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有的新药上市仅半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

在医保目录调整和谈判准入等多项利好政策的加持之下,我国创新药进临床驶入了快车道。

国家医保局在近日公开的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68号提案答复中称,国家医保局始终支持创新药品纳入医保,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优化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确保创新药品尽快进入临床应用,努力更好支持医药创新发展。

这份答复称,国家医保局坚持鼓励创新,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将创新性作为目录准入评审的重要内容。同时,优化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近年来纳入目录的药品主要以5年内获批新药为主,如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的108个谈判/竞价药品中,有105个是2017年1月1日后上市的,占比达97%。

数据显示,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有的新药上市仅半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医保在促进创新药发展方面的作为,不仅是通过国谈大大缩短了创新药进入医保的时间,还通过仿制药的带量采购倒逼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比较高的利润。同时医保规定一些国谈创新药不受均次费用比例和药占比方面的限制,开放“双通道”来鼓励临床使用国谈药,并在医院DRG改革中将创新药作为例外目录不计入DRG标准等,这些都是医保鼓励创新的举措。

国家医保谈判组组长龚波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曾表示,国谈对于国产制药企业的“仿创转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企业以前主要靠仿制药赚钱,价格虚高,现在国家集采了仿制药,它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那么它要赚更多的钱或者是提高发展预期,就要投入创新这一块。创新药有国家谈判,它的定价肯定是比仿制药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有能力的话,这些企业会去专注创新药。

国家医保局扩大谈判药品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谈判药品“双通道”供应保障机制,通过医院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向患者供应谈判药品,实行相同的报销政策,两年全国新增15.5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供应谈判药品,缓解了药品“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的瓶颈。

“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药品达到了预期销售目标。依托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药品市场,凡是临床价值获得认可的药品,纳入目录后均实现销量攀升,销售金额迅速增长,实现了‘以价换量’的目标。”答复称。

2024年2月5日,国家医保局《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过有关行业协会征求意见。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整体提高新药挂网效率,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

金春林认为,这一通知也是医保鼓励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打分来制定挂网前的首发价格,如果是分数90分以上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定价空间。

国泰君安研报称,本次新规文件提出多项推动创新转化效率的措施,旨在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在产品生命周期起始阶段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若该政策得以实施,则新药定价迎来市场化新模式,创新程度更高的产品有望受益。

金春林表示,医保在促进创新药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有企业反映国谈降价幅度过大,对药品创新程度的区分度不足,进医院较为缓慢等,这些短板都需要在后续的改革中加以改进。

在医药创新的金融投资方面,答复称,中国证监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在坚持质量第一和投融资平衡的前提下,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再融资注册审核即报即审,审过即发,不断提升审核效率、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周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首发和再融资募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北交所、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

证监会还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借助并购重组不断提升产业链,稳步推动重组注册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行,不断丰富并购重组交易机制和支付工具。此外,支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卡脖子”领域,精准支持医药生物、计算机、半导体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