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業十強城市爲:深圳、上海、蘇州、重慶、廣州、寧波、佛山、無錫、泉州、武漢。

除少數以旅遊業、金融業等爲主業的城市,對絕大多數城市而言,第二產業都是城市經濟的壓艙石。新鮮出爐的2023年地方經濟數據,勾勒出國內主要城市在第二產業方面的綜合實力和競爭格局。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地公佈的數據發現,2023年國內第二產業十強城市依次爲(括號內數字分別爲二產增加值和同比增速,下同):深圳(13015.32億元,6.5%)、重慶(11699.14億元,6.5%)、上海(11612.97億元,1.9%)、蘇州(11541.4億元,3.6%)、廣州(7775.71億元,2.6%)、寧波(7540.5億元,5.7%)、佛山(7513.72億元,6.2%)、無錫(7376.85億元,6.9%)、泉州(7164.23億元,4.1%)、武漢(6800.91億元,5.1%)。

排名第11~20的城市爲:北京(6525.6億元,0.4%)、東莞(6478.18億元,1.4%)、成都(6370.9億元,3.0%)、天津(5982.62億元,3.2%)、南京(5929億元,2.8%)、南通(5728.2億元,7.1%)、杭州(5667億元,1.8%)、鄭州(5373.4億元,11.1%)、長沙(5365.53億元,5.6%)、青島(5268.39億元,5.6%)。第21名常州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爲4857.43億元。由此可見,二十強的門檻在5200億元以上。

按照我國的國民經濟行業劃分規則,第二產業約等於“工業+建築業”。根據近些年國內城市經濟特點的普遍規律,二者在第二產業增加值中的佔比通常在8:2左右。因此,第二產業增加值反映的基本是一個城市的工業經濟實力,二產強即工業強。目前各地尚未公佈具體的工業增加值數據,不出意外的話,以上“二產二十強”,應該也就是“工業二十強”。不過,具體排名可能稍有偏差。

綜合過去兩年各地第二產業和工業相關數據來看,2023年工業十強城市爲:深圳、上海、蘇州、重慶、廣州、寧波、佛山、無錫、泉州、武漢。

2023年全國第二產業二十強城市

工業強市地區分佈不均衡

整體來看,“二產二十強”城市的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速,有10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7%),最高爲鄭州的11.1%,高出全國6.4個百分點,其他城市一般比全國高2個百分點左右。另10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最低的爲北京(0.4%),低於全國4.3個百分點。

作爲首都,北京近些年在產業發展上既做加法,也持續做減法,嚴控非首都功能產業增量,其二產增速較低,有其合理性。其他增速較低的城市還有東莞(1.4%)、杭州(1.8%)、上海(1.9%)、廣州(2.6%)和南京(2.8%)。這些城市都位於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外向性比較強,在地緣政治波動風險增多和全球貿易摩擦不斷的情況下,它們的經濟首當其衝。

二十強城市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與二產增加值增速同步,差距多在1個百分點以內。比較特別的是東莞,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二產增加值增速低3.3個百分點,表明在拉動東莞第二產業增長的因素中,建築業的貢獻要遠大於規上工業。

從二十強城市的區域分佈來看,其中15個屬於東部地區,5個屬於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爲零。這跟目前中國經濟的區域發展狀況是相對應的。促進區域平衡協調發展,任重而道遠。

5箇中西部地區城市包括一個直轄市(重慶)和4個省會城市(武漢、成都、鄭州、長沙),圍繞這些城市已形成不同的國家級都市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這將有助於推動更多的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城市邁向經濟強市和工業強市。

按省域來看,在二十強城市中,廣東和江蘇各有4個,並列全國最多。其他只有浙江擁有超過1個城市(寧波、杭州)。這說明,廣東、江蘇兩省的整體工業實力最強。不過,在省域範圍內,這些城市的分佈也不均衡,廣東4市(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都位於珠三角,江蘇4市(蘇州、無錫、南京、南通)則都分佈於長三角地區。

深圳優勢擴大,武漢新晉十強

從單個城市來看,深圳市繼2022年首次奪得國內城市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雙料冠軍後,成功衛冕“工業第一城”,並且優勢進一步拉大。其第二產業增加值超過第二名重慶的規模,從2022年的712.02億元(12405.88-11693.86),擴大到2023年的1316.18億元(13015.32-11699.14)。不過二者的增速差距在縮小,從2022年重慶比深圳慢1.5個百分點(3.3%vs4.8%),縮小到2023年的並駕齊驅(同爲6.5%)。

2023年,深圳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GDP增速達到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統計數據顯示,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3%,金屬製品業增加值增長23.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7%。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04.2%、36.0%。深圳市也首度問鼎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相比之下,深圳的鄰居東莞則有些落寞,後者2022年還在“工業十強”城市之列(全口徑工業增加值6244億元,排名第九),2023年卻只能排到“二產二十強”的第十二名,大概率已被擠出“工業十強”。

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作爲對外貿進出口高度依賴的城市,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持續不斷的國際貿易摩擦,對東莞經濟造成巨大影響。東莞五大支柱產業之首的電子信息製造業,正是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壓制的主要攻擊點。

在2023年的“二產二十強”中,東莞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1.4%)排倒數第二,僅比不以第二產業爲重點的北京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更是同比下降1.9%,在二十強中獨一份。不過,從單月增速來看,東莞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從去年8月份開始由負轉正,連續5個月保持單月正增長,呈逐步回暖態勢。

東莞失去的十強之位,被武漢進佔。上述專家指出,作爲中部老牌龍頭城市,武漢的經濟本來就“很能打”,只是猝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給它按下了暫停鍵。疫情過後,武漢經濟逐漸走出低谷,2023年經濟總量邁上2萬億元臺階,實現發展能級新躍升。

在工業方面,去年武漢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市戰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458戶,創歷史新高。主導行業電子設備、汽車行業生產恢復明顯,2個行業共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長2個百分點;菸草、石油加工、電氣製造行業共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長2.3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增長較快,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6.3%。

重慶坐穩“第四城”,鄭州增速狂飆

最近十來年,上海、深圳、蘇州三市的“工業三強”地位基本無人可撼,廣州和重慶對第四把交椅的爭奪則十分激烈,難分難解。2022年,重慶無論工業總產值還是工業增加值,都排在全國城市第四的位置,其全口徑工業增加值(8275.99億元)超出廣州(6946.67億元)1300多億元,優勢顯著。2023年的工業增加值數據還沒披露,但二者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相差接近4000億元,看來,廣州想在今年翻盤基本無望。

與此同時,去年重慶的第二產業增加值雖然高居全國第二,但也僅比第三、第四名上海、蘇州分別多86.17億元和157.74億元。而2022年重慶的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分別比上海(1.08萬億元)、蘇州(1.06萬億元)少2524億元和2324億元。綜合三地已披露的2023年數據來看,重慶的工業增加值應該暫時無法挑戰前三之位,大概率仍然位居全國第四。

2023年,重慶GDP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以30145.79億元的成績,成爲西部第一個、全國第四個宣佈邁入“3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其他三個爲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市統計局負責人在向媒體解讀這一成績單時表示,重慶的第二產業表現突出,得益於再度抓住工業“牛鼻子”,尤其是在“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佈局下,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特色優勢產業、“新星”產業全面發力。像智能手錶、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產品分別增長44.6%、30.3%,爲重慶市工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緊跟着重慶宣佈進入“3萬億俱樂部”的廣州,工業發展態勢卻明顯弱於重慶。2023年,廣州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2.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在“二產二十強”中僅高於北京(0.4%),比重慶(6.6%)少了5.2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4.6%)也慢了3.2個百分點。主導產業中,汽車、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速在前三季度均爲負數,第四季度才勉強轉正,全年實現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和0.4%。

不過,廣州工業經濟也有不少亮點。像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風力發動機組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倍、80.0%和38.2%;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顯示器、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7.1%、43.8%、29.3%和21.6%。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是廣州工業競爭“第四城”乃至更好名次的希望所在。

二十強城市中,鄭州的第二產業和規上工業發展堪稱一枝獨秀。其二產增加值總量雖然僅排在第18位,但二產增速(11.1%)和規上工業增速(12.8%)均遠遠高於其他19個城市,也是唯一在兩個項目上均取得雙位數增長的城市。

2023年鄭州GDP突破1.36萬億元,同比增長7.4%,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高居第一。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一年提高8.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37個大類行業中有27個實現正增長,增長面比上一年擴大35.2個百分點。

記者發現,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高速發展,是支撐鄭州工業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去年鄭州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其中,汽車及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工業、鋁及鋁精深加工業分別增長35.1%、14.4%、12%。規上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17.2%、13.8%、13.6%,增速均高於整體規上工業增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