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董興生    

2月29日,阿里雲宣佈全線下調雲產品官網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這是阿里雲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價,涉及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繼2023年4月阿里雲宣佈降價以來,時隔不到一年後的再一次大降價。阿里雲方面表示,本次降價力度遠超過去年上半年的降價行動,降價產品範圍直接覆蓋數百萬量級的企業和開發者。

2023年,阿里雲降價之後,國內多家雲服務廠商也跟進宣佈降價。而此次阿里雲大降價的消息發佈後,2月29日晚間,京東雲宣佈,京東雲全系核心產品繼續參與全網比價,比價對象針對特定雲服務商,活動自3月1日起生效。

“阿里雲降價並非短期市場競爭行爲,而是一個長期戰略選擇,這是公共雲的商業模式決定的。”阿里雲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表示,雲計算是一個具備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日前也表示,相比傳統自建IDC,公共雲可以大幅提高算力資源利用率,對降低中小企業算力成本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3年,阿里雲CEO吳泳銘披露了阿里雲“AI驅動、公共雲優先”新戰略,強化公共雲業務的主體地位。此次大降價,也意在進一步擴大阿里公共雲市場規模,而有待進一步觀察的是,此次是否會再度掀起雲廠商之間的新一輪價格戰?大降價是否能帶來規模效應,進一步爲阿里雲生態築基添磚加瓦?

此次大降價能否帶來規模效應?

2月29日,阿里雲宣佈,本次降價採用官網直降的形式,對在官網採購的新老客戶均適用。其中,雲服務器ECS最高降36%、對象存儲OSS最高降55%、雲數據庫RDS最高降40%,都是雲上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產品。

阿里雲表示,這是史上最大力度的降價,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的官網價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相比歷史上其他幾次紅利釋放,本次降價具有“兩個最,一個首次”:歷史上參與產品範圍最大,受益羣體最廣,也是首次讓利給客戶存量訂單的未履約部分。

“阿里雲降價並非短期市場競爭行爲,而是一個長期戰略選擇,這是公共雲的商業模式決定的。”劉偉光表示,雲計算是一個具備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作爲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商,阿里云爲數百萬客戶提供一個可複用的全球雲計算網絡和資源池,用的客戶越多,供應鏈採購成本、均攤研發成本和資源閒置成本就能不斷降低。因此,用阿里雲的客戶越多,規模越大,雲的價格就會越便宜;而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的紅利就會持續被釋放出來回饋客戶。

在過去的2023年,阿里雲經歷了較大的人事變動,吳泳銘正式成爲阿里雲CEO。2024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吳泳銘首次提出阿里雲將堅持“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新發展戰略,並表示將對阿里雲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作取捨,減少項目制銷售訂單,加大公共雲核心產品投入。

隨後,在組織架構上,阿里雲也進行了新一輪調整,併成立三個核心業務部門,分別爲公共雲業務事業部、政企事業部、海外業務事業部。

而此次大降價,對阿里雲而言,是否會產生利潤上的影響?

阿里雲副總裁、公衆溝通部總經理張啓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同樣強調,這一輪大降價不是短期市場價格戰的行爲,雲計算市場商業模式決定着降價本身。阿里雲過去也連續降價,今年是最大幅度的降價,把價格降低的規模做大,這是雲計算商業模式中非常重要的長期策略,“我們可以把利潤適當降下來,把規模做大”。

根據阿里巴巴此前發佈的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阿里雲季度營收增長3%至280.66億元,經調整EBITA(息稅前利潤)增長86%至23.64億元。阿里方面表示,該季度公共雲產品及服務收入健康增長,帶動盈利能力提升。

中國公共雲市場滲透率仍有待提升

公共雲,一般指公有云計算,即由一些公司運營和擁有,這些公司使用這種云爲其他組織和個人提供對價格合理的計算資源的快速訪問。

而在國內公共雲市場,阿里雲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根據科技市場研究機構IDC於1月份發佈的最新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云(IaaS+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市場規模爲535.66億元,阿里雲憑藉26.7%的份額位居市場第一。

不過,對阿里雲而言,公共雲市場仍然競爭激烈。2023年第三季度,阿里雲在公有云市場的份額儘管仍牢牢佔據市場第一,不過份額同比下跌5.8個百分點,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的華爲雲、天翼雲和移動雲的份額則有所上升。

此次阿里雲降價,亦被不少市場人士看作是阿里雲吹響了進攻號角。不過,同行們亦枕戈待旦,就在阿里雲宣佈降價的當天晚上,京東雲微信公衆號發佈消息宣佈開啓比價活動:“隨便降,比到底!我們繼續全網比價!擊穿低價!再低10%”,並承諾“買貴就賠”。

對比國外公共雲服務市場,阿里雲這一輪降價更希望進一步提升國內公共雲市場滲透率。劉偉光表示,中國雲計算發展了十多年,但公共雲滲透率仍大幅低於歐美成熟市場。

在2024阿里雲戰略發佈會上,劉偉光介紹,在2021年到2023年的三年間,美國公共雲支出佔企業級IT支出的比例,從52%增長到58%;中國企業同期從34%增長到39%。如果進一步拆分,2023年,中國非互聯網行業的公共雲支出佔比僅爲29%。中國市場,尤其是非互聯網行業的公共雲滲透率,仍大幅低於歐美成熟市場。這是一個突破口。

“其實今天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沒有公共雲預算,或者把雲當成服務器資源池來使用,沒有想到雲上的AI、數據能力,沒有將雲變成一個實現企業業務戰略升級的武器。”劉偉光說。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雲此次降價產品範圍直接覆蓋數百萬量級的企業和開發者,而這也是阿里雲希望進一步打開的客戶羣體。在劉偉光看來,國內百萬量級、千萬量級的中小企業,沒有上萬名的研發人員,也難以擁有足夠多的開源軟件,業務上雲,對中小企業是非常好的選擇,雲不是一個企業的IT產品,而是企業的頂層戰略。

“通過降價擴大中小企業上雲的規模,把因降價產生的收入損害補回來,這是我們的戰略選擇,阿里雲過去幾個季度的增長,相對前幾年是慢的,所以我們做出一些差異化的動作,擺脫這個局面。”劉偉光在答覆媒體採訪時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