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續壓降高成本存款!多地中小銀行下調定存利率、大額存單高收益優勢不再 業內預計今年或將迎來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

財聯社4月11日訊(記者 史思同)近期,銀行業壓降高成本存款再次成爲各界關注焦點。

隨着二季度到來,多地農商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密集跟進補降定期存款產品利率,下調幅度最高達45個基點;與此同時,不少銀行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同期限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漸收窄甚至倒掛,部分銀行中長期限大額存單及特色定存長期處於無額度狀態。

多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銀行體系定期存款負債佔比仍明顯高於常年水平,銀行下調定存利率、壓縮調整大額存單,旨在降低高額定期存款負債成本,以緩解淨息差收窄壓力。而在貸款利率顯著下行、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下,銀行經營壓力加大,今年行業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存款利率下調,同時銀行將主動調整結構,持續壓降高定價存款佔比。

定期存款利率進一步調降

4月以來,河南、山西、陝西、雲南、貴州、廣東等地多家中小銀行密集公告宣佈下調定期存款利率。整體而言,此輪調整的存款產品涉及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以及五年期等不同期限,利率下調幅度也從5個基點至45個基點不等。

具體來看,在此輪調整中,不同的銀行調降策略及幅度均有所不同。其中有如新縣農商行般,將三個月到五年期的所有定存產品利率全線進行了下調。據公告,該行將三個月定存利率由1.60%調降至1.40%,六個月利率由1.80%調降至1.65%,一年期利率由2.10%調降至1.80%,兩年期利率由2.40%調降至2.00%,三年期利率由2.65%調降至2.35%,五年期利率由2.55%調降至2.40,下調幅度在15-40個基點間%。

也有如孟州農商行、修武農商行般,僅對部分定存產品的利率進行了調降。兩家銀行均將三個月定存利率由1.60%調至1.40%,六個月利率由1.80%調至1.65%,一年期利率由2.25%調降至1.80%,兩年期利率由2.35%調降至2.00%,下調幅度在15-45個基點間。同時,三年期及五年期利率均保持不變,分別爲2.35%、2.40%。

此外,還有鶴壁農商行、淇縣農信社等銀行機構在此次調整中取消了不同存款金額區間的利率浮動,均調整爲固定的最低利率。如在調整之前,鶴壁農商行一年期定存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利率爲1.80%,1萬-5萬元爲2.05%,5萬-10萬元爲2.10%,10萬元以上2.15%,而調整之後,不論金額,一年期定存利率均爲1.80%。

在業內看來,近期中小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利率,屬於去年第三輪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的“補降”。實際上,自2024年初起就不斷有中小銀行宣佈下調存款利率。尤其是在2月份LPR調降後,湖北、吉林、廣西等多地中小銀行密集發佈公告,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下調,均被視作2023年末國有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調降存款掛牌利率後的跟進調整。

大額存單高收益優勢難以爲繼

實際上,利率下調的不僅僅是普通存款產品的利率,部分特殊存款產品的高利率優勢也在不斷被削弱。

“現在存款利率都在降,大額存單更是降得很厲害。前幾年3年期大額存單還能到4%以上,現在3%的都難找。”一位銀行從業人員感慨道,隨着存款利率一輪又一輪的調降,過去以“低風險高收益”而備受追捧的大額存單也呼聲漸弱,高收益光環已不復從前。

財聯社記者梳理多家銀行存款產品發現,目前市場上同期限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漸收窄,不少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已與定期存款持平,甚至部分銀行還出現了利率“倒掛”。

具體來看,國有大行方面,目前中、農、工、建等大行20萬元起存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均爲2.35%,同時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均爲2.35%,二者利率持平。

股份行方面,如招商銀行在售的20萬元起存的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爲2.15%,同時1000元起存的2年期特色定存利率也爲2.15%。民生銀行APP顯示,該行20萬元起存的3年期大額存單產品有兩款:2023年第12期的利率爲2.6%,2024年第1期利率爲2.55%。相比之下,該行1萬元起存的3年期特色存款“安心存”的利率則爲2.6%,甚至高出最新一期大額存單利率5個基點。

與此同時,不少銀行也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利率較高的中長期限大額存單甚至定期存款產品也都長期處於無額度狀態。如中國銀行APP中,從1個月到2年期的大額存單均可正常購買,但點擊3年期大額存單卻顯示“額度不足”;招商銀行APP中也僅有3年以下的大額存單和特色定存產品,而3年期、5年期的大額存單和特色定存均已難覓蹤跡。

“我們上次發放3年期大額存單已經是在2023年8月份了,那時候的利率還是2.9%。”招商銀行客服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該行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額度有限,後續將會根據整體資產負債情況制定產品發行計劃。

銀行持續加強存款負債成本管控

業內普遍認爲,銀行不斷下調定存、大額存單利率,壓縮額度,調整產品結構,目的是控制負債端的高額存款成本,以緩解淨息差收窄壓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隨着存款定期化趨勢愈加明顯,且長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產品定價偏高,銀行的負債成本仍保持相對剛性,同時貸款利率卻顯著下行,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同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指出,目前看,銀行體系定期存款負債佔比仍明顯高於常年水平,銀行仍需通過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破解負債成本上升、淨息差收窄壓力等問題。

“在商業銀行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未來存款利率調降仍有可能發生。”據普益標準分析,經歷了疫情衝擊疊加實體經濟仍處在復甦進程,居民對儲蓄的意願增強,爲獲得更高收益,定期存款受歡迎的趨勢明顯。而對銀行來說,雖然定期存款穩定性較強,可爲銀行提供中長期資金來源,有利於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但存款定期化的趨勢延續會使得利息支出有所增加,不利於緩解息差收窄困境,進而對銀行盈利產生不利影響。

實際上,在近期銀行年報季期間,不少銀行明確提出將加強對存款成本的管控。其中,中國銀行副行長張毅在業績會上直言,今年該行對高成本存款業務的壓降力度會非常大。對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等產品制定了合理的增長目標,會適當控制此方面業務的佔比。

展望後續,明明認爲,今年銀行業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存款利率下調,同時將主動調整結構,壓降高定價存款佔比。此外,銀行還需在負債端拓寬融資來源,藉助業務創新協同,持續挖掘新儲戶;或者藉助市場化方式,通過發行一些特定項目金融債,以較低的成本補充負債端資金。資產端繼續深耕挖掘優質信貸資產,同時發展中間業務等,擴大收入來源,從而分散貸款利率下滑對資產收益的影響。

周茂華表示,銀行業可根據存款市場及自身經營情況,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爲存款產品合理定價等,積極維護正常市場競爭秩序,避免高息攬儲,持續管控負債成本,進一步保持淨息差相對穩定。同時,通過數字化技術引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與風險能力,降本增效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