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王敬 張智 深圳報道

細胞和基因治療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前沿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增殖、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起源細胞,被醫學界稱爲“萬用細胞”,被廣泛應用於疾病治療、器官移植、生物修復以及醫學美容等領域。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全球幹細胞產業的發展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隨着科學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不斷突破,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各國紛紛將幹細胞研究與應用列爲國家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全球幹細胞市場持續活躍。國際合作在推動幹細胞產業發展中扮演着科技創新和知識共享的橋樑角色。3月25日,專注於幹細胞和生物醫藥領域創新的賽爾集團與隸屬泰國吞武裏醫療集團(THG)的吞武裏挽倫曼醫院(THB)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賽爾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集團和泰國吞武裏醫療集團(THG)本次合作,旨在匯聚自身優勢,共同在幹細胞全產業鏈上深耕,形成閉環。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有上億級別的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千萬級別的阿爾茨海默病患以及血液腫瘤病患正等待着更積極有效的治療,未來隨着監管政策的明確以及相關藥品的獲批上市,我國幹細胞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到2024年,我國幹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不過,儘管幹細胞基礎研究不斷取得突破,但是真正轉化成臨牀研究並進行試驗的項目還是很少。倫理之爭、人才短缺、標準不健全等都是幹細胞研究與轉化需要突破的瓶頸。

國際合作推動幹細胞產業發展

近年來各國紛紛將幹細胞研究與應用列爲國家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全球幹細胞市場持續活躍。泰國政府也大力支持行業發展,泰國幹細胞在醫療旅遊領域也大放異彩,帶來不少財政收入。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際合作在推動幹細胞產業發展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幹細胞技術具有高度的全球性和前沿性,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共同推進。通過國際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交流、人才培養和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共贏。同時,國際合作還能夠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政策協調和標準統一,爲幹細胞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月25日當地時間下午十四時,賽爾集團董事長王泰華與泰國吞武裏醫院集團董事長Dr Jeremy Low於泰國swissotel酒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幹細胞相關臨牀研究的合作及幹細胞產業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賽爾集團於2012年在東莞松山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的廣東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生命科學研究和產業化的專業性公司。賽爾生物專注於幹細胞技術與免疫細胞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推廣服務,在抗衰老、再生醫學、細胞免疫防癌、幹細胞臨牀治療和幹細胞儲存、基因檢測等生物領域擁有世界領先技術。

泰吞武裏醫院集團(ThonburiBamrungmuang)成立於1976年,是泰國規模最大的醫療集團之一,該集團致力於提供醫療和醫院管理服務,目前在全球投資和管理的醫院達400餘家,其中泰國國內控股、參股的醫院共26家中17傢俱有JCI認證資格。

記者從賽爾集團方面瞭解到,該集團與THG集團的合作項目集中但不限於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的存儲及應用,還包含腫瘤免疫治療技術、高端體檢、亞健康中心、老年病服務中心等領域。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對雙方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對國際幹細胞行業發展以及再生醫學領域發展也將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賽爾集團與吞武裏醫療集團的戰略合作意向書簽訂,不僅是兩個機構的聯合,更是全球醫療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詹軍豪認爲,賽爾集團與THG集團的合作是幹細胞產業國際合作的一個重要範例,它將爲雙方帶來諸多益處,並有望爲全球幹細胞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面對幹細胞產業發展中的挑戰,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強合作與交流,推動幹細胞產業的健康發展。

該集團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下一步,雙方將建立生物聯合實驗室,賽爾集團負責技術支持和人才輸出及培訓,THG集團負責資金,場地及醫療支持,整合各自優勢,緊密合作。

“目前生物企業面臨一系列共同挑戰,如臨牀研究方法及療效評判標準尚不規範、產學研結合程度不夠、產業集中度較低、產業融資渠道單一,國際標準不統一等。”該負責人表示。

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法規環境各有差異。記者瞭解到,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全面的國際權威認證是該集團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

前述負責人稱,一方面,集團積極制定和完善幹細胞行業標準,助推國家和地區幹細胞產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加大全球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全球知名藥企,吸引其來投建幹細胞產業化重大項目及技術中心;通過舉辦各種產品交易會、學術交流會等,搭建中外合作溝通平臺,吸引國外研發機構落戶,進而引進投資和開拓國際市場,並適應各國政策。同時,賽爾集團還注重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關鍵技術突破,積極申請美國FDA認證、歐盟CGMP和CE認證、世界衛生組織認證及其他國際市場準入認證、開展生物產品國際多中心臨牀研究或申請國外註冊給予充分支持。此外,依託著名企業和知名專家團隊,打造幹細胞產業的孵化基地、創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形成產業集羣發展態勢。

臨牀轉化研究問題亟待解決

我國高度重視幹細胞技術的發展,幹細胞已被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近年來科技部幹細胞研究經費超20億元,且多項政策紅利爲我國幹細胞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當前幹細胞產業主要包括幹細胞治療服務業務、幹細胞存儲業務和幹細胞製藥業務。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關於幹細胞的臨牀研究已經達到了7359項,中國有662項,佔比9%,其中充質幹細胞研究204項,在國內的研究中佔比33.2%。從全國各地幹細胞臨牀研究備案機構數量來看,北京市以18個排名居首,廣東省、上海市分別以14個和12個位居第二位、第三位。

我國幹細胞醫療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6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85億元,複合增速達到32.59%,遠高於全球增速。目前,中國有上億級別的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千萬級別的阿爾茨海默病患以及血液腫瘤病患正等待着更積極有效的治療,未來隨着監管政策的明確以及相關藥品的獲批上市,我國幹細胞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到2024年,我國幹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據悉,目前賽爾集團的全球戰略佈局,已經在世界上美國、加拿大、瑞士、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設立了自己的科研基地,也在中國近30個城市設有自己的分支機構子公司,設立多家有政府批文的高標準的細胞儲存庫,細胞儲存數量超過十萬餘份。

談及規劃及願景,該負責人表示,賽爾集團的戰略規劃是打造以細胞技術爲核心的生物科技生態平臺,主要開展細胞技術的藥物研發、臨牀科研與轉化服務、成人細胞存儲業務、精準靶向細胞產品、新型細胞衍生物系列產品的研發業務等,建立亞洲最大的生物醫療服務平臺。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發展幹細胞新質生產力的提案。他建議“政產學研醫金”協同發力,推動我國幹細胞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法規,平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建議國家層面建立“風險分級、准入分類”管理制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產業政策體系與監管模式。支持幹細胞平臺建設,適應幹細胞產業發展新趨勢。

賽爾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雖然幹細胞基礎研究不斷取得突破,但是真正轉化成臨牀研究並進行試驗的項目還是很少。倫理之爭、人才短缺、標準不健全等都是幹細胞研究與轉化需要突破的瓶頸。

“轉化應用需要臨牀學科的大力支持,中國的基礎研究發展非常好,在世界上有趕超引領的趨勢,但臨牀轉化研究一直是一塊短板,很多幹細胞技術還不能惠及患者。臨牀轉化研究要以醫生爲主,研究人員爲輔,兩者要緊密合作,這樣才能使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轉化。”該負責人稱,“目前,掌握幹細胞知識的臨牀醫生不多,加上本身工作量就很大,沒有精力進行幹細胞臨牀研究,是導致現在幹細胞基礎研究和臨牀研究脫節,轉化成果較少的原因之一。”因此,其認爲,進一步推動幹細胞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的同時,需要加大幹細胞臨牀研究人才的培養以及對民衆幹細胞知識的宣傳普及。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