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表态赴港上市要拿到主动权的顺丰,如今招股书失效,或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2023年8月21日,顺丰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但半年时间已过,顺丰仍未敲钟。

根据规则,港股IPO流程一般分为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开发售结果、暗盘交易及挂牌上市等步骤。若公司未能在递交上市申请后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上市申请会自动失效。失效之后,拟发行人需重新申请,再次上传招股书即可重启上市程序。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顺丰此前对赴港上市的时机颇有期待。去年8月17日,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在股东大会上表态,赴港上市要选择最好时机,拿到主动权,“拿到机会就有很好的发展,否则我们发展步伐肯定会慢于其他友商”。王卫的表态大有抢先的意味,也让市场更加期待顺丰的二次上市。

当时,除顺丰外,极兔、菜鸟也都在计划赴港上市。其中,极兔在去年6月提交了招股书,率先一步于去年10月顺利登陆港股。菜鸟则在去年9月底提交了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之后市场多次传出路演的消息。

对于顺丰未在招股书有效期内完成上市,快递行业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对界面新闻分析认为,这是顺丰主动选择的结果。接下来顺丰将发布2023年年报,届时招股书也需要补充完善数据,再安排后续的推进工作。他进一步表示,顺丰何时上市主要考虑两重因素,一是要考虑所有的外围形势,主要是港股的变化情况,另一个也要考虑国际形势对国际物流市场的影响。

和顺丰一样,菜鸟也在寻找最佳上市时机。2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回应菜鸟上市情况,称目前市场表现欠佳,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而在今年2月初,蔡崇信也在电话会议上也表示,不急于让菜鸟、盒马进行IPO,并称会考虑单独融资,但不会操之过急。与此前密集传出上市消息相比,业内猜测菜鸟上市的节奏似有放缓趋势。另根据招股书递交的时间,菜鸟的招股书有效期已经过去了5个月。

顺丰预期募资的情况同样备受关注。但根据《电商报》援引IFR的报道,顺丰控股计划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请,可能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折合约78亿至156亿港元)。而在去年5月,市场消息称顺丰赴港上市拟募资30亿美元。

对于“顺丰计划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的申请,且募资金额预计会降低”的消息,顺丰方面称暂无回应。

赵小敏认为,顺丰当下的资金量还比较充沛,而且已经在A股上市,所以顺丰谋求在香港上市主要是为了加速国际化。他还表示,菜鸟是第一次上市,因此公司估值对其非常重要,另外上市募集的资金量、上市后的效果等都是菜鸟要重点考虑的。

界面新闻注意到,已经成功登陆港交所的极兔股价近期出现波动。前不久,极兔因代言人梅西风波受到争议,之后其股价连续多日下跌。截至发稿,极兔股价为11.7港元/股,市值为1031亿港元。而在春节前,极兔的市值曾一度超过中通,股价最高达到16.54港元/股。

除了极兔面临的偶然性因素外,快递行业一直有“估值被低估”的论调,近几年行业增速出现下滑,快递公司整体股价表现欠佳。以韵达为例,该公司股价最高时达到30.41元/股,目前股价只有7.24元/股,此外圆通、申通以及顺丰等公司的股价,均较历史高位时大幅下滑。

快递行业主要分为加盟制快递和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其中顺丰作为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其估值通常会参考消费市场的情况,包括制造业、实体产业的发展情况。而加盟制下的快递公司,其估值通常会参考电商平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以及末端粘性、客户竞争力等。然而,不论是消费市场还是电商市场,过去一年的表现都不尽人如意。

快递行业也卷到了极致,电商红利逐渐消退,增速明显放缓。去年618和双11两个电商大促,快递行业的表现都十分平淡,到了双12,传统的快递旺季几乎消失。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3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亦显示,去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320亿件,同比增长19.4%,2022年的增幅仅有2.1%,这一数据相比2021年之前超过25%、甚至高达30%的增速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快递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业估值带来了不利因素。以顺丰为例,2022年年顺丰人工成本达到916亿元,在其营业成本中的占比将近4成。

加盟制快递公司与直营模式的统计不同,快递员等人力成本通常不计入快递公司总部的成本。然而,若后续全国范围内落实快递员等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等福利制度,加盟制快递公司将面临难以把控的成本压力,这一风险将影响快递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赵小敏表示,如果加盟制快递公司要提升估值,首先还是要解决自身问题,包括快递价格战要打到什么程度、产品升级、配送服务质量如何解决等。

不过,近期也有利好物流行业的政策频出,包括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