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伊始,手機廠商在AI領域又有了新動作,魅族直接宣佈“All in AI”,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全力投入AI設備;OPPO創始人陳明永在公開信中將今年定義爲AI手機元年。但市場對此已不感到新鮮,畢竟去年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大都推出了搭載AI的旗艦機型,一度賣到斷貨,而消費者的搶購熱情也延續到如今。但值得玩味的是,用戶更看重的是手機這款硬件,對其中的AI表示“無感”,關鍵在於,豐富的第三方應用已經滿足了用戶的絕大部分需求,這似乎讓廠商的努力變得“雞肋”。

在業內專家看來,雖然AI概念尚不足以顛覆市場,但這場激烈的競爭並不完全指向用戶,更多是在瞄準同行,在用戶爭奪戰中,沒有品牌甘於出局。

AI“無感”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看重的是“旗艦”二字還是AI功能,其中大有文章,在採訪中有許多購置了新機的消費者表示對AI的感受不強。

長期使用蘋果手機的唐先生,因工作需要在今年初購置的第二部手機是華爲Mate60 Pro,唐先生表示,自己並非因爲該機型受追捧便跟風,購買前自己也在該手機與榮耀Magic6 Pro、OPPO Find X7之間做過對比,綜合考量性能與價格,最終選擇了該手機,不過在所有的考量因素中並不包括AI性能。唐先生稱,自己選擇Mate60 Pro主要是看中了其智感支付功能以及3D深感攝像頭,而有朋友也告訴他華爲旗艦的電力續航較爲出色。

同樣因工作需要購置第二部手機,劉女士則選擇了OPPO Find X7,在微博、小紅書運營個人賬號的劉女士十分看重影像性能, OPPO Find X7系列正是以哈蘇大師影像聞名,劉女士稱,在影像出色的前提下, OPPO這款新機增添了衛星通話功能,相比華爲的旗艦手機,彌補了此前的短板,另外在價格上相比Mate60 Pro也低了四五百元。同樣,劉女士也表示不關注AI功能。

這樣的用戶並非個例,在採訪中,有手機門店銷售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稱,在爲用戶介紹新機功能時,除了影像方面外,超薄屏下指紋、3D人臉識別、護眼屏等特性都能成爲推薦理由,而在用戶眼中,這些性能或許都過於“先進”,許多顧客關心的只是屏幕的抗摔性、電池的續航能力以及握持手感如何, AI概念在推銷過程中總是缺席。

 爭奪用戶

這種情況似乎讓手機品牌在AI上的巨大投入成了白費心機,實際上,無論是華爲Mate60 Pro還是OPPO Find X7,都在AI上做了重要革新,例如華爲便搭載了自然語言大模型應用“小藝”,小藝可以聽懂和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這意味着用戶只要能夠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就能調用對應的功能和設置,而OPPO Find X7則利用AI完善了修圖功能,OPPO Find X7藉助視覺大模型的能力,提供了更加先進的AIGC消除功能,目前已經實現了對超過120類主體的識別與分割支持。

對AI手機無感,並不意味着與AI絕緣,相反,很多用戶已經將AI融入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在採訪中,有不少用戶表示,無論是潤色文章、製作幻燈片,還是P圖、加工視頻,都離不開AI的輔助,問題在於,自己下載的第三方軟件已經能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 手機中的AI似乎變得多餘。

正如消費者所言,包括騰訊、百度、阿里科大訊飛在內的諸多企業,早就領先於手機在AI賽道上佈局,例如科大訊飛的星火2.0大模型,其大模型代碼能力和多模態交互能力實現重大升級。在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方面更加強大,在教育、辦公、汽車、數字員工等行業的應用也更爲成熟。

而百度已經進入基於AI開發原生應用的階段,去年10月文心大模型 4.0面世,基於星河社區大模型工具中心“多工具智能編排”開發模式,用戶可以從頭開發完成一款集成圖文識別、問答、翻譯、播報等多模態全功能的應用。

在此背景下,手機企業的AI技術是否會變得雞肋,不禁引人深思。現在國產手機廠商佈局的大模型架構主要分爲兩種,一種是以端側爲主的AI大模型,另一種則是雲端協同部署方案。例如OPPO、vivo、華爲目前採用的是雲端協同部署方案;榮耀和小米則以佈局端側爲主,其中,vivo發佈了其自研的AI“藍心大模型”;OPPO在Color OS 14中內置了“安第斯大模型”;榮耀發佈了新一代Magic OS 8.0,小米宣佈自研AI大模型“MiLM-6B”已經接入小米澎湃OS。不過無論哪種路線,似乎都落後於互聯網AI的腳步。

焦慮何來

針對這一問題,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不可否認,如今豐富、完善的第三方應用,的確削弱了手機AI的魅力,但是對手機企業而言,加碼AI研發乃是必由之路,從產品性質來看,手機是第三方應用的入口和載體,多數用戶需憑藉手機才能接觸到這些前沿AI,這就給了手機企業發展空間,讓手機廠商有底氣和互聯網公司爭奪用戶。

丁少將稱,這種現象並不新鮮,之前在應用商店、瀏覽器等領域都曾上演過,而手機企業並未在爭奪戰中敗北,相反,如今很多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成了用戶的第一選擇,相比第三方應用,手機自帶的AI功能使用體驗會更加便捷、平滑,憑藉這點便能俘獲許多用戶。退一步說,即便手機企業“技不如人”,也不能在競爭中完全被外部應用所綁架,讓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實際上,一些手機品牌也考慮到這個有關自身“定位”的問題,如何增強品牌在AI浪潮中的存在感,是部分廠商的焦慮所在。榮耀給出的答案是向上遊進軍,自行打造平臺級AI,榮耀CEO趙明曾表示,榮耀要做的是平臺級AI而非功能性AI,也就是用大模型來重構底層操作系統,將其對自然語義的理解、對圖形的處理、對資源的調配融入操作系統的每個“毛細血管”裏,平臺級和系統級就是榮耀的優勢。

而小米方面,似乎更堅信持續的投入最終會換來爆發。小米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NLP首席科學家王斌表示,大模型技術的出現可追溯至約六七年前,尤其是Google的Transformer架構亮相之後,大家紛紛圍繞這一方向展開不同的探索。然而,真正具爆炸性的應用或許始於ChatGPT,在這一基礎上,大家繼續進行更新與迭代,儘管相較於ChatGPT的問世可能算是比較小的變革,但一個重大變革結合小幅變革,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將持續。

丁少將談到,雖然AI手機概念尚不足以顛覆市場,不過如今也的確沒有另外一款硬件比手機更適合讓AI模型落地,十幾年來智能手機的發展,已經讓其成爲人們生活的中樞,而龐大的手機用戶數量,也成爲訓練AI絕佳的場地,在AI的競爭中,沒有企業甘於人後,而未來成果如何,只能讓時間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