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泉州晚報

“5G+專遞課堂” 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今年將升級爲“教育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開發非遺大師教育教學等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

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與德化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師生共上數學課《解方程例2例3》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公佈了百個“2023年中國基礎教育實踐創新典型案例”,我市的“5G+專遞課堂”項目獲此殊榮,成爲“減負提質與數字化戰略”主題下我省唯一入選的全國典型案例,充分展現泉州在基礎教育數字化改革推進方面的優秀成績。

自2022年以來,泉州市聚焦廣大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和期待,充分應用5G技術常態化開展同步課堂,讓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快捷、高效地“流向”鄉村地區,實現城鄉師生“零距離”,推動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探索出一條具有泉州特色的數字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的新路徑。

□融媒體記者 陳森森 通訊員 黃文聰 文/圖

打破地域限制

實現城鄉師生“零距離”

身處鄉村的孩子,在泉州市晉光小學專業的心理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畫圖、計分等方式直觀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而在此之前他們鮮有機會接受專業老師的心理指導。永春美嶺中學的同學們,以互動接入的方式全程觀看泉州五中名師英語授課,並可以隨時提出疑問……“5G+專遞課堂”,讓市區優質的教育資源“飛入尋常鄉村校”,有效彌補了鄉村的教育短板,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在泉州,“5G+專遞課堂”助力課堂打破地域限制,通過“雙師+多校學生”同一課堂模式,不僅實現主講教師與輔導教師實時互動和協作,感受和應對不同的課堂氛圍環境,鍛鍊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而且實現了城鄉學生有效的同步學習和互動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除了帶來課堂教學互通的革新,“5G+專遞課堂”也促進了教研體系互融、評價結果互鑑的提升,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後全流程的完整閉環。通過“5G+專遞課堂”城鄉結對,學校教師之間建立了共同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輔導學生的協同教研和管理機制,探索出協同教學、混合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有效推動市、縣兩級之間以及結對幫扶學校之間教研體系的融合提升。

同時,數字賦能的學校課堂,還能通過一體化平臺的AI系統,對學生考勤、師生行爲、課堂專注度、教師授課軌跡、課堂語音等多維度課堂數據進行記錄,對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交流、教師表現、學生表現等進行分析解決,提出改進建議,形成《課程數據分析報告》,爲教師課後分析反思提供重要參考。

匯聚優質資源

實現泉州地域全覆蓋

而今,“5G+專遞課堂”已在我市遍地“開花”,全市共有336所試點學校、851間專遞教室、1213個試點班級、1667名教師、5.83萬名學生參與其中,實現全市13個縣(市、區)“5G+專遞課堂”全覆蓋,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爲進一步推動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市建設了“泉州市在線教育一體化應用平臺”,對上與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有效聯通,對下形成覆蓋市縣校、互聯互通的數字教育資源雲服務體系,現已累計接入資源1500多萬份,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城鄉、學校間有效共享。

爲了讓師生“用得好、離不開”,我市投入優質師資、匯聚優質課程、提供優質服務。參與“5G+專遞課堂”的優質校優先選派各級名師或有五年以上教學經驗的優秀中青年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其中市級以上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共計817人。目前已有近2萬節的名校名師日常教學課在一體化平臺上開放,方便學生和老師進行溝通和改進。去年11月正式上線的“泉州五中名師課堂”,首期開放初中語、數、英和高中數、物、化等學科,分章節、分專題由泉州五中名師授課,學生可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學習,目前觀看量已達300萬餘次。

今年,“5G+專遞課堂”將升級爲“教育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推動全市中小學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探索“教師數字化能力畫像”,充分調動教研員、教學名師活力,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同時,結合泉州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歷史底蘊,開發非遺大師教育教學、非遺藝術展演展示、數字文博互動體驗等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全面提升學校美育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