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上一輪豬週期過後,行業生態發生了巨大改變。

一方面,規模化養殖佔比明顯提升,供給端企業“扛週期”的能力大幅上升,延長了豬價在底部運行的時間;另一方面,國內生豬價格體系日趨完善,收儲政策、生豬產能調控和生豬期貨的日漸成熟,都起到了平抑市場價格的作用。

對於上述變化和潛在的影響,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牧原股份和他的“掌舵人”有着清晰的判斷。

近期,全國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圍繞其兩會建議、行業高質量發展等話題,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

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生豬養殖在技術水平、生產效率、養殖成本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差距就是機會,就是我們的發力點。”他表示,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走新路,不能走老路,需要對工藝、裝備和產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創新,才能開啓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何界定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秦英林看來,中國的生豬養殖行業會經歷數量增長、質量提升和價值創造三個階段,而當前已經進入到了質量提升的階段。

2021年末,全國生豬行業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已恢復至非洲豬瘟發生前的水平,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行業整體進入低谷,從業者長期虧損。

秦英林指出,養豬從業者要想實現持續發展,必須向質量提升進發,從原來的向數量要效益變成向質量要效益,從原來的投資拉動變爲靠創新驅動。

也正是基於這一判斷,今年秦英林圍繞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多項建議。只是,又該如何來定義高質量發展?

他認爲,可以從三重價值來看高質量發展,從企業層面,需要更高效生產,生產效率更高、養殖成本更低;從市場層面,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從“喫得飽”轉向“喫得好、更健康,更美味”的消費需求;從社會層面,節約資源效率,綠色環保可持續,最終通過技術創新支撐中國從養豬大國向養豬強國邁進。

“過去養豬是靠勤勞辛苦,2010年到2020年是靠投資拉動、數量擴增。”秦英林介紹稱,當前國內養豬密度大、疫病多導致養殖效率低,PSY、日增重、成活率等均還有進步的空間,此時便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來實現突破。

這種依靠創新取得的進步,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對此他給出的第一條建議是,堅定不移加大技術創新。堅持長期主義,向下紮根,從技術原點出發,尋求突破,依靠創新驅動,提升養豬技術水平。

“牧原既是創新的受益者,更是體驗者,牧原30餘年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創新史。”秦英林表示。

據他介紹,目前牧原已經探索出種、料、康、養、智、潔、宰等二十項鑽尖技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成果,攻克了生豬育種、飼料營養、疫病防控、智能養殖、養豬環保等一系列難題。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內技術與養殖水平更高的丹麥等國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

“生長速度、料比等方面,差距明顯。”秦英林介紹稱,比如成活率,大家都是養100頭豬,養的好成活99頭,養的差只能存活90頭,這背後不是簡單的數字差異,是一車一車糧食的浪費。

差距就是機會,也是國內生豬養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當前養豬存在技術對生產的支撐還不夠,需要持續地對技術深度挖掘,才能使生產走向國際一流水平。”秦英林指出。

牧原的創新實踐與思考

飼料是生豬養殖的最大成本支出,佔比達到60%左右,其中飼料中又屬豆粕用量最大。

“現在大豆主要是依靠國外進口,每年進口有上億噸的大豆,那麼我們養豬就要消耗近四成。”秦英林介紹稱。

由於國內養豬技術相對落後,國內生豬養殖業消耗的豆粕量遠高於歐美國家。

爲了降低飼料成本、降低養豬氮排放,牧原通過營養技術研發,研發推出低豆日糧技術。牧原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牧原飼料中豆粕用量7.3%,是行業用量的一半(行業水平約14.5%),2023年豆粕用量進一步降低至5.7%。

2021年,牧原開始向行業公開了低豆日糧配方技術,以帶動全行業減豆。“推廣到全國,預計可節省大豆進口2000萬噸、節省土地資源1.5億畝,降低行業養殖成本23元/頭。”秦英林介紹稱。

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中,他還提出建議,支持、推進合成生物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推進豆粕減量替代,增強糧食安全保障。

合成生物替代,也是牧原多年技術創新的一項重要成果。

“合成生物的價值可觀,牧原是同西湖大學合作一起把這個技術落地。”秦英林介紹稱,我們通過對小品種氨基酸的生產,讓小品種氨基酸的價格降下來,能夠支撐生產應用,實現成本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養殖行業存在一定的污染,作爲年出欄6000萬頭的超大型養殖龍頭,牧原對行業的示範作用巨大。這在秦英林看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對綠色環保也賦予了新的標準,“過去環保是不排污,現在要求養豬無臭氣,未來還要更低碳節能。”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實踐離不開公司近年來不斷增長的研發人員、研發投入。

“技術研發投入高,見效時間長,需要長期主義。”秦英林指出,同時從業者職業化技能提升難,幾年時間才能成爲一個成熟職業化技術工人,需要培養高級職業化技術工人。

爲此他建議,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推動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強合作,以產業問題、企業需求爲導向,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產力,形成合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董鵬 編輯:駱一帆)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