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教材,備課下足功夫

南郵教師屢獲國家級教學大賽一等獎

南報網訊(記者何潔通訊員畢瑩瑩)3月20日,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陳燕俐老師接連獲得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工科正高組一等獎和第五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兩項教學榮譽。作爲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團隊的一員,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陳燕俐所在團隊多年的教學積澱。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南京郵電大學理工科專業計算機硬件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需要用心‘經營’,授課內容最終體現在教材上,所以教材要不斷更新,團隊也是隨着授課內容的更新而發展。”自1997年開始,隨着計算機技術和教學要求的革新,陳燕俐所在的課程團隊相繼編寫了《微型計算機系統與接口技術》等教材,曾獲省級精品教材、省級重點教材、國家級規劃教材等獎項。

一學年共有3000多名學生的上課量,如何上好這麼多學生的課?老師們在備課上下足了功夫。備課時,陳燕俐還會到圖書館翻閱《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所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及時補充新內容。備“知識”,更要備“方式”。“聽相關課程時,更多的是學習教學方式和對待學生的態度,這個是特別有幫助的。”陳燕俐說。

除了個人備課,教學研討、教學沙龍等集體備課是“家常便飯”,在總結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老師們共同研討、互通有無,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撰寫教學研究論文,進行課件的調整和完善。通過一堂課來了解年輕老師對課程的熟悉度和對知識點的把握度,是團隊“傳幫帶”機制的一個縮影。團隊實行老教師“傳幫帶”梯隊建設制度,對每個青年教師指定指導教師進行培養,在每學期的教學測評中,課程組的教師都名列前茅。

陳燕俐表示,在未來,他們會進一步加強課程的多樣性,以適應各學科發展需求,不斷優化課程建設和團隊建設,進一步深化教學數字化改革,推動人工智能和課程有機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