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立人「发现喜剧周」落地成都的消息,早在年前雨珈就激情透露给我们,并豪言要牵线搭桥,亲自采访写稿。说到对单口和新喜剧的热爱,在我的信息茧房中,雨珈是第一人。偶尔去过载看演出,总能看到她、燕姐和Harry在第一排的头。没去的场次,会看到她又哭又笑的朋友圈。

雨珈记忆超群,能维妙维肖模仿很多喜剧人的老段子,基本上到了,演员在台上讲老梗,瞄到了她这样的资深观众,心里都会犯怵的地步:MD,早知道就不犯懒了。雨珈有一整部观演的编年史,哪年哪月在哪和谁看了哪个的演出,里面的段子讲了啥,自己笑得有多大声,哭得有多感触,谁没有进步,谁真是太好了,她都有一一记录。

好巧的是,这届喜剧周的关键词就是「记录」。记录我们空荡荡的人生,曾被单口/喜剧充盈为一个实体,即便是短暂的,瞬时的,那也是要刻录下来,成为继续生活的驱力。这样说来,没有谁,比雨珈更适合来观察、呈现与记录此次单立人「发现喜剧周·记录」。



特约撰稿人

何雨珈

自由译者,撰稿人。迄今为止翻译出版译作达40余部,如《鱼翅与花椒》《东京绮梦》等。曾获第四届“单向街文学奖年度译者”提名,获“2021年刀锋图书奖年度新锐译者”。

第I幕 石老板

发现喜剧周是个节日,除了场内进行的喜剧演出,场外也有各种装置:走过路过咔嚓一张的“拍乐个拍”大相机、一次体验八个爆款播客的“发现喜剧的声音”,互换开心盲盒的快乐交换扭蛋机、交错时空进行沟通的“陌声人电话亭”……还有,在几个剧场之间“流窜”的石老板。

“我打卡到石老板啦!”喜剧迷们会在微信群里“显摆”合影,把石老板也作为喜剧周的“景点”之一。甚至有人会故意在看演出的间隙于几个剧场之间游荡,只为“捉住石老板”。毕竟,有演出的演员,都会在演出结束后安排合影环节。没有演出的石老板,就只能靠偶遇啦。


·开心玩耍的石老板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多年没正式演出单口喜剧,他的“一线演艺生涯”,逐渐成为一个传说。他也在好多场合讲过,目前对舞台没有兴趣,次次引起老观众们一片唏嘘。

然而总还有人会坚持不懈地问,“石老板什么时候恢复演出?”问了这么些年,也没有失去希望,是因为但凡关注线下的喜剧观众,都会看到石老板和他那“国内首屈一指的单立人喜剧文化公司”,一直在用那相较之下略显孱弱,却永远坚持不懈的“肌肉”,把喜剧行业越来越沉重的杠铃,往高了举,往远了推。

一直支持线下单口演出,这个自不用说。单立人从2018年就试水新喜剧,拓展喜剧边界,旗下的“牙花子”新喜剧厂牌已经积累了很强的观众黏性。《谐星聊天会》《无聊斋》等播客,是众多播客听众的心灵“马杀鸡”。深度参与综艺节目、影视剧拍摄,再到自己的“新·新喜剧·剧”巡演,探索尽可能多的喜剧表达方法。还有今年“单立人Special”的上线,帮助喜剧演员把线下专场尽可能精良地制作成线上节目,为他们进行一个阶段性艺术生涯的总结……


·石老板和毛冬在播客《基本无害》的录制现场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2021年,石老板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单立人的价值观里有句话叫“不受控制的力量”,让天马行空的想法不断地冒出来,单立人负责去落地,去实现,让最有活力的创作者玩儿起来,不受任何控制地进行创造,开心就好。

这话听起来也太理想了。但他和单立人,的确正在一步步地把这理想变得实在。实实在在的理想之一,就是办到第三年的“发现喜剧周”。

前两年,这场喜剧盛会都在单立人的大本营北京举行,今年来到了成都。东郊记忆的童剧场与炉剧场,还有附近的成都国际剧院(以及演出《蒋公的面子》的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迎来了(也许是)有史以来笑声最大,欢乐最多的三个周末。

恰逢成都一年中气候最宜人,日头也相对灿烂的阳春三月。盆地春日的气温上升得着实快,每一阵大笑也形成一轮小太阳,让剧场里热火朝天,更把温暖传递到场外,观众们意犹未尽的笑脸,是被催开的一片花海,不输给沙河边的夭夭桃杏,灼灼海棠。

石老板就把自己“融化”在这一片火热中。他去了互动式实验话剧《罗曼蒂克偶尔到来》,是坐在观众席后排的一名普通观众,后来举手上台,演了《麦克白》里的一个片段。他在播客录制和《猜定离嘴》《喜脑大作战》等线下戏剧活动中“行踪不定”地出现,和这些年同样没怎么在舞台上露面的周奇墨(最近他又回到舞台了!)组成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石墨cp”,调侃别人,也接受调侃。


·石墨CP笑到模糊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非把我硬拗成个‘幕后黑手’的角色,我这不一直在台前吗,能参加的活动都参加,能玩儿的都玩儿。”石老板并不承认自己已经“隐身”了。他只是没有特别的表达欲望,没有需要用喜剧演出的形式“和大家聊的事情”。

他关心着其他演员的发展,单立人在做着一些“暗功夫”,为他们请表演老师,让他们去参演话剧,能顺利地走“单口——短剧——影视剧”的路径;他要和同事们一起参与好几个院线电影项目,让单立人也能“多栖发展”,把喜剧的触手伸向更广大的受众;他有很多还未实施的想法,要探索应用喜剧的更多形式……他已经办了三年发现喜剧周,还会一直办下去。

石老板听说这次和发现喜剧周“抢人”的一个娱乐项目,是成都人热爱的春游赏花,又冒出一个想法,“也许以后春天再来成都,我们就把喜剧演出搬到赏花的地方去,利用花来讲个故事?……总有路可以走的。”最后这句话,他指的也是应对目前市场环境的心态。

好的喜剧一定要抵达人群,联结情感。石老板希望这种对喜剧的发现,这种持续的快乐,能够成为一种“情绪”,成为一个“间隔周”。每年有那么几天,人们可以放下庸常生活中的烦人琐事,到一个充满“喜剧”的地方开心几天,用快乐的记忆来对抗生活的漫长。

发现喜剧周的现场,有随处可取的“喜极而报”,翻开之后会看到周奇墨、六兽、刘旸和石老板四位喜剧周发起人的话。石老板的那一段,堪称“一个妄想狂的自白”:


·石老板在本次发现喜剧周的“发起人的话”

这位“闻鱼大鳄”为了在白纸黑字中体现喜剧效果,甚至不惜虚构了一本精神类学刊。说不定,我们都被石老板“骗”了。大家把他当做打卡景点,也许由这么多人共同构筑的发现喜剧周,也是他每年必打卡的一个景点,或者说,为自己营造的一种情绪。他说他对舞台没兴趣,也许整个喜剧天地,就是他的舞台,更抽象,也更广阔。

第II幕 演出与比赛

发现喜剧周,在不连续的十天里,排了将近四十场演出。用石老板的话说,“把精挑细选的优质演出带给成都的观众,重点在演出,而不是某个演员。”

第一场,是3月8日《蒋公的面子》。这是一部成熟优质的话剧作品,此次来成都演出第501、502和503场,也标志着今年发现喜剧周的进步:纳入优秀的戏剧作品。


·《蒋公的面子》场场满座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同样在这期间演了三场的《罗曼蒂克偶尔到来》,也被归于此列。但与“蒋公”的久远与沉稳相比,更多了一种叫人兴奋的不确定性。这是诞生在2023年乌镇戏剧节的实验性戏剧,从《不可儿戏》《朱莉小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七个经典戏剧中选取与爱情有关的片段,邀请现场观众上台与专业戏剧演员共同表演。


·素人观众和专业演员共同寻找”偶尔到来的罗曼蒂克“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导演肖竞希望能借由这种形式,在剧场里发生一些思想和观念的碰撞。她承认有的时候,观众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是冲突”,但也许这样的冲突,通过观看和思考,能引导人往更深处去挖掘。她也总是出乎意料地看到观众打开自己,真诚地把人生经验体现在舞台上,“那个东西特别珍贵”。

主体演出当然还是单口喜剧。第一场单口喜剧类的演出是刘旸的《身心俱疲》,他已经多次来成都演出,看见有观众笑得跺脚,结束时听到他们自发地喊“刘旸牛掰”,觉得很高兴,“我的现场变成一个摇滚现场啦!”

观众们也在这种已经很熟悉的线下演出形式中,发现了“不太一样”的那些。比如喜欢写诗和讲故事的年轻演员梁彦增,带来了《鸽子的芳心》,是全程与观众互动的专场。每个观众的头上都好像飘着一个气球,谁与小梁互动,谁头上的气球就被“噗”地一声戳破,里面的独特气体和小梁发生无法复刻的化学反应,结果总是走向全场捶胸顿足的大笑。


·《鸽子的芳心》现场,观众在台上台下都很嗨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在成都一些多年的线下喜剧观众眼中,这次多种多样的演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即兴喜剧在成都的复兴”。几年前,成都曾一度出现过不少即兴喜剧的演出和培训;后来,这种极度依赖线下人群的形式陷入停滞。这次喜剧周,“浩事多摩”和“火锅即兴”两个国内顶尖即兴组合带来的演出,让老观众想起即兴,也让新观众发现即兴。


·火锅即兴演出现场,观众的参与创造意外,也构成惊喜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即兴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舞台上的每一段,每一刻,甚至每一秒,都不容多想,只能做最真实的反应。每一次演出都不可预测,都是全新的。擅长以观众的一个启发词,现场发展出一段三十分钟左右即兴长篇的喜剧组合“火锅即兴”,正是被这些特性吸引。

团队成员企鹅说,这样的特性,首先决定你要特别接纳自己的搭档,在台上要相互懂得,台下就必须相互了解和喜爱。团友皮盆则说,做即兴,让他放下了很多自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倾听者。他们和搭档小六带来的《三岔路口》,就是这样一个演出,三个人根据现场观众给出的启发词,默契地合作,倾听彼此,上演不同的故事走向,就像过了不同的人生。

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即兴让人接纳、包容,变成一个更快乐的人。“即兴可以融入生活中,变成一种疗愈,人人都可以来参与即兴。”

有演员进行疗愈,有演员传播欢笑,也有演员紧张不安。因为他们要参加“单立人原创喜剧大赛”。这是已经办到第六届的重要喜剧比赛,很多籍籍无名的演员以此为跳板,迈出喜剧生涯的下一步。这一届的比赛,只存在于线下,不直播,也不录播,要的就是参赛演员们拿出自己“最好的五分钟”。这注定了比赛现场会激烈而残酷。


·决赛现场:演出必须继续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然而对现场观众,这无疑是一场盛宴。半决赛结束时,作为评委的石老板说:“这种精彩的比赛,大家都不该坐着看,都应该站起来,让我们把喜剧比赛变成live house吧。”

到了决赛,结果好像既重要,又不那么重要了。曾经是参赛选手,如今成为评委享受“作壁上观”之乐的六兽,不由感慨,“他们太难了,最新的演员到决赛,成熟段子已经不够了,但是没人能臭不要脸到让你们听一样的内容,所以他们哪怕尬死拿不出那么成熟的段子来,也得维持体面。”

这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所有从悲剧内核中诞生出的喜剧演出,想起女王乐队那首“演出必须继续”(The Show Must Go On):

我的心正在破碎

我的妆容开始剥落

但我的笑容仍在

演出必须继续

必须进行

所以,观众哪怕觉得某个梗不那么巧妙,也不会吝惜掌声;演出必须继续,欢笑永远在场。

第III幕 观众

“你能小声点儿吗?”

发现喜剧周的最后一天,喜剧演员大老王和小罗的单口拼场演出《大惊小怪》现场。辛迪正随着很多观众一起,为刚出的一个梗欢笑鼓掌;旁边一个笑得很矜持的观众,突然凑过来说了这么一句。而她的同伴,竟然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就像她勇敢地制止了什么不文明行为。


·《大惊小怪》现场开心的观众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辛迪错愕不已。她自觉没有笑得太夸张,“巴巴掌”拍得也不算特别响。

“可是,这是一个应该欢笑的现场呀。”她弱弱地回。对方没有再理会她,但台上的大老王倒是无意中帮了她的腔,“这场子,有点儿冷啊。”辛迪一下子又笑出了声。

能痛快地笑出声,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应当算是一种奢侈了。也许正因为如此,发现喜剧周,以及平时的其他线下演出,才更应该成为一种“情绪”,愉悦的,兴奋的,放肆,纯粹的情绪,用来抵御或忘记其他那些让人不快的情绪:忧郁、焦虑……隐忍。

单口喜剧爱好者张倩,看线下演出已经多年。她的一年有自己的“喜剧历法”,标记着什么时候去哪里看各地的演出。发现喜剧周是这历法中最重要和盛大的节日。每一个剧场,就是张倩的“造梦空间”,她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梦境里,忘记外面的世界。

任何艺术作品,最终都需要表达者和接收者共同完成。喜剧之梦,也是由演员与观众共同造就的,缺一不可。在《鸽子的芳心》现场频繁参与互动的设计师茂哥,是入门级的线下喜剧观众,他觉得发现喜剧周就像是一场嘉年华,密集观演就像游乐场的项目,“巨开心。”

在某个时刻,他想到了电影《马戏之王》,这些演出以独立的单元分散在几个剧场,坊间传开,人群聚来。一些演员早就声名在外,一些则票房惨淡。不过,那些在台上最真诚刨开自己的,最后都能收获一片喝彩,台上台下都得到了名为“快乐”的现实解药。


·无论演出、游戏还是活动,结束时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茂哥的体验,和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外企职员小墩不谋而合。她是个经常因为太热心被误会为单立人员工的老观众,每年的发现喜剧周,能密集观看线下优秀的喜剧专场,都让她觉得无比幸福。所以不善于规划的她会一秒获得神奇动力,认真地查看演出安排,提前空出时间,计划抢票。在喜剧现场,她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收获快乐,也能见到那些素未谋面的各地同好,更能获得“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在纵情笑的短暂休憩”,再带着喜剧的“魔法能量”赐予的希望,继续投入生活和工作。

谁说喜剧只是生活的调剂呢?它明明就可以贯穿到日常当中,成为一种力量。

卡卡,自称“平平无奇的互联网运营女工”,快到而立之年的她,2021年看了第一场线下喜剧拼盘,后来发现自己总会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想起那些段子,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喜剧周还剩两天的时候,卡卡在喜剧群里发问,“如果周日只看一场,你们推荐哪个啊?”最终在群友们的热情推荐下,她买了四场演出的票。回忆整个喜剧周的体验,她感觉最大的意义是“发现”,发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演员,看到了风格各异的个人色彩。那四场演出,每一场都不一样,每一场都很值得。毕竟,任何快乐都是可贵的,她都没法割舍。

北京的热心观众萨摩耶,显然懂得这种可贵。她特地来到成都“拥抱快乐”,住了九天,还总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开票信息,演出动态,并把往年喜剧周的周边赠送给新朋友。喜剧迷们是懂得快乐和放松的。萨摩耶觉得这种氛围仿佛是一场电影,迎面走来的每一个人都会对她微笑,遇到任何困难到会有人帮助她。

她把演出间隙的剧场门口形容成“奥斯卡派对”的盛况,演员和观众三五成群地聊天,畅想未来的计划,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样子。她充分理解到大家经常挂在嘴边,出自著名美国喜剧演员杰夫·罗斯的那句话,“喜剧让人们相聚。”


·观众手捧“喜报”,呼朋引伴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四十多岁的大学教师饺子,也和萨摩耶有同感。她看到朋友圈资深喜剧迷的吆喝,赶上喜剧周的最后几天,一边惋惜演出时间有重合没法场场都去,一边买了五场演出的十张票,拉着二十多年的好朋友一同赶往现场。两人都感慨好久没有这样开怀大笑过了,就像和演员一起“对生活竖起一根中指”。

饺子还带着八岁的儿子咪仔去了武六七的亲子专场《玩er一个》,觉得温暖有爱。那个周六的下午,不好停车,母子俩迟到了十多分钟。偷偷摸进去的时候,被武六七发现。他立刻拿着抹布过去给两人大扫除,咪仔第一秒就笑出了声。饺子觉得舞台就像武六七自家的客厅,观众和他一起享受着流动的爱。“与其说这是一场表演,不如说是他生活的重现,也是幸福本来的模样。”

在此时的世界,能在真实的场景里,与一群人共享这些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受,是多么珍贵。这种珍贵,是喜剧现场让人上瘾的原因之一吧。很多时候,作为“社会人”的我们,都被要求文明和收敛。喜剧演出,剧场内外,大概是为数不多所有人都“被期待”尽情快乐的场合了。

所以,被叫“小声点儿”的那个当下,辛迪委屈极了,后面即使觉得大老王和小罗讲得很好笑,喝彩时也会顾及到旁边这两位。好在愈发精彩的段子,让她逐渐忘记了这段插曲,欢笑和掌声,再度不可抑制地生长壮大。也许她应该对那两个自始至终都克制着笑声的观众说:“其实,你们可以大声一点的。”


·不要克制自己,不要吝惜你的笑声和掌声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第IV幕 摆椅子的人

发现喜剧周的很多场演出结束时,剧场里会响起这样一首歌:

单立人,是站在台上,一人一麦讲述着自己故事的演员;也是那些满头大汗,默默为喜剧氛围贡献力量的幕后人员。他们的辛劳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剧场的每一处细节当中,随着演出开始,灯光亮起时隐去;又在演出结束,灯光熄灭时再度凸显。

“单立人Special”上线时,曾把辛苦的运营者们称作“摆椅子的人”,也说希望能一直做“为行业摆椅子的人”。发现喜剧周就像一把很多人共同构建的巨大椅子,整个公司的幕后人员们吭哧吭哧地把它从北京搬到成都,再有本地的志愿者与支持者们加入、摆好,让喜剧迷们在椅子上舒适地相聚、玩耍。

相比被聚光灯眷顾的演员们,他们不是容易被注意到的那一群,然而属于喜剧周的情绪,因为他们,才能完全构建起来。


·所有的物料,都由“摆椅子的人”亲手布置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北京的年轻姑娘琦琦,一直是单立人的忠实观众。在去年喜剧周就做了志愿者,这次也开开心心地从北京跟过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喜欢这样一次“狂欢”,把人们从天南海北聚过来,一同记录一段时间的快乐时光。能为构建这些痛快与开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自己“内心无比喜悦”,并在后面打上了很多的感叹号。

年龄35以上的银行职员黑子,是成都的资深喜剧迷,也在这次喜剧周第一时间报名了志愿者。童剧场门口总能看到他,忙着向路过的人们解释快乐慢寄与陌声人电话亭的玩法。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繁琐而劳累,黑子凭着对喜剧的一腔爱,唤醒了沉睡很久的“精力怪”属性,永远是热情殷切的样子。他深切地体察到喜剧周带来的情绪,感觉看喜剧的观众比其他人群要更快乐,对生活更有热情。

因为一直守在剧场,他也直观感受到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劳。喜剧演出最终的呈现效果和现场的观看体验,除了演员本身的作品文本和现场发挥之外,还受到方方面面无形因素的影响,比如灯光和视效,也有观众席秩序、入场检票的体验,每个环节的保障,共同构成了一场成功的演出。黑子觉得,喜剧演出的最后,应该像影视作品一样放出超长的幕后人员感谢名单,肯定他们的付出。


· 志愿者介绍和推荐发现喜剧周的演出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今年发现喜剧周的最后一场演出,是演员往事的单口专场《率性而活》。主持人宁家宇上台时,说工作人员们已经在翘首以盼赶紧结束,好放松放松。很多观众对这样的喜剧盛会恋恋不舍,但也为这群“摆椅子的人”高兴,她们(根据观察,似乎大多数是女生)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单立人儿”讲述了工作人员视角的演出:演员提前一小时到剧场,在此之前她们会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准备,知道这个场地会发生什么,座位如何排布,上下场在哪,每一道光线照在舞台什么位置,以及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需要做些什么。引场音乐响起和舞台灯亮之前可能是她们最紧张的时候,就像是运动员踩在起跑器上的瞬间。

她也回忆了从前的喜剧周。第一年是2022年,很多观众不能赶来北京。第二年,场地选在了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的一栋楼,小小的空间被喜剧装置和快乐的情绪填得满满当当。第三年,走出北京,来到了成都。对她来说,每一年都是全新的体验。

繁琐的工作当中,她和同伴们有争吵,但也“彼此相爱”。这群“单立人儿”有自己专属的喜剧情绪。他们只要好好“摆椅子”,不用遵守职场规则对任何人说任何话,哪怕对方是老板。

她说这次喜剧周规模大,强度高,对这个小团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但大家“摸爬滚打”地办下来了。累得筋疲力尽的她/他们只隔一天,又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了。“这就是我们,这就是单立人。”

《率性而活》演出进行的同时,成都的夜晚带来一场不小的春雨。观众们借着雨夜抒发失落怅惘的情绪,有人形容说这是“诸神同游之后的黄昏”。“摆椅子”的人们却要被迫面对现实:雨夜撤场实在是难上加难。


·雨夜,相聚的人们散去,也会再相聚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在一番折腾顺利撤场之后,“单立人儿”小黑,仍然选择用“感动 ”形容喜剧周带给她的感受。她看到每个物料展示出来,听到观众们谈论着喜剧周的一切;熟悉的面孔聚在新的地方,创作者们在舞台上发光,又在剧场外玩到一起;志愿者们尽心尽力地帮助观众也帮助单立人,直到最后一场演出结束。

一夜春雨之后,成都迎来难得的艳阳天,有志愿者特地给单立人们发了“日照雪山”的胜景,小黑回想这一切,仍然觉得感动与值得。

V:非为终章,永不落幕

那晚的雨叫很多人始料未及,有些人徘徊在剧场,也许是被天气绊住了脚,也许是根本不愿离去。有些人展开剧场外随处可取的“喜极而报”,罩在头上,冲进雨里。也有人从撤场人员那里得到一些演出的广告板,就这么一路顶着,回到了家。

喜剧在人们生活中的“避难所”作用,竟在现实中得到奇妙的映照。

石老板说,发现喜剧周就是要带给人们一种节日的仪式感,用一个过程把这个种子慢慢埋在心里,再发芽生长成一种常相伴随的情绪。临时当做雨伞的“喜报”与广告板,成了这种“伴随”的缩影。这场雨好像让石老板理想中的那种“情绪”,更快地生根发芽了。

带着喜剧给予的力量四散在雨中的人们,也总会因为喜剧再相聚。他们共同构成了这种情绪,这场宏大的演出。就像惠特曼把生命比作一场震撼人心的戏剧:

“那好戏永不落幕,你或可为之贡献一行诗句。”


·喜剧的情绪属于所有人,这好戏永不落幕 图源/单立人发现喜剧周

关于「发现喜剧周」,很能写的何雨珈还写了这些:

● ● ●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单立人喜剧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