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近年來,山西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殷殷囑託,治理監管兩手抓,促進汾河水質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去年,汾河流域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0.9%,同比提升19%,汾河入黃口斷面從2023年8月到12月,單月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優良標準,創歷史最好成績。

科技爲汾河生態環境穩定改善提供可靠有力支撐

3月20日,天氣晴朗,在太原市太榆退水渠旁,一架無人機正準備起飛,進行“巡河”。檢測機構負責人李丹說:“任何一處排污口的情況,都會被無人機搭載的紅外相機清晰記錄下來,讓我們第一時間瞭解排污口排放情況。”

太榆退水渠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長年來不僅承擔着周邊區域的泄洪、排洪以及農田退水等功能,同時還匯入了大量沿線污水處理廠、村鎮生活污水等水體,影響汾河水質。爲努力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讓污水之患得到治理,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小店分局聯合科技檢測機構,針對太榆退水渠水污染難點痛點精準出擊,通過科技手段配合人工監測,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管理信息化體系,形成快速、有效、準確的監測監控與報警系統,爲精準治污提供依據。

太榆退水渠小店區內長約19公里,沿線排污口數量衆多,導致水質頻繁超標且難以溯源。常規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監測頻次低,不能實時掌握水質變化狀況。科技檢測機構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利用科技手段對太榆退水渠進行無人機三維建模,將沿線入河排污口在溯源排查的基礎上分類標註,建立電子地圖。同時配套建設水質監管平臺,實時監測監控太榆退水渠水質狀況,使整個河道的水質污染情況一目瞭然。

太榆退水渠旁河道沿線共有159個各類污染物排放口,爲了做到實時監控河道水質,2023年起,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應用無人機監控、水質超標預警與人工監測相結合的環境響應體系。

李丹說:“我們通過無人機等現代科技手段,加上傳統人工監測,實現快速與精準結合,實現了對進入汾河水體的24小時監控,讓污染無處遁形。”

以前,水體出現污染後,都是人工跑到現場採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追溯污染源頭十分困難。現在,生態環境部門藉助科技力量,爲生態環境監測提供更加快速、精準、有效的數據,幫助他們更加準確地掌握汾河水環境質量真實情況,爲汾河生態環境的穩定改善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實現汾河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贏

汾河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滋養了山西近1/4的土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汾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山西省上下牢記殷殷囑託,打響汾河生態保護與修復攻堅戰,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讓汾河沿線產業重新“綠”起來。

澮河是汾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浮山縣,自侯馬東部西韓村入境,由西部莊裏村出境,流入新絳,匯入汾河。洋洋春日,在侯馬市澮河生態修復工程現場可以看到,綿延幾公里的寬大河道十分平整,巨大的水泥方涵、鋼閘壩和護坡整齊排列。

據介紹,該工程建設範圍主要爲澮河毗鄰侯馬城市段,東起大運二級公路澮河橋,西至望橋街橋,長約6.1公里,建設面積約22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爲修堤築壩、河道清淤疏浚、水生態修復、現狀岸線提升、河灘土地綜合整治、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建設期爲5年,計劃2024年6月基本完工。

“這個工程的最大特點就是生態+,通過水岸聯動、城水相融的一體化設計,修復河道及兩岸的自然生態系統。並通過‘截污、增溼、塑岸、築壩、蓄水、整田、植綠、修堤、通路、點景’等舉措,打造‘生態澮河’‘智慧澮河’‘人文澮河’。”侯馬市副市長梁效傑在記者採訪時介紹,工程完工後,將有效改善澮河水質,提升侯馬市的人居環境質量,促進澮河生態片區建設,加快公園城市建設步伐,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疊加效應,成爲“晉國古都、公園城市”的新名片。

如今,汾河一川碧水、兩岸錦繡,漫步在太原汾河兩岸,可以覽西山疊翠、讀廊柱楹聯、聽曲橋流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火烈鳥等160餘種鳥類已將這裏當作棲息的天堂……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常在,汾河已成爲沿岸城市的生態帶、形象帶、文化帶。

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3月初,在靜樂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汾河水奔流,不時有野鴨起落。春日的溼地公園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靜樂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以汾河主河道爲主體,北起汾河二橋,南至豐潤慶魯溝口,公園南北總長20公里,總面積8910畝,溼地面積6190畝,溼地率達69.53%。

“靜樂縣建設汾河川國家溼地公園,就是以保護汾河和恢復汾河溼地生態系統、恢復溼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爲目標,建成集溼地恢復保育、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溼地遊覽體驗爲一體的國家級溼地公園,進一步改善汾河水質,提高人居生活環境質量,爲靜樂縣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講解員王煜表示,溼地公園通過護水、治污、增綠、擴溼等措施,使汾河流域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保護,在補給水量、涵養水源、改善水質及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和調節區域氣候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質常年達到國家Ⅱ類標準。同時,公園內涵豐富、功能互補、特色鮮明,是重要研究基地及科普教育、教學實習的理想場所,有效提高了廣大人民羣衆溼地環保知識和生態環保意識,使溼地保護成爲一種全民的、自覺的行爲。

就在此時,幾隻綠頭鴨從河心島上撲騰着翅膀飛了出來,引得行人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王煜說:“其實這樣的場景我們經常會見到,你看,那邊還有鴛鴦、黑鸛,這些動物有的已經在這裏長期安家落戶了。”

近年來,山西省緊抓黃河流域重大國家戰略機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汾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放在首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全面綜合治理,積極推進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轉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目標正在成爲現實。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持續深入打好碧水藍天保衛戰,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攻堅戰工程推進若干措施落地見效。“一斷面一策”推進治理,深入實施省市聯動提升太榆退水渠水質攻堅行動,強化汾河中下游河段及涑水河水污染綜合治理,組織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強化汛期城鄉面源污染防治,不斷推動汾河水質持續改善。

(來源:山西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