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獨角金融
    作者 :鄭理

這一週,各家公募基金年報正密集披露。作爲“老五家”之一的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安基金”)又“火”了一把,不是說它的產品業績太厲害了,而是旗下個別產品信披不“走心”。

3月27日,在華安精緻生活混合2023年度報告中,其中針對該產品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直接複製粘貼了2022年度產品報告中的內容,且一字不差。

詳見下圖。

圖源:產品2023年報告

圖源:產品2022年報告

信息披露具有高度的嚴肅性、神聖性,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敷衍。相反的是,這家基金產品信息披露出錯並非頭一回。

此前自媒體“麪包財經”報道,在華安興安優選一年混合的2022年中報裏,誤將該產品管理費率由1.5%寫成了0.3%。此外,該產品的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率也出現了公告值低於實際值的情況。

什麼原因導致基金產品信息披露屢屢犯錯,基金經理以及高管們又能否把好信披質量關?

1

一隻基金運作分析複製2022年,

信披質量堪憂

翻閱該基金2023年報告,這份報告在開篇中就聲明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董事保證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並對內容的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承擔個別及連帶的法律責任”。

當華安精緻生活混合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出錯,董事會及董事的把關審覈流程是否存在疏漏呢?

圖源:產品報告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爲,分析內容應該需要遵循嚴謹細緻原則,內容完全複製粘貼會影響權威性與專業性,對這一個行爲會影響公司口碑,基金經理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天眼查信息顯示,華安基金創立於1998年,即中國公募基金的開元之年,也是“老五家”基金公司之一。經過幾輪的股權變更後,華安基金目前股東由國泰君安證券控股51%,國泰君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浙江國際投資、上海工業投資、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股12%、12%、5%。

圖源:天眼查

截至目前,華安基金管理的基金規模爲5894.28億元,63位基金經理管理248只產品,貨幣基金規模2519.95億元,債券型基金1476.8億元。

報告信披出錯的華安精緻生活混合,是在2021年3月成立,由基金經理王斌管理。截至2023年末,該基金A、C類合併規模25.67億元,2023年持倉較爲分散,在交通、地產、醫藥生物等多個行業進行了選股佈局。2023年該產品的業績還是不錯的,總共賺取了2.06億元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中關於“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指出,2022年,市場波動較大,上證指數下跌15.13%,滬深300指數下跌 21.63%,創業板綜下跌26.77%”。

獨角金融梳理發現,初看以爲是該產品年報撰寫者的“筆誤”造成,把“2023”寫成了“2022”。但翻看2022年年報後發現,這部分內容與2022年年報的表述“一字不差”。

基金產品報告是公司向外界呈現過去一段時期產品成果的主要載體,是投資者瞭解產品面貌、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此複製粘貼,不僅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一種敷衍,對於華安基金的年報真實性與準確性也打了折扣。

“作爲基金經理,我會秉着勤勉盡責的原則,爲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華安精緻生活混合基金經理王斌在2023年年報中如是表示。

圖源:年報

2011年7月份,王斌加入華安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等職務。2018年10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還曾獲得金牛獎。目前王斌管理5只產品,合計規模爲121.22億元,代表作華安安信消費混合,自2018年10月31日接任至今回報率爲285.1%。

2

年內24只產品信披不“走心”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今年以來至少24只基金髮布了更正公告。

整體來看,基金公告出錯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季報、半年報集中發佈的時候;此外,在發行新產品時,公司披露的產品招募說明書、合同以及調整募集期、成立公告等,也容易出錯。

此前,深圳一位公募合規人士對《中國基金報》表示,公告的發佈主要是公司監察稽覈部和產品部門負責,每年季報、半年報、年報發佈的時候就比較忙,要彙總覈對很多信息,有些時候還遇上網站、網速出問題,可能就會造成很多低級錯誤。

從報告的錯誤類型看,包括基金代碼寫錯、基金淨值披露有誤、基金募集日期寫錯、股票投資明細披露有誤、基金經理介紹出錯、贖回起始日披露錯誤、標題不全、投資運作分析有誤、份額費率格式等低級錯誤時有發生。

例如,3月28日,國元證券旗下產品國元元贏30天持有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第4季度報告部分內容做出更正,更正的主要內容包括:報告期內未出現連續20個工作日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數低於200、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此外,1月,交銀施羅德旗下產品交銀醫藥創新2023年中報告,對其中的基金份額總量區間情況的部分信息進行了更新;德邦福鑫2023年四季度報告中,對基金資產組合情況部分信息進行更正;長城健康生活C的2023年四季度報告中,對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比較中部分內容做出了更正。

有部分基金公司的產品信息披露還曾多次出錯。以華泰柏瑞基金爲例,2023年4月8日,該公司旗下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QDII)更新的招募說明書中,對基金申購贖回清單的內容與格式部分信息做出更正;同年3月25日,在華泰柏瑞恆悅混合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的“基金管理人”章節中,對“本基金基金經理”的部分信息有誤進行更正;同年1月11日,華泰柏瑞披露的一隻產品標題有誤,做出更正。

再往前追溯,還有公募基金旗下5只產品在2022年半年報中出現6處錯誤,包括簡單計算失誤、信息披露不完整導致的遺漏等,因此緊急進行了更正。

上述提到的5只產品,分別爲天治低碳經濟、天治可轉債增強、天治核心成長、天治天得利和天治研究驅動。

具體來看,其中,天治低碳經濟、天治核心成長、天治可轉債增強3只基金中“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表中“本報告期基金拆分變動份額”欄對應的份額均更正爲“-”,即基金沒有拆分變動份額。另外,在天治研究驅動中報中的“期末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及持有人結構”表中,對“持有人結構—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合計”欄對應的份額更正爲“114.22”。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信息披露錯誤似乎可以到此爲止了,但種種跡象顯示,似乎不應該就此簡單略過。

例如,2019年醫藥板塊“黑天鵝”事件,不少投資者爲此受傷頗深,比如康美藥業(已退市),有基金公司就栽倒在信息披露這個“坑”裏。

2019年1月19日、同年3月30日和4月22日,廣發基金分別披露了旗下基金2018年第4季度報告、2018年度報告、2019年第1季度報告,其中部分文字表述有誤,原因是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聯接基金都配置了康美藥業,但在兩份季度、一份年報中,該公司都聲稱“根據公開市場信息,本基金投資的前十名證券的發行主體本期未出現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也未出現在報告編制日前一年內受到公開譴責,處罰的情形。”

實際情況是,康美藥業於2018年12月28日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並將此事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當產品信披出錯後,在更正的信息中最後會加上“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公司致以誠摯的歉意”。但信披有誤,不僅反應出低質量的信披,實際上也反映出對信息披露質量的不重視、對投資者的不尊重,同時也折射出其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內控流於形式。

3

如何嚴把信披質量關?

金融圈是個容錯率非常低的地方,一個小錯誤就會釀成大禍害。因此,每一次的報告或信息披露都應嚴謹認真對待,確保每一份報告或公告都經得起公衆和市場的審視。

而作爲公信力較強的傳統金融機構,向來非常重視聲譽,一般信息披露出錯都在無法遮掩後纔會發更正公告,但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非常被動。那麼,信息披露低級錯誤緣何頻頻發生?

圖源:罐頭圖庫

對此,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分析認爲,這可能是內部流程不夠嚴謹,相關工作人員數據錄入時沒有注意不同份額細節的披露,也沒有有效校對就發佈導致的。

面對基金產品信息披露屢屢犯錯,從業人員如何嚴把信息質量關?廖鶴凱認爲,首先,從業人員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流程和管理機制,明確責任人和審覈程序。其次,加強培訓和意識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對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認識,增強信息披露意識。還要強化內部溝通和協作,確保信息披露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順暢,避免信息傳遞出現斷層或誤解。

“加強數據覈對和審覈也尤爲重要,對關鍵數據進行多次覈對,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多次出錯後,要對過去出現的信息披露錯誤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找出問題根源,並採取措施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同時可以運用現代化手段對關鍵數據和披露進行ai審覈,或者ai生成標準化文本後,人工進行二次覈對,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披露錯誤。”廖鶴凱表示。

官網顯示,華安基金的願景是成爲“最受投資者信賴的”一流資產管理公司,核心理念包括“客戶至上,穩健經營,嚴謹誠信,專業勤勉”等內容。而“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裏,細枝末節上的疏忽大意,往往是敗事之端。相反,連基本的信披工作不能做到準確、完整,又如何能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呢?

你是否經歷過購買的基金產品發生數據或關鍵表述出錯的時候,可以接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