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礦權資源網

3月以來,銅價再度進入“狂飆”模式,倫敦銅價一度漲超9000美元的整數關口,達到9164.5美元的短期高位,風頭甚至蓋過了黃金

國內市場也有相應反饋,滬銅主力合約價格創自2022年5月以來的歷史新高,截至目前,滬銅主連價格達到72340元/噸。

銅價的上漲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有色50ETF(159652)連續拉昇創年內新高,截至3月25日,相較於年內低位上漲23.35%。港股亦有類似積極動向,金川國際作爲港股市場中極具稀缺性的銅礦企業,自2月份低點漲幅超過60%。

一、風險出清後,更好迎接上行週期

3月24日,金川國際公佈了最新財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9億美元,淨虧損爲1067萬美元。

可以看到,金川國際去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但實際上這一點並不意外。

有色金屬本身就是一個週期性較強的板塊,去年銅價持續震盪下跌給公司展業帶來了現實壓力,據公告披露,2023年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平均基準價爲8483美元/噸,較2022年的平均基準價8815美元/噸下跌約4%,國際銅價承壓導致金川國際的平均銅售價由2022年的7537美元/噸下降至2023年7260美元/噸。

此外,由於2023年上半年剛果(金)礦山出口許可證暫停,疊加當地物流條件限制,銅銷量也同比減少約8%。

銅的量價齊跌,同樣也反映在了鈷上面。

據公告,2023年,金屬鈷平均基準價爲15.1美元/磅,相比上一年下降50%。金屬氫氧化鈷基準計價係數由2022年三月底的88%降至2023年51%至63%區間。

鈷價落於歷史區間底部,壓制了金川國際銷售鈷的意願,更傾向於持有鈷存貨等待後續價格回暖,這在有色金屬領域也是常見的調節策略。

除此之外,公司2023年的淨利潤虧損,其實在公司年報出來之前已經有了盈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確認了其他非流動資產減值損失,這部分是公司管理層從剛果金政府收回過往長期欠大多數礦業公司的增值稅有關的可能性而進行嚴格評估後得出的結果。

通常來說,這類資產減值損失屬於一次性事件,正好疊加公司2023年在銅鈷價格下滑的背景下業績承壓,一次性將風險出清,從長遠視角來看反而是對公司後續發展有利。

隨着金川國際的業績利空壓力逐漸消散,市場的關注度又會回到其後續的成長預期上。

而金川國際背靠全球領先的銅鈷礦企金川集團,是其旗下唯一的海外上市平臺,所擁有的豐富礦山資源正是其價值的核心體現。

比如,其擁有的Kinsenda礦場是全球最高品位的銅礦牀之一,銅儲量平均品位爲5.8%。

再比如,預計Musonoi礦區將很快開始運作,據悉,該礦區擁有108.5萬噸的銅資源和60.6萬噸的銅儲量。這將使得金川國際現有的Kinsenda礦和Ruashi礦的銅儲量總量增加一倍。如果按照19年完成全部開採完畢的節奏來計算,那麼每年將爲金川國際增加3.19萬噸的銅產量。

此前,公司在公開路演中也表示過新建項目每年會有3.5-4萬噸銅產出,並於2024年底或2025年初開始向市場供應,這也驗證了筆者上述的判斷。

Lubembe項目作爲金川國際戰略性的銅礦儲備,雖然短期內沒有能投入生產的計劃,但其高達190.9萬噸銅資源總量值得重視。

進一步來看,金川國際作爲金川集團的唯一海外上市平臺,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紅利,而且金川集團這些年來對於海外資源頻繁的併購擴張動作使其手上擁有豐富的優質礦山資源,想要將這些海外礦山資源的價值最大化利用起來的話,把金川國際作爲載體無疑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換言之,無論是金川國際向內尋求增量、提高產量佈局,還是後續集團將優質礦山資產基於金川國際進行開發,都是對金川國際遠期資源價值的直接利好。

那麼,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資源價格未來的趨勢會是怎樣?

二、週期之力帶動價值提升

正如前文所述,銅價在今年走出了一波“小陽春”,那麼,長期來看其會表現如何值得仔細思考。

對銅瞭解的投資者應該知道,銅的價值取決於兩方面,即“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

其中,“金融屬性”與美聯儲加息、降息的節奏密切相關。

一般來說,美聯儲加息會帶來美元走強,銅等以美元計價的有色金屬價格就會相應降低,此外,加息會提升市場對通脹增長的預期,而銅是工業生產和建築業的關鍵原材料,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減少對銅的需求,從而對銅價產生負面影響。

反之,當下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越來越高,上述邏輯反過來會成爲支持銅價走高的動力。

自去年9月,美聯儲停止加息以來,市場對於本輪美聯儲儘快果斷結束40多年來最激進的加息週期的預期越來越高。

儘管,從鮑威爾最新的發言來看,降息舉措或許不會很快到來,市場上也有部分觀點調低了降息的預期,但大的方向沒有改變。Jan Hatzius等高盛經濟學家在3月17日報告中對今年美聯儲的降息次數從4次調低了3次,但仍然預計6月將首次降息,2025年將有四次降息,2026年還會有一次降息,對利率終值的預測維持在3.25%-3.5%。

從歷史經驗來看,長期將利率維持在4%-5%的區間不符合美國經濟發展的利益,換言之,美聯儲降息的方向不會改變,還不確定的只是降息的節奏問題。

金融屬性帶來的銅價上行動力確定後,關鍵在於供需關係對銅價的後續影響。

需求方面,銅作爲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是新型工業化必不可少的要素,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銅需求的持續上升。

去年11月-12月期間,在迪拜舉辦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有超過60個國家共同表達了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提升至現有水平三倍的預期。

中國同時作爲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也是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達到31.6%,高於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此外,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推升了對銅的需求預期。

總的來看,受益於下游產業需求刺激,銅需求長期走高確定性越來越大。花旗銀行預測,到2030年全球對銅的需求將額外增加420萬噸。

與之相對的是,隨着電動汽車、綠色能源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擴張,近幾年銅庫存不斷走低,近期雖有所提升,但仍保持在歷史低位。

此外,在礦山老化、水資源短缺、缺電、前期資本投入不足、主要資源國政策收緊等因素影響下,全球銅精礦新增產量持續不及預期。銀河證券研報指出,2023Q4第一量子公司巴拿馬銅礦的停產以及英美資源Los Bronces銅礦的減產,使全球銅精礦2024年的產量將比預期減少約40萬噸,銅精礦產量增速由預期的3.5%降低至1.95%。

此消彼長之下,銅的供需格局將會朝着“短缺”方向演進。高盛預計供需緊縮態勢將持續到2025年,銅價今年末有望觸及10000美元/噸,2025年或將突破12000美元/噸。

類似於金川國際這樣手握豐富高品位銅礦的企業,自然會是“量價齊升”這一邏輯催化的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金川國際仍然豐富的礦山資源未被開發出來,Musonoi、Lubembe等項目給金川國際的遠期業績增長提供了確定性;另一方面,金川國際憑藉豐富的運營經驗,擁有較高的成本優勢,礦山之C1現金成本長年保持在前50%的分位,2023年C1現金成本爲4705美元/噸。

這還只是考慮了銅的部分,鈷雖然目前沒有銅這麼強硬的邏輯驅動。

但鈷主要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需求高增。在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的競爭格局趨於平穩的背景下,二者同樣受益於動力電池市場擴張。由此,鈷的長期需求也有了確定性。

考慮到鈷價本身已經落入了歷史區間低位,繼續走低的概率遠遠小於上升的概率。疊加金川國際手中豐富的鈷資源有待釋放,這部分資產未來產生的驅動力也不容小覷。

三、結語

萬物皆有周期,類似銅鈷這類有色金屬更是週期性的代表,在產業週期下行時期修煉內功積蓄力量,上行時期就能夠爆發出更強的成長性。

尤其是金川國際這類擁有豐富礦山資源的企業,在當前產業出現明顯上行信號的背景下,其稀缺性更加突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