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突破2萬億元的ETF市場,又即將迎來一個重要歷史時刻!近日,隨着資金持續淨流入寬基ETF,我國公募基金歷史上首隻2000億元巨無霸ETF有望誕生。

從公募基金版圖的小小一角,到如今佔據新發市場和增量資金的擂臺中心,ETF正以強勁的姿態迅速崛起。

“旗艦”寬基ETF之爭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達到1956.58億元。以這隻基金近期每週數十億元的增長速度估算,2000億元規模似乎指日可待。對比之下,目前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中歐醫療健康規模已經回落到了461億元,而曾經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即使在巔峯時期也沒突破900億元大關。

時間回溯至一年前,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尚處於600億元陣營,短短一年,規模就增加了約2倍。與此同時,易方達滬深300ETF從百億陣營一舉躍升至千億,華夏上證50ETF也從500億元體量發展到站穩千億元大關。此外,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規模超過700億元。行業主題ETF中,還有國泰中證全指證券ETF、華寶中證醫療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ETF等6只規模超過百億元。

回顧近兩年的寬基ETF競爭,從中證1000ETF到中證2000ETF、科創100ETF,再到近期的中證A50ETF,無論是在ETF領域佔據先發優勢的頭部公募,還是試圖跟上節奏的後來者,都在拼力一搏,試圖打造出能夠吸納中長線資金和波段配置資金的“旗艦”寬基ETF產品,甚至有機構直言“得寬基ETF者得天下”。

目前,境內ETF總規模已邁上2萬億元臺階,各類投資者參與度持續提升,產品佈局持續完善,配置機制日益優化,ETF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面對日益擁擠的主要寬基指數和熱門行業主題ETF賽道,也有人質疑,被動基金髮展是否會走上“卷規模”的老路。當無限的ETF“戰爭”遇到有限的資源“蛋糕”,基金公司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是,面對“內卷”的市場,以及各家競爭對手兇猛的攻勢,基金公司如何維持現有ETF產品市場競爭力?後來者能否通過創新產品彎道超車?未來,指數基金市場還有哪些資金具備進一步挖掘的潛力?

佈局主線清晰

在指數化投資的大趨勢下,寬基ETF依然是2024年基金公司爭奪的重點方向。此外,行業主題指數產品、特色策略指數等均是基金公司開發的重要方向。

華夏基金表示,在目前產品線已經覆蓋寬基指數、行業主題指數、海外市場指數、Smart Beta指數、商品指數的基礎上,未來還要搭建多層次的寬基指數產品。作爲較好的資產配置底層工具,寬基指數產品能夠反映國家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產業的發展趨勢。此外,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主題指數產品、特徵鮮明的策略指數產品也是未來佈局的重要方向。

華寶基金指數投資總監、指數研發投資部總經理胡潔表示,華寶基金近期以及中長期佈局方向包括三類:一是重要寬基ETF系列,除了前期佈局的中證100ETF、深創100ETF、雙創龍頭ETF等寬基ETF外,近期發行的“A50ETF華寶”也將爲滿足中長期資金配置的需求提供更多寬基ETF工具;二是紅利策略類ETF系列;三是行業主題ETF系列,後續將圍繞中國經濟轉型、科技迭代創新、消費理念升級、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概念不斷進行ETF產品佈局, 捕捉市場結構化投資機會。

此外,考慮到銀行、三方基金銷售渠道存在的大量場外客戶,場外指數基金也是被動投資發展的關鍵一環。指數領域的頭部公司如華夏、廣發、易方達等,場外指數基金規模均在500億元以上。相比於重資源、高運營成本的ETF,場外指數基金也爲一些基金公司在被動投資領域“彎道超車”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同樣爲公募大廠的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場外指數產品十分豐富,一些此前以主動權益爲“招牌”的基金公司,近年來也開始發力場外指數產品,從產品設計到運營都富有亮點。

天弘基金表示,ETF和指數基金本質是工具型產品,基金公司除了努力爲投資者發掘提供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的產品,還需要爲投資者提供專業服務。目前,除了定期直播、基金經理跟投、投研觀點呈現之外,天弘基金藉助互聯網科技優勢,開發了目標投、抄底信號等投資工具,爲客戶提供買賣時點、調倉信號等輔助信息,方便投資決策、提升投資收益。

創新抵禦“內卷”

值得關注的是,主流寬基指數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經有不少管理人佈局,並且往往呈現頭部大單品和尾部小微基金差距懸殊的賽道形勢。對於一些熱門行業主題指數產品,各管理人的參與積極性也很高,同指數下多家管理人同時報會的例子屢見不鮮,此外,多資產ETF發展滯後,對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形成了掣肘。

一位公募指數投資總監認爲,這都是ETF行業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體現,說明ETF這一產品形態在國內具有很強生命力。針對ETF在當前蓬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階段性問題,需要通過產品線的完善與策略創新來解決。他認爲,目前國內ETF主要集中於權益資產上,債券、商品、不動產、波動率等資產的ETF均處於萌芽階段甚至尚未出現,未來,隨着我國金融市場不斷成熟,這些局面都有望得到改善。

胡潔也表示,核心在於不斷創新。首先,要更加註重ETF的差異化和特色,而不是單純追隨熱門主題。其次,要從供給側角度出發,佈局更加細分的賽道,發揮ETF產品的工具屬性與配置策略。最後,除了產品本身維度,也需要注重ETF的組合策略化,契合投資者需求。

此外,她也指出,未來國內ETF市場除股票型ETF之外,可以多關注像債券型ETF、商品型ETF等不同品種的ETF。

對接好增量中長線資金也至關重要。華夏基金認爲,中國擁有保險資金、養老金等龐大的中長期資金體系,入市程度還有一定提升空間。此外,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ETF互聯互通不斷發展,有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指數基金市場。爲了對接好增量的中長線資金,一是需要持續做好產品管理與投資運作;二是持續挖掘風險收益特徵鮮明、具有長期投資價值與差異化特徵的指數,體現基金公司定義指數的能力,進一步豐富資產配置的底層工具,滿足市場資金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

審讀:侯志紅

編輯:   楠  張利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