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清明假期將至。途家民宿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4月,平臺熱門城市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六成,平均入住時長2.4天,帶有“賞花”“踏青”等關鍵詞的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3倍。出遊熱帶動民宿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部分經營者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中消協發佈的2023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民宿經營者“漲價退單”“虛假地址”引發投訴的關注度位居第二。拆遷、倒閉、房子着火……爲了漲價,商家的退單理由五花八門,讓提前做好旅遊準備的遊客十分鬧心。

惡意退單風氣不可助長,規範經營纔是民宿經濟發展的長遠之道。受供需關係影響,假日期間民宿需求增加,商家希望把握旺季實現盈利也屬正常。但花式退單行爲不僅傷害商家的口碑和信譽,還會損害地區旅遊形象,擾亂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既然顧客按原定的價格下單,商家就應一諾千金,面對變化的行情,提價也應以既定協調一致爲前提,而不是採用惡意退單的手段。

平臺需加強對入駐民宿商家的監督,重視其信用管理。此前,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多家在線旅遊平臺也曾作出加強監管等承諾,但亂象頻出的狀況並未得到明顯改善。其實各大平臺都有對商家毀約的懲罰制度,但由於罰款金額和漲價帶來的利潤相比相差甚遠,一些民宿商家明知會被懲罰,還是要堅持毀單。對此,平臺可將信用積分納入評級體系,並將其作爲民宿經營的硬指標,對信用積分不合格的商家在評級時可進行一票否決,對信用積分扣除完的商家採取下架閉店整頓等措施,讓商家樹立規範化經營的意識。

在行業規範方面,去年,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正式實施,推動民宿行業走向標準化。但由於民宿經營具有房源分散化、經營主體多元化等特點,一些痛點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對此,相關部門應增強統籌協調,加強對民宿房源、房東等信息的監管審覈,更好從源頭上遏制惡意毀單行爲發生。同時,面對個別平臺出於抽成收益考量與商家合謀漲價的問題,監管部門也須從制度上對價格實施監管,要求平臺和民宿經營者都認真落實明碼標價和價格公示制度,禁止價格欺詐、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爲。

規範的民宿經營並不只是誠信爲本和價格合理,更意味着需要爲遊客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安全衛生的居住條件。不同於標準化的酒店經營模式,民宿多爲個體經營,且很多從業者都未經過專業化培訓。一到假日就只想着漲價獲利,服務質量卻不見得有明顯精進,長此以往,也難以留住客人。民宿商家要有長線經營意識,不做“一錘子買賣”,努力提高自身經營的專業化水平。

爲儘量避免權益受損,消費者在出行前應儘可能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的商家,下單前及時關注瞭解商家是否有負面信息或差評。若遇到惡意退單的情況,要及時保存證據,向平臺和有關部門進行投訴,主張賠償來彌補自身經濟損失,維護合法權益。

隨意毀約絕非民宿經營的好策略,只會壞了民宿的聲譽。誠信爲本,在服務品質上下功夫,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讓每位遊客都能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才能實現民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