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日報》近日報道稱,胡塞武裝封鎖紅海航道引發全球物流危機,導致韓國到歐盟的海運運費4個月內飆升250%,而中國擁有中歐班列這樣的運輸渠道,韓企出口的競爭力恐將下滑。韓國媒體的擔憂讓外界看到,在紅海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遭衝擊之際,中歐班列優勢凸顯。

紅海是前往蘇伊士運河的重要航道之一,是一些通往西歐和美國的貿易航線必經之地。根據相關研究,每年,全球約15%的海上貿易、30%的集裝箱貿易以及30%的航空燃油、12%的液化天然氣、8%的糧食貿易,都經由紅海達成。

去年11月以來,爲聲援巴勒斯坦,也門胡塞武裝多次襲擊紅海水域關聯以色列的船隻,馬士基等多家航運公司宣佈暫停經過蘇伊士運河的紅海航線,改爲繞行好望角。今年1月,美英開始直接空襲也門胡塞武裝設施,事態進一步加劇,導致更多船隻繞行好望角。

就在主要海上航道中斷、全球供應鏈安全面臨挑戰之時,中歐班列這個曾被外媒攻擊是更具 “象徵”意義的運輸方式,成爲它們關注的焦點。當前,歐洲多國對中歐班列的需求度升高,開始尋求以陸代海的物流方案。

與海上運輸方式相比,中歐班列到底有哪些優勢?

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穩定性。馬士基首席執行官警告稱,持續繞行好望角將對全球供應鏈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廣泛負面後果。美國《外交政策》指出,無論是紅海的胡塞武裝襲擊、巴拿馬運河的乾旱,還是馬六甲海峽附近潛在的衝突,都暴露了海上咽喉的脆弱性。相比之下,跨歐亞鐵路貨運量的可靠性和準時性更高。

再看價格。無論是走紅海航道,還是繞行好望角,海運價格紛紛暴漲。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年2月最新報告顯示,去年11月以來,從上海經由蘇伊士運河至歐洲的航運費上漲約3倍。根據英國德魯裏航運諮詢公司的數據,去年11月下旬以來,全球40英尺長集裝箱的平均運輸成本幾乎翻了一番。相較中歐班列,海運的價格優勢已不再明顯。

時間就是金錢。由於船舶在海上單程運輸時間增加,集裝箱船舶週轉效率降低,航行運力出現不足。據中信期貨測算,相較於走蘇伊士運河,繞行好望角將導致東亞到歐洲、東亞到地中海的航次時間分別增長26%和51%。走好望角的航線最長耗時可能長達45天,而中歐班列最多隻需要20天左右。不僅如此,中歐班列還在不斷提速。舉個例子,正月初五,西安開出龍年第一趟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往返德國杜伊斯堡只需要10天,比去年縮短2天,和最早的班列比縮短了約一週。

從更長遠來看,中歐班列走俏,與十餘年來不斷開拓創新、線路從無到有、運力從少到多是分不開的。最新統計顯示,中歐班列歷年累計開行已超過8.5萬列,今年以來累計開行2600餘列,實現了連續46個月單月開行超千列。它讓越來越多的歐洲產品走進中國百姓生活,讓“中國製造”更加受到歐洲民衆的歡迎。

作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大動脈,中歐班列目前已經通達歐洲25個國家,連通的城市達到219個。它開闢了亞歐大陸陸路運輸新通道和經貿合作新橋樑,打造了富有韌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爲亞歐大陸發展注入新動力

正如外界所看到的,世界經濟運轉離不開全球貨運和商品貿易,而更多橫跨歐亞大陸的靈活替代路線至關重要。當前安全形勢下,中歐班列的優勢與貢獻彌足珍貴。這充分說明,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更順應各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強烈願望。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