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嘉意 

近日,上市一年有餘的陽光保險發佈2023年年度報告。作爲18年以來唯一上市的民營保險公司,其首份上市後的“成績單”自然廣受市場關注。

具體來看,負債端,陽光保險2023年總保費收入1189.1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保險服務收入599.0億元,同比增長7.5%;但投資端,受資本市場波動導致投資收益下降影響,報告期內該集團歸母淨利潤37.4億元,同比下降16.8%,全年總投資收益率3.3%,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記者瞭解到,昨日,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總經理李科、副總經理彭吉海,陽光人壽總經理李所義、陽光財險總經理華山等高級管理人員亮相投資者說明會,就“報行合一”政策影響、低利率環境下資產配置、新能源車險經營、公司困境與破局之路等市場關注度較高話題作出回答。

年報致辭中,張維功表示,2023年,公司通過全面佈局打造“科技陽光、價值陽光、知心陽光”的新陽光戰略,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成績與顯著的發展成果。

說明會上,張維功則進一步表示,“我們走得還不夠遠,陽光保險的企業精神是戰勝自我。利率中樞下行的過程中,壽險業面臨很大挑戰。企業內部,我們已多次深入探究這一問題,現已內化爲具體行動,將對負債資產匹配進行全面優化提升。”

回應“報行合一”,強調銀保是重要價值渠道

壽險業務方面,陽光人壽2023年總保費收入746.0億元,同比增長9.2%;新單期繳保費收入181.0億元,同比增長22.7%,躉繳保費收入同比減少28.3%;新業務價值36.0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44.2%。

細分渠道表現上,銀保渠道是陽光人壽價值發展的核心,貢獻超50%保費收入。據披露,報告期內,其銀保渠道實現總保費收入491.5億元,佔總保費比重達65.88%,個險渠道實現總保費收入186.7億元,佔總保費比重25.03%。

同時,其個險渠道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增速上,陽光人壽個險渠道保費同比增長18.1%,高於銀保渠道的8.5%,在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

但對比上半年業績不難發現,即便是在已形成多層次、穩定的網絡佈局的陽光人壽,下半年相關業務依舊遭遇了“報行合一”的衝擊。

2023年8月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多家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規範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強調銀保渠道備案時在產品精算報告中明確說明費用假設、費用結構,並列示佣金上限,支付時佣金等實際費用應與備案材料保持一致。

受此影響,人身險行業下半年銀保渠道收入整體收窄。

記者注意到,上半年,陽光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收入310.6億元,全年收入491.5億元。這也意味着,其下半年銀保渠道收入僅爲上半年58.24%。

李所義在說明會上表示,“報行合一”短期內確對業務造成階段性波動,但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正向意義,可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李所義指出,未來,“報行合一”對行業的影響將持續。“一是總量持續向好,因爲經濟基本面和客戶需求在‘報行合一’後並沒有受到影響;二是銀行渠道也需要保險業務貢獻中收,因而總體向好。”

李所義強調,“各家公司會有競爭、佈局上的差異。從陽光人壽自身而言,銀保是重要的價值渠道,我們堅信未來會更有優勢。我們不會拿高費用、低定價產品,這是我們的策略。”

面向未來,李所義表示,陽光人壽在市場競爭中或有四大類優勢。一是在未來的價值發展中更堅定;二是已建立專業的隊伍與網點,具備一定優勢;三是可以整合集團資源激勵服務體系;四是前期已具備穩定的業務發展與客戶經營能力。

對低利率環境保持“敏感判斷、敏銳反應、敏捷行動”

利潤表現方面,財報顯示,人身保險分部的淨利潤由2022年的39.28億元人民幣減少18.4%至2023年的32.06億元人民幣。新保險合同準則下,壽險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保險服務業績、投資業績和其他損益。

就集團投資端表現而言,報告期內,陽光保險共實現總投資收益146.2億元,總投資收益率3.3%,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其資產配置對象以債券投資爲主。至2023年12月31日,債券投資佔該集團總投資資產的52.0%,較2022年末上升7.8個百分點;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規模佔比爲10.2%;權益類金融資產投資佔比爲21.1%,其中,股票和權益型基金佔比爲12.0%。

針對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配置難題,彭吉海表示,“未來的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週期內,低利率環境仍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此,我們成立了資產負債管理小組,共同研究推進低利率環境可能帶來的風險衝擊,保持敏感判斷、敏銳反應、敏捷行動。”

具體而言,在資產端,一是加強對宏觀研究的判斷和趨勢性分析;二是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合理調整配置導向。彭吉海表示,“陽光資產的核心競爭力是投研能力。在當下花鏡中,我們對行業的研究判斷將更緊密推進,以此指導資產配置和負債的選擇。”

彭吉海表示,固收類策略上,一是持續加強久期配置策略,同時負債端儘可能縮短和消除久期差,避免利差風險。二是積極獲取優質資產。權益配置策略上,將積極主動尋求高價值高成長的、持續發展的優質標的,不以投資市場波動爲主要驅動方向,降低因爲市場利率波動影響。

在新能源車險領域仍有不可替代優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3年新能源汽車持續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公安部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5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佔比76.04%。

汽車市場的火爆帶動了車險市場的增長。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費規模達350億元,同比增長56%。安信證券指出,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有望達708億元,同比增長102%;至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5131億元,佔當年車險總保費的36%。

華山總結,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有四大發展趨勢:一是國內外差異發展,中國新能源車技術效率與成本領先外國車企;二是競爭不斷加劇,頭部企業佔據優勢地位,格局或更加明朗;三是產業政策支持,進一步激發消費者購買熱情;四是高價值的混動車、增程車或比純電車有更好前景。

基於上述趨勢,華山表示,下一步,陽光財險將客觀認識和把握新能源車發展規律,持續培育經營能力。其中包括:深化定價研究、持續加強與目標品牌車商總對總合作、做好前瞻性佈局、強化理賠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車險競賽中,不少新能源車企也紛紛加入其中。近年來,包括比亞迪、理想、蔚來、小鵬、特斯拉等新能源車“第一梯隊”成員均在保險行業有所佈局。

國內市場中,小鵬汽車於2018年成立廣州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此後,由於監管收緊,設立中介公司門檻提升, 新能源車企開始通過收購方式曲線獲得保險中介機構牌照,例如,理想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於2022年收購銀建保險經紀100%股權,更名北京理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蔚來於同年收購匯鼎保險經紀公司,獲得牌照。

此外,另有比亞迪在2023年通過收購方式成爲了我國首家全資買進保險牌照的車企。

“一方面,新能源車企擁有對數據天生的優勢,對保險的定價和產品創新來說是很好的基礎。”華山指出,“但另一方面,經營車險是個細活,保險公司的精算定價能力、專業人才儲備以及服務網絡的佈局是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們希望車企進入保險領域後能與保險公司之間友好真誠合作,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