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鋼鐵生產企業面臨着較爲明顯的結構化供需矛盾,鋼價大幅下行、虧損壓力加大、廠庫累積難降,雲南、廣東、山東等多地鋼協在3月內相繼發佈了停產控產信息。

也就在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持續鞏固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統計局會同有關方面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調控工作,堅持以節能降碳爲重點,區分情況、有保有壓、分類指導、扶優汰劣,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發改委進一步指出,爲配合做好產能產量調控工作,相關部門將聯合開展全國鋼鐵冶煉企業裝備基礎信息摸底工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祕書長、冶金工業標準信息研究院院長張龍強表示,今年的粗鋼產量調控措施仍具有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再單純要求粗鋼產量同比下降,重心轉移至產量“調控”;並首次提出扶優汰劣,以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壓減到調控

鋼鐵行業粗鋼產量調控工作開始於2021年,是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在抑制進口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2021年4月,工信部首次針對粗鋼產量壓減工作進行部署,主要原則是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後企業的粗鋼產量,避免“一刀切”,確保實現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2022年4月,國家發改委表示,2022年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確保實現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突出壓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粗鋼產量。

2023年,官方並未公開相關信息。但據媒體報道,2023年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定調爲平控,即在2022年10.18億噸基礎上不增不減。

張龍強表示,三年來,鋼鐵行業通過細化調控原則,合理把握調控節奏,有效促進了鋼鐵市場平穩順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仍是當前持續鞏固提升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的有效措施,有利於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需全行業繼續貫徹執行。

張龍強分析,今年粗鋼產量調控原則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粗鋼產量壓減調整爲粗鋼產量調控,不再單純要求粗鋼產量同比下降,重心轉移至產量“調控”。堅持以節能降碳爲重點,將與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工作緊密結合,通過產量調控加快推進企業改造升級步伐。

“今年首次提出扶優汰劣,表明粗鋼產量調控將支持和培育優質企業,逐步淘汰相關政策執行不到位、效率低下和競爭力不足企業,以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首次提出粗鋼產量調控與冶煉裝備摸底工作相結合,表明隨着未來鋼鐵行業冶煉裝備進一步釐清,粗鋼產量調控措施將更加精準。”張龍強說。

供過於求、利潤下行

2024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產業結構深度調整以及環保減排壓力持續增大的複雜局面凸顯。春節過後,國內鋼鐵市場需求恢復速度並未如市場預期般強勁反彈,導致庫存持續積壓,鋼材市場承壓明顯。鋼廠庫存及流通環節的社會庫存雙雙攀升,市場呈現出供過於求的局面,鋼價因此大幅下跌。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粗鋼產量1.68億噸,同比增長1.6%;摺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爲1.53億噸,同比下降1.3%,鋼材市場供給明顯強於需求。鋼材價格指數顯示,3月鋼材品種整體下跌,其中鐵礦石、焦炭、廢鋼鐵、螺紋鋼等品種降幅顯著。

3月底,中鋼協發出倡議,合理調控生產節奏,儘快降低企業庫存。中鋼協稱,近期市場下行的主要動因源於需求不足,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基礎設施建設強度放緩,導致下游需求啓動緩慢。在鋼鐵供給強於需求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供需動態均衡的關鍵是充分發揮鋼鐵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作用。鋼鐵企業要主動作爲,遵循“以滿足用戶需求爲目的、以供需平衡爲原則”的自律生產方式,降低生產強度。

中鋼協表示,近期鋼材市場波動明顯,存在追漲殺跌現象,放大波動幅度,不利於鋼材市場平穩運行。鋼鐵企業要理性看待市場波動,保持戰略定力,反對低價傾銷,抵制惡性競爭,共同營造公平、穩定的市場環境;提升風險防範意識,管控好銷售渠道,嚴防低價拋售擾亂市場行爲,避免市場踩踏,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4月初,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召集寶武集團、鞍鋼集團等十多家頭部鋼鐵企業以及廈門國貿、浙江中大等頭部鋼貿商召開工作座談會,瞭解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分析原因,聽取建議,以便後續制定相關政策。

業內分析,工信部原料工業司召集頭部鋼廠商討解決鋼鐵行業困境,加之此次國家五部門將進行全國粗鋼產量調控工作,鋼材限產信號增強。在市場層面,調控粗鋼產量旨在平抑供需矛盾,避免因產能過剩而導致的價格劇烈波動,維護市場秩序,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此外,通過調控產量,國家也意圖引導鋼鐵企業關注產品結構優化,從低端同質化競爭轉向高端差異化競爭,提高附加值高的特種鋼和優質鋼材的比重,以滿足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對高端材料的迫切需求。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對第一財經分析,在鋼鐵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方面將更加精細化,“區分情況、有保有壓、分類指導、扶優汰劣”這十六字就基本概括了對鋼鐵結構優化調整的執行手段,品種結構化調整將成爲鋼企的主要“手段”,將呈現“建材減板材增”以及“普材減特鋼增”的特徵。

葛昕認爲,隨着多重行業政策陸續展開,國內鋼鐵企業也將從“規模效益”轉向“企業收益”,從“全品盈利”轉向“品種盈利”。但短期來看,由於主要原料價格的跌幅要大於鋼價的跌幅,鋼企的階段性品種盈利情況有所改善,市場的“逐利”效應正在顯現,這將增強鋼廠產能釋放的意願,或使得鋼市供需矛盾再次出現“反覆”。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