,活靈活現。沿途10多公里, 游龍隊伍所過之處,數萬海內外遊客、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顧不上田野的泥濘、道路的溼滑、山丘的坎坷,簇擁相隨、爭相拍照攝像。而當地客家民衆家家門前燃松明、點香燭、擺果茶、放爆竹,迎接“龍游大地,喜到人間”。

正月十六,舉行化龍儀式(把遊過的龍焚燒乾淨),宣告一年一度的遊大龍民俗活動圓滿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