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正式拉開帷幕,截至記者發稿,已有19家上市券商披露2023年業績。得益於自營業務的修復,上市券商整體業績有望保持增長。總體來看,頭部券商業務收入較爲均衡,中小券商業績彈性足。

其中,共10家券商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國投證券、光大證券。此外,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成爲唯二兩家淨利潤超百億元的券商,分別爲205.39億元、130.36億元。

根據此前發佈的券商業績預告,上市券商中去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正增長佔比達72.41%,增速超過30%的券商佔比爲44.83%。其中,投資收益是“雙刃劍”,大多數券商去年因投資收益大好實現業績的提升,但也有券商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導致歸母淨利潤顯著下滑。

展望未來,有券商表示,資金端下行趨勢、行業集約化經營以及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降本增效,有助於券商成本結構優化。長期而言,綜合服務能力領先的頭部券商及專業化水平突出的特色券商ROE水平有望持續提升。

12家營收超百億

截至3月29日,同花順iFinD顯示,已有19家上市券商發佈2023年年報,其中,12家營收突破百億大關。其中,中信證券以600.68億元的營收成績一馬當先。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家營收均位於100億到400億之間。

從營收增速來看,排名靠前的10家券商中,有5家營收保持正增長,包括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

另外,營收位於30億元到100億元之間的券商有5家,爲方正證券國元證券國海證券、東方財富、華安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爲71.19億元、63.55億元、41.88億元、38.88億元和36.52億元,營收低於30億的券商有2家,爲國聯證券和中原證券。

歸母淨利潤方面,超50億是頭部券商的標配。2023上年,共11家券商淨利潤超過50億元,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東方財富、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再往後有所斷檔,排名11的光大證券實現淨利潤僅爲43.01億元。

此外,淨利潤低於20億元的券商有6家。包括,國元證券、華安證券、海通證券、國聯證券、國海證券、中原證券,淨利潤分別爲18.69億元、12.92億元、10.08億元、6.75億元、4.20億元、2.02億元。

19家券商共實現淨利潤1096.27億元,包括、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在內的前11家頭部券商實現淨利991.57億元,佔比超九成。券商淨利潤的二八分化效應越發明顯,目前來看,中小券商想要超車實屬不易。

此外,10家券商淨利潤增速爲正,其中包括中原證券(87.86%)、申萬宏源(74.39%)、光大證券(32.71%)、華泰證券(14.69%)、華安證券(12.13%)、國海證券(11.52%)、招商證券(8.57%)、國元證券(7.69%)、方正證券(2.05%)以及中國銀河(1.49%)

此外,也有多家券商淨利降速較快,包括廣發證券(-11.63%)、國聯證券(-12.09%)、國泰君安(-14.95%)、海通證券(-84.59%)等。

大型券商業務多點開花

整體來看,2023年淨利潤呈正增長的佔比近六成,自營業務成爲支撐券商業績增長的第一大支柱,而經紀、資管、投行、信用等業務則整體呈現下滑態勢。

華泰證券在2023年營收、淨利實現同比雙增,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65.78億元,同比增長14.1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51億元,同比增長15.35%。

從營收結構來看,財富管理業務仍牢牢位居華泰證券第一大支柱,營收佔比近43%,去年實現營收157.21億元,同比增長0.59%。國際業務則是第二大業務板塊,營收佔比約21.7%,去年國際業務收入爲79.26億元,同比增長19.49%,主要是AssetMark及華泰金控(香港)業務收入提升所致。

此外,華泰證券機構服務業務收入67.89億元,同比增長38.79%,主要是投資交易業務收入提升所致;投資管理業務收入28.86億元,同比增長242.72%,主要是私募股權基金及另類投資項目估值回升所致。

中國銀河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36.44億元,同比增長 0.0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79億元,同比增長1.43%。

分業務來看,中國銀河的投資交易業務、國際業務在去年實現正增長,而財富管理、投行、機構等業務均同比下滑。其中,財富管理業務去年營收91.29億元(營收佔比27.13%),同比下滑6.71%;投資交易業務營業收入58.26億元(營收佔比17.32%),同比增長138.9%;國際業務營收20.06億元(營收佔比5.96%),同比增長11.28%。

國泰君安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61.41億元,同比增長1.89%;歸母淨利潤93.74億元,同比下滑18.55%。分業務來看,國泰君安資管業務、投資管理、國際業務營收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加24.48億元,增幅148.52%,主要是由於華安基金作爲子公司全年納入合併範圍,2022年同期僅合併其2個月的收入。

中金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爲229.9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61.56億元。截至2023年末,中金公司年末總資產達到6243.07億元;歸母淨資產爲1046.03億元。

年報顯示,中金公司營收佔比最高的業務分別爲財富管理、股票業務、投資銀行,去年分別營收68.75億元、52.52億元、32.42億元。其中,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中金公司截至2023年底財富管理總客戶數680.38萬戶,較2022年增長17.0%,客戶賬戶資產總值2.8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4.3%。同時,財富管理業務的產品保有規模約人民幣3500億元,規模連續四年正增長。

海通證券在2023年業績出現下滑。2023年,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29.53億元,同比下降11.54%;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0.08億元,同比下降84.59%。

分業務來看,海通證券交易及機構業務營業收入爲-29.24億元,主要是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證券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新開客戶數量110萬戶,新開客戶資產2592億元,同比增長30.91%。

自營業務修復對業績增長功不可沒

截至3月29日記者發稿,中信證券、國聯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國海證券等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年報。整體來看,在去年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得益於自營業務的增長,上市券商業績表現整體向好。

具體來看,2023年,方正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1.19億元,同比下降8.46%;實現歸母淨利潤21.52億元,同比增長0.21%,連續五年保持增長。國元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3.55億元,同比增長18.99%;實現歸母淨利潤18.68億元,同比增長7.75%。國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1.88億元,同比增長15.81%;實現歸母淨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31.18%。國聯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55億元,同比增長12.68%;實現歸母淨利潤6.71億元,同比下降12.51%。

在上述上市券商的主營業務中,自營業務的修復對其2023年業績增長功不可沒。例如,中信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218.46億元,同比增長23.87%;國元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爲11.77億元,實現扭虧爲盈;方正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7.05億元,同比增長53.54%;國海證券自營業務收入爲6.34億元,同比增長218.61%。國聯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2.43億元,同比增長7.31%。

財信證券分析師劉敏表示:“2023年,權益類市場低迷疊加階段性收緊IPO等影響下,券商經紀、投行、資管業務均承受一定壓力,業績增長主要是由自營業務低基數驅動,且業績高增長券商多數爲2022年基數較低的中小券商。”

對於自營業務增長的具體原因,各家券商也在年報中闡釋了自己的最新“打法”。中信證券股票自營業務堅持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着眼於降低組合波動及增強抵禦外部宏觀因素衝擊的能力,加大各類非方向性投資佈局,模式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多元業務框架基本搭建。方正證券延續“重配債輕配股”的配置策略,2023年繼續提升債券投資規模。國元證券在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資交易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自營固定收益積極向資本中介與客需業務發展、自營權益積極向非方向性業務轉型。國海證券持續打造固定收益投資業務優勢,同時權益投資業務實現穩步發展,自營投資業務結構不斷完善。

ESG融入公司治理和管理

ESG是關於環境、社會和治理如何協調發展的理念。通過2023年報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上市券商在ESG治理方面逐漸發力,系統推進ESG管理,深化ESG整合。

在2023年年報中,中信證券提到,公司將ESG因素逐步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基於全面風險管理架構,通過評估、計量、監控、應對和報告等環節,在公司及業務層面不斷強化對ESG相關風險的事前防範、事中和事後控制管理,以進一步提高公司在非財務風險控制上的有效性,促進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金融方面,中金公司在報告中表示,將持續發展主責主業優勢,以扶持實體經濟爲業務發展主線,聚焦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負責任投資等重點領域。公司統籌發展股權、債券、併購、基金、碳交易等多業務模式,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市場領先;2023年,公司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獲中國證監會無異議函,積極參與各地碳交易;通過多種融資服務和工具,助力中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困境,助推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完善責任投資機制,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業務流程。

海通證券表示,公司圍繞國家“雙碳”和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ESG風險管理、負責任投資等,將ESG理念全面融入發展戰略和日常經營。爲推進ESG管理系統化建設,公司搭建發展戰略與ESG管理委員會、ESG建設領導小組及ESG工作小組三層管理架構,實現公司ESG管理工作的規範、有效推進。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完善ESG管理工作機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ESG工作小組的責任部門及分工進行動態調整,提升ESG管理架構與實際工作開展的匹配性。

8月29日,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明晟(MSCI)公佈最新年度ESG評級結果,海通證券MSCI ESG評級維持A級。海通證券已連續兩年保持A級。

華泰證券在年報中披露,2023年8月,公司制定並對外披露《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及數據保護聲明》和《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檢舉及檢舉者保護相關制度》兩份治理文件,分別闡述了公司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工作要求,以及公司在檢舉控告、檢舉者保護等方面的舉措,旨在着力提升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更好地守護客戶的隱私安全及合法權益,同時進一步構建合規、誠信、廉潔的企業文化氛圍。

機構:券商板塊配置價值顯現

對於上市券商2023年報的業績展望,機構也普遍持看好態度。

國海證券認爲,券商板塊符合“進可攻退可守”的板塊定位,比較適合築底階段與反彈早週期佈局,市場多方也逐漸意識到板塊當前的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表示,今年以來,市場信心不足使得大金融板塊的估值承壓。1月22日國常會提出,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1月23日證監會強調,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目前估值和基金配置比例較低的銀行和券商有望受益。

東興證券認爲,市場流動性低迷、存量博弈、風險偏好下行等因素均拖累證券板塊表現,市場信心已成爲當前關鍵變量。而政策大力推出且快速鋪開的節奏如能持續,板塊出現趨勢性機會的可能性有望顯著增加,修復行情可期,建議重點關注,順勢而爲。

與此同時,該機構還認爲,券商板塊估值和機構配置仍位於歷史底部,尚未反映全年景氣度改善,降費靴子基本落地,對“含基量”高的券商影響有限,關注底部機會。看好低估值、景氣度相對佔優且貝塔彈性較大的標的、受益標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