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兩連降,還遭監管現場督導,這家頭部券商爲何被“殺雞駭猴”?

來源:IPO日報

最近,“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可以說是處在水生火熱之中。這不,3月28日開盤前,中信證券發文“闢謠”了。

中信證券發佈聲明稱,近日關注到有自媒體、個人賬號等發佈和傳播有關中信證券的虛假不實信息,相關言論與事實相悖,嚴重損害了中信證券聲譽,也不利於資本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始終堅定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尊重監管機構的監管和指導,維護投資者權益,積極履行國有金融企業責任。今後公司將一如既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爲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公司保留追究發佈和傳播不實信息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3月22日晚間,深交所發文稱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啓動現場督導。

根據深交所發文,聯綱光電首發上市申請受理後,深交所已發出三輪審覈問詢及監管函件,要求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財務內控規範性、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等事項進行覈查說明。

深交所表示,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覆,但回覆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爲進一步壓實保薦人“看門人”責任,從源頭上把好上市入口質量關,深交所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啓動現場督導。

由於此前回復問詢函時,中信證券曾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爲“硬剛”監管層。如今中信證券被啓動現場督導,又有市場人士稱其再次“硬剛”,甚至還將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與中信證券扯上關係。

或因如此,纔有了中信證券今日的闢謠。

禍不單行的是,3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了2023年年報。

年報顯示,2023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00.68億元,同比減少7.74%;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97.21億元,同比減少7.49%。

IPO日報發現,中信證券的收入和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曾被質疑“硬剛”深交所

據悉,聯綱光電成立於2008年,主要從事信號傳輸連接產品、電聲產品及3C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3年6月28日,聯綱光電提交的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2023年7月19日,聯綱光電收到首輪問詢函,並在之後又收到了兩輪問詢。

值得一提的是,聯綱光電以及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對於第二輪問詢函的回覆曾引起市場廣泛的熱議。

具體來看,深交所在第二輪問詢函中提出11個問題:一是發行人技術創新性、業務成長性及信息披露質量;二是業績下滑風險;三是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四是研發人員及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五是關於存貨;六是關於客戶與應收賬款;七是關於毛利率;八是關於成本與採購;九是關於在建工程;十是關於廣西聯綱項目延期開工風險及募投項目;十一是關於股東入股及其他。

在問題三中,深交所指出,聯綱光電實際控制人徐耀立、徐耀志兄弟直接或間接控制發行人表決權的比例爲91.34%,加上二人的配偶合計持有發行人6.66%股份,實際控制人家族合計控制98%的股份。對此,深交所要求聯綱光電結合實際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說明公司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能發揮必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等。

彼時,聯綱光電在回覆中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結構以規範運作,並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等情況,同時披露了8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存在實際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均高於90%的情形,分別爲鼎龍科技、振邦智能、豐茂股份、華融化學、美碩科技、威力傳動、銀河微電、浩歐博。同時,保薦機構中信證券的核查意見也認爲聯綱光電已建立較爲完善的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體系,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能發揮必要的作用。

對於這樣的回覆,有市場人士將其解讀爲聯綱光電與中信證券“逼宮”交易所、“硬剛”監管層。

對此,聯綱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和保薦機構系正常回復監管問詢,無任何不良感情色彩,市場相關議論系“誤讀”。

事實上,聯綱光電還存在着其他的問題。

例如公司已經披露四份招股書,然而在配偶持股情況,在風險提示中,公司在前三份招股書僅提示了兩名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可能產生的不當控制風險,未提及二人配偶亦持有公司股份。

在第二輪問詢中,監管對其信披及相關風險問題發出拷問後,公司才進一步將配偶相關持股情況詳細披露。

此外,公司還被質疑誇大陳述性。在消費類光通訊行業競爭格局中,公司稱助推了光纜產品在消費類領域的應用普及。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發行人助推了光纜產品在消費類領域的應用普及”的含義及依據,是否存在誇大宣傳情形。

根據深交所的發文,截至目前,深交所已發出三輪審覈問詢及監管函件,要求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財務內控規範性、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等事項進行覈查說明。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覆,但回覆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

壓實保薦人責任

那麼,深交所決定對中信證券啓動現場督導,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覈業務指引第4號——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現場督導是指針對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或者存託憑證並在深交所上市的企業,由深交所根據需要對該企業的保薦人以及相關證券服務機構執業質量進行現場監督、覈查和指導的行爲。

實施現場督導,可以根據需要採取下列督導方式:(一)現場詢問;(二)調閱、複製、記錄、提取保薦工作底稿、證券服務機構相關工作底稿;(三)覈對有關證據材料;(四)訪談有關對象;(五)要求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補充覈查;(六)督導組認爲必要的其他方式。

現場督導是監管曾對上市公司或其保薦人進行的一種現場檢查,旨在確保公司治理有效性、財務內控規範性以及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深交所對中信證券的現場督導,不僅是對聯綱光電IPO申請的一次常規審覈,更是對保薦人責任的一次重要壓實。保薦人作爲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其職責是確保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這一事件體現出監管層對市場亂象的零容忍態度,以及對提升市場質量的堅定決心。

從“受理即擔責”到“申報即擔責”,全面註冊制的到來,對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尚普諮詢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新受理的企業中,有40家經歷過現場督導。從審覈狀態來看,這40家企業中,成功上市的有5家,因撤回而終止的有29家,因審覈不通過而終止的有6家。

其中,不少保薦機構在交易所現場督導後被處罰。

例如今年1月,深交所對國信證券下發的監管函顯示,該所在審覈過程中針對垠藝生物推廣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等問題,要求國信證券關注並審慎發表意見,國信證券則認爲發行方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並有效執行了相關規定。

但後續深交所在現場督導中發現,發行人存在推廣活動內部控制缺失、部分推廣商由發行人實際控制、推廣成果文件不規範或大量後補的情形。另外,現場督導還發現國信證券存在對發行人經銷收入相關事項覈查不到位的問題。

該監管函表示,國信證券的兩名保薦代表人周夢、楊濤未按照執業規範的要求進行盡職調查工作,國信證券的質控、內核部門則未對調查工作進行充分複覈,內控把關作用履行不到位。機構與保薦代表人一併被採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5日,證監會連發多份文件,聚焦IPO市場等領域存在的問題。在當天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方面人士提出,中介機構應當從投資者利益出發,健全內部決策和責任機制,立足專業、勤勉盡責,保薦機構要以可投性爲導向執業展業。

一是建立對中介機構的常態化滾動式現場監管機制,督導檢查保薦機構、律師和註冊會計師履職盡責情況,三年一週期,原則上實現全覆蓋,抓好責任追究和跟蹤整改,涉嫌違法違規的堅決立案稽查。二是持續運用好以上市公司質量爲導向的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分類監管,促進提高執業質量。三是督促中介機構切實扛起防範財務造假的責任,充分運用資金流水覈查、客戶供應商穿透覈查、現場覈驗等方式,確保財務數據符合真實的經營情況。

此次中信證券被啓動現場督導,也是上述文件發佈之後,首例IPO保薦券商被啓動現場檢查。

業績持續下滑

除了因聯綱光電IPO項目被督導,還有一家中信證券保薦的上市公司在今年被立案調查。

今年1月30日,證監會通報了*ST左江財務造假案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證監會現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該案目前正在調查過程中,證監會將盡快查明違法事實,依法嚴肅處理。

據悉,*ST左江於2019年10月29日創業板上市,保薦承銷商及持續督導機構是中信證券,持續督導期爲2019年10月29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招股書顯示,中信證券共收取左江科技新股發行承銷及保薦費3018.87萬元。

更早一些,中信證券因爲在保薦公司IPO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爲,被深交所多次採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財務數據方面,2021-2023年,中信證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65.24億元、651.09億元、600.6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31億元、213.17億元、197.21億元。

近三年內,中信證券業績規模持續下滑。

在投行業務方面,中信證券仍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

Choice金融終端顯示,2023年全年,A股市場共313家企業上市發行。其中,排名前五的券商年內IPO保薦承銷收入合計141.95億元,行業佔比達53.33%,排名前10券商該收入爲146.86億元,行業佔比達66.54%。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分別以承銷34家、33家的數量領先其他券商,IPO承銷保薦收入分別達到27.01億元和23.85億元。海通證券、民生證券、國泰君安分別排在第三至五位,承銷家數均超20家,實現IPO承銷保薦收入分別爲19.06億元、15.98億元和14.56億元。

但相對自身而言,中信證券的投行項目持續減少。

2022年,中信證券的IPO項目數量較2021年下滑14.70%至58個,而2023年同比再次減少41.38%,承銷規模也大幅縮水66.6%。從2024年至今的業務表現來預計,今年可能將繼續縮水。

2024年以來,中信證券已主動撤回7家保薦項目,包括認養一頭牛、大族封測、漢桐集成、中國航油、博納精密、愛科百發和輝芒微電子。

記者 吳鳴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