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两连降,还遭监管现场督导,这家头部券商为何被“杀鸡骇猴”?

来源:IPO日报

最近,“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可以说是处在水生火热之中。这不,3月28日开盘前,中信证券发文“辟谣”了。

中信证券发布声明称,近日关注到有自媒体、个人账号等发布和传播有关中信证券的虚假不实信息,相关言论与事实相悖,严重损害了中信证券声誉,也不利于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始终坚定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尊重监管机构的监管和指导,维护投资者权益,积极履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今后公司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保留追究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3月22日晚间,深交所发文称决定对联纲光电保荐人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

根据深交所发文,联纲光电首发上市申请受理后,深交所已发出三轮审核问询及监管函件,要求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财务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性等事项进行核查说明。

深交所表示,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近期提交了问询回复,但回复内容不够清晰,所涉问题仍未能予以充分说明。为进一步压实保荐人“看门人”责任,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入口质量关,深交所决定对联纲光电保荐人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

由于此前回复问询函时,中信证券曾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硬刚”监管层。如今中信证券被启动现场督导,又有市场人士称其再次“硬刚”,甚至还将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与中信证券扯上关系。

或因如此,才有了中信证券今日的辟谣。

祸不单行的是,3月26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了2023年年报。

年报显示,2023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00.68亿元,同比减少7.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7.21亿元,同比减少7.49%。

IPO日报发现,中信证券的收入和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曾被质疑“硬刚”深交所

据悉,联纲光电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信号传输连接产品、电声产品及3C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3年6月28日,联纲光电提交的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023年7月19日,联纲光电收到首轮问询函,并在之后又收到了两轮问询。

值得一提的是,联纲光电以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对于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曾引起市场广泛的热议。

具体来看,深交所在第二轮问询函中提出11个问题:一是发行人技术创新性、业务成长性及信息披露质量;二是业绩下滑风险;三是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四是研发人员及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五是关于存货;六是关于客户与应收账款;七是关于毛利率;八是关于成本与采购;九是关于在建工程;十是关于广西联纲项目延期开工风险及募投项目;十一是关于股东入股及其他。

在问题三中,深交所指出,联纲光电实际控制人徐耀立、徐耀志兄弟直接或间接控制发行人表决权的比例为91.34%,加上二人的配偶合计持有发行人6.66%股份,实际控制人家族合计控制98%的股份。对此,深交所要求联纲光电结合实际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说明公司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能发挥必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

彼时,联纲光电在回复中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以规范运作,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等情况,同时披露了8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存在实际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均高于90%的情形,分别为鼎龙科技、振邦智能、丰茂股份、华融化学、美硕科技、威力传动、银河微电、浩欧博。同时,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的核查意见也认为联纲光电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体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能发挥必要的作用。

对于这样的回复,有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联纲光电与中信证券“逼宫”交易所、“硬刚”监管层。

对此,联纲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和保荐机构系正常回复监管问询,无任何不良感情色彩,市场相关议论系“误读”。

事实上,联纲光电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

例如公司已经披露四份招股书,然而在配偶持股情况,在风险提示中,公司在前三份招股书仅提示了两名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可能产生的不当控制风险,未提及二人配偶亦持有公司股份。

在第二轮问询中,监管对其信披及相关风险问题发出拷问后,公司才进一步将配偶相关持股情况详细披露。

此外,公司还被质疑夸大陈述性。在消费类光通讯行业竞争格局中,公司称助推了光缆产品在消费类领域的应用普及。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发行人助推了光缆产品在消费类领域的应用普及”的含义及依据,是否存在夸大宣传情形。

根据深交所的发文,截至目前,深交所已发出三轮审核问询及监管函件,要求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财务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性等事项进行核查说明。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近期提交了问询回复,但回复内容不够清晰,所涉问题仍未能予以充分说明。

压实保荐人责任

那么,深交所决定对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4号——保荐业务现场督导》,现场督导是指针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并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由深交所根据需要对该企业的保荐人以及相关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核查和指导的行为。

实施现场督导,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下列督导方式:(一)现场询问;(二)调阅、复制、记录、提取保荐工作底稿、证券服务机构相关工作底稿;(三)核对有关证据材料;(四)访谈有关对象;(五)要求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补充核查;(六)督导组认为必要的其他方式。

现场督导是监管曾对上市公司或其保荐人进行的一种现场检查,旨在确保公司治理有效性、财务内控规范性以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深交所对中信证券的现场督导,不仅是对联纲光电IPO申请的一次常规审核,更是对保荐人责任的一次重要压实。保荐人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其职责是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一事件体现出监管层对市场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对提升市场质量的坚定决心。

从“受理即担责”到“申报即担责”,全面注册制的到来,对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尚普咨询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新受理的企业中,有40家经历过现场督导。从审核状态来看,这40家企业中,成功上市的有5家,因撤回而终止的有29家,因审核不通过而终止的有6家。

其中,不少保荐机构在交易所现场督导后被处罚。

例如今年1月,深交所对国信证券下发的监管函显示,该所在审核过程中针对垠艺生物推广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等问题,要求国信证券关注并审慎发表意见,国信证券则认为发行方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了相关规定。

但后续深交所在现场督导中发现,发行人存在推广活动内部控制缺失、部分推广商由发行人实际控制、推广成果文件不规范或大量后补的情形。另外,现场督导还发现国信证券存在对发行人经销收入相关事项核查不到位的问题。

该监管函表示,国信证券的两名保荐代表人周梦、杨涛未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进行尽职调查工作,国信证券的质控、内核部门则未对调查工作进行充分复核,内控把关作用履行不到位。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一并被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5日,证监会连发多份文件,聚焦IPO市场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当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方面人士提出,中介机构应当从投资者利益出发,健全内部决策和责任机制,立足专业、勤勉尽责,保荐机构要以可投性为导向执业展业。

一是建立对中介机构的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督导检查保荐机构、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履职尽责情况,三年一周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抓好责任追究和跟踪整改,涉嫌违法违规的坚决立案稽查。二是持续运用好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监管,促进提高执业质量。三是督促中介机构切实扛起防范财务造假的责任,充分运用资金流水核查、客户供应商穿透核查、现场核验等方式,确保财务数据符合真实的经营情况。

此次中信证券被启动现场督导,也是上述文件发布之后,首例IPO保荐券商被启动现场检查。

业绩持续下滑

除了因联纲光电IPO项目被督导,还有一家中信证券保荐的上市公司在今年被立案调查。

今年1月30日,证监会通报了*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证监会现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据悉,*ST左江于2019年10月29日创业板上市,保荐承销商及持续督导机构是中信证券,持续督导期为2019年10月29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招股书显示,中信证券共收取左江科技新股发行承销及保荐费3018.87万元。

更早一些,中信证券因为在保荐公司IPO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深交所多次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财务数据方面,2021-2023年,中信证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65.24亿元、651.09亿元、600.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213.17亿元、197.21亿元。

近三年内,中信证券业绩规模持续下滑。

在投行业务方面,中信证券仍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2023年全年,A股市场共313家企业上市发行。其中,排名前五的券商年内IPO保荐承销收入合计141.95亿元,行业占比达53.33%,排名前10券商该收入为146.86亿元,行业占比达66.54%。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以承销34家、33家的数量领先其他券商,IPO承销保荐收入分别达到27.01亿元和23.85亿元。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分别排在第三至五位,承销家数均超20家,实现IPO承销保荐收入分别为19.06亿元、15.98亿元和14.56亿元。

但相对自身而言,中信证券的投行项目持续减少。

2022年,中信证券的IPO项目数量较2021年下滑14.70%至58个,而2023年同比再次减少41.38%,承销规模也大幅缩水66.6%。从2024年至今的业务表现来预计,今年可能将继续缩水。

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已主动撤回7家保荐项目,包括认养一头牛、大族封测、汉桐集成、中国航油、博纳精密、爱科百发和辉芒微电子。

记者 吴鸣洲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