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17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於3月15日召開了2023年業績說明會。在會議上,寧德時代表示,2023年公司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佔率爲36.8%,較去年提升0.6個百分點,連續7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公司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佔率爲40%,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向投資者介紹了公司經營情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業績穩健增長,綜合競爭力行業持續領先。2023全年,公司營業總收入4,009億元,同比增長22%,歸母淨利潤441億元,同比增長44%;研發投入達到18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良好,達到928億元;期末貨幣資金達2,643億元。

根據SNE Research統計,2023年公司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佔率爲36.8%,較去年提升0.6個百分點,連續7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公司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佔率爲40%,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一。

以下爲投資者關係活動主要內容:

1、怎麼看行業需求的短期趨勢,還有中期對動力、儲能需求增長的判斷?

答:關於短期需求,在公司看來,主要用於排產準備。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滲透率上來比較快,需求比較強勁,歐美因爲補貼退坡有一些放緩,歐美還屬於政策驅動的市場,中國已經是市場化驅動的市場,根據我們觀察到的數據,最近電動化率已達49%。在市場化驅動情況下,滲透率到了40%-50%以上,就是S曲線非常陡峭的地方,尤其是超過50%的時候,買電車的人是主力,買油車的成了非主流,會出現市場心理的轉變。中期需求,中國比較強勁,長期需求是全世界都會比較強勁。

關於儲能電池,大家認爲很好做,其實儲能電池更難做。1GWh的儲能項目大概需要150萬顆電芯,儲能的一致性、安全性、能量衰減都很重要。這麼難做的150萬顆電芯,再加上其他零部件,就相當於大飛機的零部件數量水平。PPM(百萬分之一)級別的單體電芯失效率會有很多故障,即使是PPB(十億分之一)的水平也可能還不夠。大規模儲能安全很重要,尤其是在AI帶來的巨大能源需求背景下。

2、2021年開始,鋰電產業鏈非常關注降本和成本控制,不太願意給技術和產品領先付溢價,甚至有人會直接把電池類比成鋼鐵等傳統制造業但是我們知道電化學體系要遠比傳統制造業複雜得多,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答:動力電池對新能源車來說是最核心的安全部件,和鋼鐵是有不一樣地方的,它可以深刻影響不同車的性能、安全、可靠性,以及二手車價值。甚至近期比較熱的V to G(Vehicle to Grid),我們說B to G(Battery to Grid),如果電池本身就不安全、壽命很短,出行都不夠,冬天續航里程又低,又怎麼能夠做到給電網供電呢?所以電池是一個可以產生巨大區隔的產品,對終端產品有很強的定義能力,和鋼鐵有很大的區別。

3、下游新能源車企開始批量做一些降價,今年在打價格戰、搶份額。如果經過今年的這一輪洗牌之後,可能過幾年下游的格局會重新走向類似於油車的相對集中的格局,那作爲在車裏面成本佔比較大的汽車零部件的供應商,以及公司市場份額已經較高,如何應對下游集中度提升帶來的產業中期發展趨勢?

答:車企產業集中是趨勢,對於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產品能夠幫助車企做出區隔。因爲公司的產品在車上不是看成本,而是看它的價值。如電動兩輪車只看成本最低,對性能無所謂,那就會存在起火等嚴重安全隱患,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當然,公司的售價也不會比別人高很多,公司追求的是合理的盈利水平。

作爲一個高科技產品,公司願景是推動人類新能源事業的發展,希望能夠實現可持續、科技平權。會有很多模式,除了賣電池一種模式以外,還跟很多客戶一起合作,例如換電,把電池的壽命做長,長壽命很重要,因爲攤分成一公里的成本,我們公司電池是最低的,雖然,有的電池比我們便宜10%-20%,但其實我們產生的價值是它的10倍、20倍,這就是公司所看重的。

博弈是短期的行爲,爲了生存,拼價錢、拼市場份額,可以理解,但真正長期來看,不管是對車企還是消費者,只有產品的長期價值、爲客戶創造的價值,遠高於付出的成本,纔是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4、公司目前電池技術全球最好,成本最低,怎麼看下一代電池技術,是否還能維持領先地位?韓國一家企業公佈了2027年固態電池的規劃,我們怎麼定義下一代電池技術?

答:前沿技術的落地要經歷3個路線,即技術路線、產品路線、商品路線。首先看在技術上是否成立、能否打通;其次,變成產品之後,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質量是否能保證;第三,是否能賣出去,因爲太貴了可能會賣不動。

固態電池有3條技術路線,即氧化物路線、硫化物路線、及聚合物路線。目前還有很多基本的科學問題待解決,如大多數固態電解質中的離子擴散速率與液態電解質存在數量級差異、固固界面難以始終保持良好接觸等,在突破這些科技問題後,還會遇到產業化的問題。公司非常重視固態電池,已經進行了多年的佈局,最近加大了很多投入。

5、有關公司在海外的進展,能否介紹一下和福特的合作項目進展,同時歐洲市場與大衆、Stellantis深度的合作?以及隨着2026-2030年這部分定點已經確認,我們在歐洲這邊是否能把份額做上去?

答:在北美地區,公司將主要通過創新合作模式LRS拓展業務。LRS是一個分享的模式,非常受客戶的歡迎,有很多客戶感興趣在談。如果客戶本身有工廠,通過幫助他們進行改造可以更快實現工廠量產。

不僅車企,有一些歐洲的電池廠,他們產能建設時間較長,也希望跟我們合作。目前看,公司匈牙利工廠預計可以實現2026年供貨,都在按計劃推進中。

應對海外不確定性最重要的是客戶的認可,如果公司的產品、創新、可靠性,能夠助力客戶的產品在市場上做出差異化,商業關係持續的時間會超過其他因素。商業關係從定點到量產到長期合作要8-10年。海外的合作需要按照當地的法律法規進行,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公司的方案,我們不是去想辦法把人家的東西全搶走,而是跟人家分享我們的好東西。

6、關於產業鏈上的資源自給率,之前碳酸鋰價格暴漲的時候,產業鏈受到了一些波動,想問一下公司,從長期來看有沒有上游資源的自給率目標?爲這個目標,未來會做哪些方面的打算和執行層面的動作?

答:公司在上游資源方面做了一些佈局,公司在產業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希望產業鏈公司實現共贏,分享行業發展紅利。自從公司佈局碳酸鋰以來,碳酸鋰價格逐步迴歸相對合理水平,長遠而言,對材料公司、電池公司、車企、礦業公司都有好處,有利於產業鏈生態平衡。公司希望通過在上游資源的佈局平滑自身成本波動,同時對產業有所貢獻。

7、關於咱們公司的業務模式,目前還是以ToB爲主,公司之前也做過換電佈局,從中長期來看,公司C端的業務擴展未來的前景如何?

答:商業模式的創新更能夠把公司產品的價值翻譯出來。比如,在換電模式和V2G模式中,電池被重度使用,長壽命電池擁有更低度電成本,能充分體現公司產品競爭力,爲消費者提供最好的價值。我們也與中石化等大型企業開展合作,共同在電動化中尋求契合點,實現共贏。

8、董事長怎麼看待純電、插混和增程的佔比,2023年插混增長很迅速,2024年進入純電週期,會成爲純電產品的拐點嗎,10年後純電汽車會佔比超過90%?

答:不管是插電跟增程,現在的趨勢都是以大電量的爲主,因爲大電量可提供的純電里程更多,但增程和插電對電池的要求很高,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長期來看純電會是最終方案,因爲無人駕駛場景下純電才能滿足相應的續航要求。

9、歐洲客戶有明確提出歐洲本土化的需求嗎?

答:歐美都有培育本土化電池產業鏈的需求,中國製造目前領先的原因是中國有大量的電化學人才。海外構建電池產業鏈的挑戰比較多,所以我們也提供了一些合作模式,比如LRS。各地資源稟賦分佈不同,各方可以綜合各自要素優勢進行合理商業化安排,這樣就能共同地把人類的新能源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10、公司還處在快速成長中,分紅比例較高,如何理解?

答:公司歷來高度重視股東回報,考慮到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和現金情況良好,爲積極貫徹落實“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更好地回報股東,我們確定了比往年更高的分紅比例。

11、一臺純電的車,需要多少的里程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

答:續航里程和個人使用習慣、使用地區、心理焦慮有關。正常情況下,CLTC 600公里比較合適,追求減少充電頻率的,1,000公里也就夠了。不同地區不一樣,所以我們有不同的產品。純電新能源車在寒冷的地區,冬天裏程會縮水嚴重,所以我們也在開發低溫電池。此外,我們還有神行電池,超充10分鐘就有400公里的續航能力了,許多客戶和幾十款車都計劃量產。

12、國內、歐洲零碳工廠互認是否存在難處?如何解決潛在在歐洲的碳邊境稅問題,是通過提高本土生產比例減少中國出口,還是推動政府間的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碳排放共同認定,或者願意交納邊境稅?

答:關於零碳工廠,企業應從企業良心、標準以及世界經濟論壇標準出發,首先做好自身責任,實現工廠零碳排,外界也認同當然更好,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切實地履行了責任。

關於碳關稅,公司與全球電池聯盟GBA、歐洲電池聯盟EBA等機構深度共同推動和制定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碳足跡規則,以及其他規則、數據的互認。公司在歐洲也有本地製造,也在推進本地零碳工廠的打造能力。

13、中國企業在降低電池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有着優秀表現,這對消費者和全球環境氣候變化有巨大貢獻。然而,這也導致了持續的通貨緊縮,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降低市場容量或單價。儘管董事長願意與合作伙伴分享利益,但在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過程中,實際上可能是在縮小整個市場,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答:如果有能力做成物美價廉的電池普及給全世界,這是最大的功勞,同時利潤也不會太差。如果電池物美價廉,可應用場景非常多,如電動車、儲能、飛機等,以及每家每戶都可能需要配備儲能,AI等新興應用對電力需求量極大,電池如果價格特別高的話也無法普及。所以我們的希望不是壟斷在高利潤行業而未給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公司的願景是爲人類的新能源事業作出貢獻。對於投資者來說,寧德時代也有信心能給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回報。

(文章來源:讀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