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連續兩年出現營收負增長,淨利潤也出現個位數增長,增速創2017年以來的新低。

文|每日財報張恆

2023年並不容易,中國經濟處於波浪式發展和曲折中前進,內嵌於基本面中的金融業,同頻共振,利潤端受到不斷走低的市場利率拉拽,淨息差持續下行;資產端則苦於企業受經濟下行環境拖累影響而導致資產不良壓力增加,飽受雙重“夾心”的壓力。

情感可以爲我們帶來靈感和動力,但在需要明確答案和依據的場合,理性和數字則表現得更爲直觀。

截至目前,國有六大行2023年的年報已經全部公佈完畢,傳統的“A+H”股六大上市國有銀行年報數據得以統計和比較,從中亦可管窺我國金融業的起伏與變化。

據《每日財報》彙總統計,2023年全年,六大行(工、建、農、中、郵儲、交)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53萬億元,同比下降4.34%;淨利潤共計1.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平均每天賺近38億元。

而這其中幾乎每年都會受到市場格外關切且擁有“宇宙行”稱謂的工商銀行,其業績走勢不僅牽動着整個投資市場的脈絡走向,更重要的也是對整個金融市場爲應對波譎雲詭的宏觀經濟、政策變化而所做出各種應對之策的真實映照。

剛剛結束的工商銀行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董事長廖林,就以“直面挑戰、破解難題”爲開篇,並表示:“挑戰年年都有,應對好了就是新機遇,解決好了就是新突破。”

正如廖林所闡述的那樣,在拆解工商銀行2023年成績單後,儘管“宇宙行”的行業地位目前依然穩固,但仍存不少隱憂,挑戰猶在。

增利不增收,何時重拾往日輝煌?

根據3月27日晚間工商銀行披露的2023年業績報告顯示,去年工商銀行實現營收8430.70億元,同比下降3.73%;歸母淨利潤3639.93億元,同比僅增長0.79%。

事實上,這已經是工商銀行連續兩年出現營收負增長的情況了,不僅如此,去年還不到一位數的淨利增速,已經創2017年以來的新低,增長乏力可見一斑。

雖然此前工商銀行的營收在2009年至2016年分別出現過0.1%和3.12%的下滑,但從來還沒有出現過連續兩年下跌的情況。

儘管2022年工商銀行的營收相較前一年有所下滑,下滑幅度達到7.11%,爲歷史下降幅度之最,具體營收爲8757億元。但值得欣慰的是,該行的歸母淨利潤在2022年實現了3.67%的增長,達到3586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爲營收下滑帶來了一定的緩衝。

而2023年工商銀行的營收再度下滑3.73%,連續兩年下跌,這一趨勢打破了工商銀行過去從未連續出現營收下滑的紀錄,也顯示出其當前的經營環境或內部管理可能面臨一些挑戰。

再來看盈利能力,將時間週期拉長,自2003年以來,不管營收增長還是下滑,工商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均保持正增長態勢,尤其是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其淨利潤連續五年保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長。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年來工商銀行盈利增長勢頭已明顯放緩,過去三年的淨利潤增幅分別爲10.27%、3.67%和0.79%,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這表明,與過去相比,工商銀行當前的盈利增長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具體拆分營收結構來看,2023年,工商銀行利息淨收入爲6550.13億元,同比下滑5.34%,佔營業收入的77.7%,相比2022年79%的營收佔比有明顯下滑。

對於利息淨收入下滑,該行年報稱,“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存款期限結構變動等因素影響,淨利息差和淨利息收益率(淨息差)分別爲1.41%和1.61%,比上年均下降31個基點。”

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193.57億元,同比減少約100億元,降幅達7.71%。年報給出的解釋是,受資本市場波動、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對公理財、資產託管等業務收入有所減少;擔保及承諾業務費率下降,收入有所減少。

可見,工商銀行兩大核心盈利的主要構成業務都出現了嚴重滑坡,而且均超過營收下降幅度,最終傳導至利潤端,使得其難以實現大幅盈利,增長乏力之勢也就顯現而出。

規模再邁新臺階,存款端激增推高支出成本

資產方面,截至2023年末,工商銀行總資產突破四十萬億大關,達到4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85%,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同比增長12.41%至26.09萬億元。其中,對公貸款增長16.8%至16.15萬億元;零售貸款爲8.65萬億元,同比增長5.1%。

值得一提的是,構成工商銀行總資產的另一大核心指標投資資產,去年總額就高達11.8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54%。

而對公貸款和投資資產的大幅增長,也顯示出工商銀行在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上做出很大貢獻。據悉,工商銀行在製造業、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普惠等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的重點業務貸款投放上增速較高,比如製造業貸款餘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27%;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54%;普惠貸款餘額突破2.2萬億元,同比增長44%。

當然,扶持實體經濟所需的大量資金來源於負債端的存款業務。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工商銀行總負債同比增長13.4%至40.92萬億元,客戶存款佔比達81.92%爲33.52萬億元,較2022年增長12.22%。

其中,對公活期存款下降了8.8%,但定期卻逆勢猛增34.1%至8.84萬億元;零售存款也同樣出現了這樣的趨勢,個人活期存款僅增長了1.5%,而定期存款卻激增22.5%至10.48萬億元。

明顯看到,去年工商銀行貸款規模雖然大幅增長,但存款定期化非常嚴重,也意味着其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成本。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該行個人存款平均付息率爲1.76%,同比下降7個基點。不過,公司存款平均付息率爲1.85%,同比大幅拉昇20個基點。綜合來看,2023年工商銀行存款平均成本不降反升。

與此同時,年報還顯示,2023年工商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和拆入款項利息支出和已發行債務證券和存款證利息支出分別上漲46.4%和58.4%,進一步推高該行利息支出成本規模。

不良率雖有所壓降,但分化明顯

衆所周知,除了關乎企業穩固發展的業績與資產規模外,衡量一家銀行資產質量是否正常的不良率指標,同樣極爲重要。

截至2023年末,工商銀行整體不良率爲1.36%,較上年下降0.02個百分點,這已經是工商銀行連續4年實現了不良率下降,四年不良率總計下降了約0.22個百分點。

對比其他五大行來看,工商銀行2023年的不良率並不具有優勢,僅僅低於建設銀行(1.37%),排名倒數第二,其中不良率最低的爲郵儲銀行,2023年不良率僅爲0.83%。

細分種類來看,2023年工商銀行的公司類不良貸款2927.4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11.3億元,不良貸款率1.81%,下降0.15個百分點;個人不良貸款607.57億元,增加112.02億元,不良貸款率0.7%,上升0.1個百分點。總體呈現公司類不良貸款率下降,個人不良貸款率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類貸款下,去年工商銀行的短期貸款不良率大幅下降了0.66個百分點,且不良貸款餘額也下降了76.4億元。但是其中長期貸款不良率卻原地踏步沒有壓降,反而不良貸款餘額一年內猛增了287.7億元。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跡象,要知道中長期貸款通常是企業的固定資產貸款,這方面出現不良餘額持續上升,意味着工商銀行需要面對貸款企業固定資產隨時出現壞賬的風險,自身也將面臨較大的信貸風險壓力。

細分行業來看,去年工商銀行不良率出現明顯上升的是信用卡和建築業,同時這兩個行業不良貸款餘額也隨之增長。

其中,信用卡透支不良貸款增長幅度較大,較2022年末增加51.79億元至169.01億元,不良率上升0.63個百分點至2.45%。而受國內整個房地產處於下行週期影響,去年工商銀行的建築業不良貸款飆升,同比增長高達87.38%至140.78億元,不良率較2022年末的2.09%增加了1.16個百分點,爲3.25%。

備受關注的房地產方面,去年工商銀行加大了對風險房企和項目的處置出清力度,確保資產質量穩定可控。截至去年末,其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爲5.37%,較年初壓降了0.77個百分點。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區域不良率下,2023年工商銀行國內各地區不良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壓降,但境外貸款不良率卻出現了明顯上升,2022年之時才僅爲0.78%,而到了2023年則大幅上漲至2.14%。

總的來看,憑藉着超高一級資本、利潤、資產規模而穩居“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銀行,目前其地位無可撼動,但當前也面臨着增利不增收的尷尬局面,而且受經濟低迷影響,其貸款端也有潛在隱患,還遠沒有進入到貸款質量拐點新階段。因此,工商銀行仍需在解決當前一系列問題上苦下功夫,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