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冉學東

有道是,千金難買牛回頭,資本市場上一旦價格趨勢形成,想要回調,難上加難,這讓空方一再失望,直至絕望。

2月28日的交易中,30年期國債依舊大漲,收益率持續下跌盤中擊穿2.5%,這是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利率,這是一次歷史性的事件。

2月29日,國債市場延續火爆,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2%,5年期主力合約漲0.04%,2年期主力合約漲0.01%。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多數走低,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26收益率下行1.30BP,報2.3420%;3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09收益率下行3.10BP,報2.4720%,繼續擊穿MLF利率。

中期借貸便利(MLF),是指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對象爲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發放方式爲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爲合格質押品。

簡單講,是在我國雙順差結束,外匯佔款減少之後,央行向商業銀行提供基礎貨幣的一個工具,MLF的利率事實上就是央行的政策利率,是長期資金的市場定價基準,處在央行貨幣政策利率走廊的上沿。

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我國仍然處在降息的週期之中,央行的貨幣政策必然是寬鬆的,但是由於2月份降低了5年期LPR利率,而MLF利率並未動,MLF利率連續6個月保持不變,這就強化了央行必須降低MLF利率的預期,只要一天MLF利率不降,市場的執念就會更加頑固,長期債的牛市狀態就不會改觀。

長期國債的牛市已經形成一致預期,做空盤的爆倉就是因爲跟趨勢對着幹。

長債牛市的邏輯是,由於物價持續下行,消費和房地產目前國內需求仍然疲弱,市場預期較爲一致,利率大方向未逆轉,只要市場調整就是買入的時機。

同時,機構資產荒是今年持續的市場形勢,此前機構配置的標的比如城頭債、非標、存款等或者在萎縮,或者收益率都在下行,保險和中小銀行被迫鎖定長久期資產。

券商報告認爲,從保險資金來看,保費收入大增,保險需配置一定量的長久期資產以滿足監管要求,同時,存款利率的超預期下調,導致部分保險資金可能棄存款買債券,2023年12月保險10年以上國債淨買入規模超季節性增長,爲超長債行情提供了較強的支撐。

基金也是債市的推動者,主要是資本市場波動過大,而債市一直處在牛市狀態,並且確定性極強,加了槓桿買入,收益並不比權益市場低。某些理財資金和私募的資金更是大膽介入債市,某些證券私募去年以來拋股票買債券,賺的盆滿鉢滿。

此前有傳聞,協議存款受到監管,這導致市場預期保險資管、理財將加大債市的配置。公募基金也是30年債券的配置方,此後理財和中小銀行加入,推升市場演繹極致行情。

那麼未來長期債券市場的火爆還會繼續嗎?市場普遍的預期是,至少從短期看,還看不到回調的跡象。當然也有機構已經在提示風險,因爲從盤面看已經有機構大量購進短期債券,主要是前期對長債的做多過於擁擠,有些機構做多槓槓放得太高,導致價格虛高利率過低,一旦經濟數據出現反轉,就會出現踩踏效應。

另一個方面的風險是央行的操作,這方面的風險在過去比比皆是,比如突然毫無徵兆的淨回籠資金,或者停止逆回購停止釋放資金,導致市場短期利率出現大幅反彈,就會影響市場預期,出現大規模的回撤。

當然,從央行目前維持MLF利率在2.5%不變,同時通過大規模降准以及公開市場融出資金保持市場的流動性,可以看出,央行的操作是在量上保持寬鬆,但在價上一直是很嚴格的,這也是MLF利率被30年期國債利率輕易擊穿的原因。

問題的本質可能還是匯率,儘管目前看美國此輪通脹正在收斂,但是去年末預期的3月降息已經不可能,而全年的降息幅度也大大收斂,這讓本來就給我們打開的貨幣政策空間再次變得逼仄,那麼短期內降低MLF利率的可能性看來並不大。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