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工人日報

靠一部手機拍鄉村情景劇“吸粉”800多萬,貴州畢節小夥戴繁不僅成了村裏的流量擔當,更是衆多返鄉拍“村劇”青年大軍中的典型。走紅後,他先後成立了傳媒公司和農業公司。

在各類短視頻平臺,靠拍“村劇”走紅的返鄉青年與鄉村“大V”,不在少數。短視頻熱開始降溫的當下,隨着政策扶持與平臺企業向農村市場的下沉,鄉村情景劇似又成新風口,促成了一波“流量再下鄉”。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其中農村網民規模達3.26億人。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10.67億人,佔網民整體的97.7%。

龐大的用戶量下,短視頻紅利期或遠未結束,特別是對於和城鎮比“網速”相對較慢的農村地區。

2021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統籌全國3000多家文化館資源,實施鄉村網紅培育計劃,發掘培育更多優秀鄉村網紅,助力鄉村振興和地方特色發展。

當鄉土社會遇到短視頻,當鄉愁與鄉情邂逅情景短劇,“村劇”井噴,或可爲鄉村地區再引一波流,爲鄉村振興再培養一批網紅“新勢力”。

儘管目前“村劇”存在低俗化、同質化甚至抄襲等亂象,但作爲一個新賽道,我們期待它在調動農村文化人才、盤活農村文化資源、吸引廣大年輕人返鄉創業等方面能有所作爲。同時,在政策與平臺正確引導之下,讓越來越多創作者拍出有內涵、有質感的作品,讓更多人看到農村、看到農民。讓農村、讓鄉土,被重新定義、被再次發現。讓平臺經濟爲鄉村振興帶來“新產能”,讓大流量澎湃鄉村文化正能量。

分享移動互聯網這一新公共基礎設施帶來的便與利,廣大農村地區不僅不能缺席,更要深度參與,且期待能同城鎮一樣“不掉線”“網速快”。

隨着越來越多用網、懂網的年輕人返鄉,成爲能使“新農具”、會幹“新農活”的一代“新農人”,我們看到了希望所在。

一批批“戴繁”返鄉,無論是拍“村劇”還是有其他創業計劃,我們都樂見其成,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在時間裏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