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祺出行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想要衝擊“中國網約車第一股”。

網約車,已經成爲大衆生活中並不可缺的一項。最早在2010年,易到汽車成立併成爲彼時的中國第一家網約車平臺。在這之後諸如滴滴、快的、Uber中國、曹操出行、高德、美團等紛紛入局。幾年時間裏,網約車的賽道上已經擠滿了廝殺的玩家。

到2024年,整個網約車市場運力飽和、供過於求,當需要網約車時留給乘客的選擇已經太多了,這也導致網約車賽道內的企業們過的苦不堪言。

之前,2022年國內的網約車第一股滴滴市值跌掉9成,最終宣佈退市。曾經的行業霸主到今天的唏噓退場無疑讓整個行業冷上加冷。

轉眼望去,整個網約車賽道內已經沒有撐門拄戶的上市企業存在。一眼望得的頭的網約車,亟需一個新故事的誕生。

而就在此前,衆多網約車企業們都在謀求IPO上市,像如祺出行就曾在2023年8月18日遞表,但結果以失敗告終。本次正是是如祺出行的二戰IPO。

這家背後凝聚騰訊、廣汽、小馬智行等知名企業的網約車能否成爲繼滴滴之後的新“網約車第一股”呢?

從大灣區走出的企業,背後站着騰訊、廣汽

如祺出行的名字可能大多數人沒有聽到過。但是如果在廣州地區打車,基本都是來自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

2018年3月,如祺出行正式問世。但彼時,滴滴已經從羣雄爭霸中脫穎而出,搶佔了中國網約車市場最大份額佔比。與滴滴正面競爭基本沒有勝算可能。

所以,如祺出行只能選擇了另闢蹊徑在重點區域內進行突破,而這一區域就是大灣區,覆蓋廣州、深圳、佛山、中山、東莞及珠海等主要城市。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底,如祺出行在大灣區的滲透率達到了45%,並且其93.9%的業務來自大灣區。同時,在全國市場上,如祺出行市場份額大約佔全國網約車總單量的1%,暫居排名全國第八,算是一份十分不錯的答卷。

而這一份答卷的背後也脫離不了其背後靠山的支持。

成立階段,騰訊與廣汽共同認繳出資100億人民幣促使如祺出行的問世。

再到2019年4月,騰訊繼續對其加註,參與瞭如祺出行的數億元天使輪投資。同時,根據企查查,如祺出行目前的首席執行官蔣華來自於廣汽,在廣汽集團領導服務貿易板塊多項創新業務的組建,同時帶領廣汽商貿有限公司發展成爲行業知名企業。在孵化如祺出行後,蔣華被集團委任到如祺出行,負責業務開拓。

根據此次上市的招股書,廣汽系和騰訊分別位列如祺出行的第一、二大股東。廣汽工業直接及通過廣汽及中隆間接於如祺出行已發行股本中擁有約35.21%的權益;騰訊持股爲18.41%。

可以說,如祺出行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其背後存在着騰訊和廣汽量大靠山作爲背景。有這樣的強大背景,其野心自然也不會小。

2022年4月,如祺出行完成A輪融資,小馬智行、文遠知行、SPARX、瑞盛亞洲、廣州產投集團、嶺南商旅集團、工控資本等知名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合計融資超10億元,投後估值爲30.1億元。

時隔僅一年後,2023年的8月,如祺出行6又完成8.42億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後如祺出行的投後估值達到53.6億元。成立至今僅4年時間裏,如祺出行的整體估值已經翻了5倍。

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騰訊、廣汽這些亮眼的巨頭投資者,在如祺出行的投資名單中還能看到小馬智行、文行知遠這樣的自動駕駛企業。

早在2020年時,如祺出行就先於其他網約車企業盯上了自動駕駛領域,成爲這片領域第一個喫螃蟹的網約車企業。

除了投資外,小馬智行、文行知遠、如祺出行三者之間還形成了很深的戰略合作關係。三家一起推動Robotaxi商業化運營,並於2022年10月,首次在廣州發佈Robotaxi服務。這一舉措也使得如祺出行成爲了全球第一家提供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的混合出行服務平臺,也是爲數不多致力於Robotaxi服務商業化落地的公司。

所以,招股書中如祺出行給自己的定位是“全球首個推出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同時,如果順利上市,如祺出行更希望得到的標籤是“出行科技第一股”。

汽車、互聯網、自動駕駛,三大戰略級股東加持如祺出行,如此看來,似乎如祺出行的IPO行動大有可爲。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三年累虧20億,如祺出行能否順利上市?

自2010年易到用車成立,網約車市場就開始逐漸活躍了起來。

易到、滴滴、快的、Uber中國等一批玩家出現,主打用互聯網思維加持網約車行業。

在到後來,神州專車、曹操出行、首汽約車、T3出行等平臺也相繼問世。而在他們的背後,也和如祺出行一樣均有汽車產業巨頭們的幫助。

神州專車背後是曾經的神州系;曹操出行則是背靠李書福的吉利集團;首汽約車脫胎於首汽集團;T3出行後面站着東風汽車、一汽、長安汽車三家央企和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

本賽道的競爭愈加激烈的同時,其他賽道也過來“插”了一腳。像美團、高德、抖音等平臺也相繼殺入網約車市場,直接從用戶端切走“蛋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作爲一家2019年成立的網約車公司,如祺出行想要突圍並不容易。

從現在來看,如祺出行的最大競爭對手仍是滴滴。而在去年,滴滴在全國網約車市場的份額佔比達到了75%。如祺出行所佔比的1%與滴滴相比無疑是相形見絀。

與其他平臺相比,如高德打車、曹操出行、美團打車等日均訂單量也均超過100萬單。而如祺出行目前日均訂單量僅約24萬單。這個狀態下,想要從其他企業碗裏搶喫的,如祺出行恐怕不太容易。

上文也提到,自動駕駛和Robotaxi商業化落地是如祺出行與其他網約車賽道競爭的核心力量。現任CEO蔣華也曾表示,“出行行業的拐點在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同時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如祺出行未來的增長點,重點在於Robotaxi。不止如此。如祺出行還在Robotaxi上有繼續加碼的意圖。招股書透露,本次IPO所募集的資金將有40%用於如祺出行的自動駕駛及Robotaxi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

自動駕駛及Robotaxi被如祺出行寄予厚望,同時也是如祺出行與其他網約車競爭實現彎道超車的底牌所在。但這張底牌同樣存在不小的難題。

從招股書來看,如祺出行的Robotaxi業務還處於投入期,遠未能實現商業化。目前,如祺出行每年有90%以上的收入來自網約車,而包括Robotaxi的其他業務收入只有百萬元。

而在自動駕駛端,近兩年資本市場對於自動駕駛的投資轉冷,自動駕駛明星公司紛紛裁員甚至破產倒閉。

2022年10月份,由福特、大衆聯手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 Argo AI 將被關閉並解散。這家一度融資36億美元,估值超500億的自動駕駛獨角獸轟然倒塌。無獨有偶,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圖森未來宣佈退市。這家2021年上市的卡車自動駕駛第一股走到了盡頭。領頭羊們的轟然倒塌讓自動駕駛賽道更加寒冷。在國內,汽車行業的一代大佬、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3的年報交流會上直言不諱的發表了自己對自動駕駛的質疑。另一邊,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官宣放棄自動駕駛的研究,團隊全部納入菜鳥集團。

雖然,有人說正在興起的人工智能將會拯救自動駕駛,但轉折點何時發生還仍是個未知數。也就是說,靠自動駕駛和Robotaxi業務或許無法支撐如祺出行的IPO大業。

另外,從上市企業最重要的盈利上來看。招股書顯示,如祺出行在2021到2023三年間一直保持着穩定的虧損狀態,每年虧損6-7億元左右,合計下來三年虧損超過20億。從毛利率上來看,2020年至2023年,毛利率分別爲-22.8%、-24.2%、-10.7%、-7.7%。

而且在《招股說明書》中如祺出行還表示,實現盈利的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公司管理成本和開支的能力。但由於公司對技術、人才、司機羣體、司機車隊擴張以及其他舉措的持續投資,未來依然可能出現虧損。

如此來看,如祺出行還需要開發出更多的彈藥。

網約車的故事難講

現在,人們口中最常見的網約車平臺只有幾個,比如滴滴、高德、美團。但是,那些大多數人念不出名字的網約車公司多的難以想象。

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337家“持牌”的網約車公司,它們都拿到了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他們遍佈全國各地,以微薄的力量對抗着行業老大滴滴。

但行業老大的處境一帆風順嗎?顯然不是。

從上市到退市,滴滴最初的估值超5800億人民幣一度跌了9成。滴滴彷彿做了一場黃粱一夢,夢醒之後,便是一地雞毛。

而滴滴的退市也讓其背後投資方損失慘重。阿里巴巴的軟銀集團曾多次投資滴滴,累計金額已超120億美金,佔股超20%,而滴滴退市時全部市值不足70億美金,曾因投資阿里而名聲大噪的孫正義在這一次的失誤中淨損失超百億美金。滴滴也成爲孫正義踩過的若干個坑其中之一。

行業老大尚且如此,賽道內其他企業呢?

近期,嘀嗒出行與如祺出行在同一時期再次向港交所遞表。據悉,這已經是該企業第五次闖蕩IPO之路了。前面四次無疑石沉大海,而嘀嗒出行的背後也不乏有衆多明星投資機構的加持,比如IDG資本、蔚來資本、元生資本等。經歷了四次上市闖關的失敗,第五次的闖關能否成功仍是個未知數。

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網約車都宣佈要劍指IPO的口號,可無一例外,沒有一家企業在近期上市成功。

T3出行是網約車大玩家中的第二梯隊,其背後有阿里巴巴、騰訊、東方等多方勢力的撐腰。2021年10月,T3出行完成77億元A輪融資,估值約240億元人民幣躋身獨角獸行列。2023年7月,T3出行完成10億元A+輪融資,並宣佈公司正在推動pre-IPO輪融資,計劃在融資完成後啓動IPO並實現港股及A股發行上市。但直至今日也沒有關於上市的最新消息傳出。

萬順叫車此前與SPAC公司宣佈簽訂業務合併協議,預計將於2023年第四季度或2024年初完成。這家曾最高估值達到43億美元的網約車企業,事到如今依然沒有按計劃中所說完成上市。

還有估值10億美元的陽光出行,之前也在2021年宣佈赴美上市的計劃,直至今日仍未完成IPO上市。

不難看出,在過去的三四年,網約車賽道一度出現走到過pre-ipo甚至更遠的企業,但無一例外都縮回了籌備上市的觸角。

在今天,這條網約車賽道上硝煙瀰漫,玩家們的廝殺愈演愈烈。網約車企業的上市之路成了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隨着滴滴退市以來,並沒有出現成功上市的網約車企業。

從市場環境來看,網約車市場運力飽和、供過於求的現狀無疑是網約車企業上市之路上最大的挑戰。在運力過剩的情況下,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像如祺出行的虧損並不是獨家。根據財報,滴滴、T3出行、、易到、嘀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以同樣謀求上市的嘀嗒出行爲例,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間,嘀嗒出行僅有一年實現盈利,歸母淨利潤合計虧損6.5億元。

同時,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2024年2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75億單,環比下降14.9%。這一數據無疑加劇了市場對網約車行業前景的擔憂。網約車行業已逐漸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份額的爭奪愈發激烈。

現如今,網約車的市場格局已基本形成,滴滴出行以絕對優勢佔據領先地位,而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萬順叫車等平臺則成爲市場中的有力競爭者。此外,還有百度地圖、高德打車、美團打車等聚合平臺以及數百家在市場中分庭抗禮。

像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這樣的企業,謀求上市的道路無疑會更加坎坷。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王濤,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