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雅】據路透社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當地時間10日發佈的採訪報道中表示,印度和中國應“抓緊解決”兩國曠日持久的邊界問題。路透社稱,莫迪在中印雙邊問題上的語氣明顯軟化。

報道稱,莫迪在接受美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說,“我認爲,我們需要抓緊解決邊境上曠日持久的局勢,以便我們可以把雙邊互動中的不正常現象拋諸身後。”


印度總理納莫迪接受《新聞週刊》編輯採訪 圖自《新聞週刊》報道配圖

“對印度來說,與中國的關係很重要,且意義重大。”莫迪說,印中兩個鄰國間穩定與和平的關係對整個地區和世界都很重要。

另據《今日印度》報道,莫迪還表示,“我希望並相信,通過外交和軍事層面積極和建設性的雙邊接觸,我們將能夠恢復和維持我們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4年3月27日,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洪亮同印度外交部東亞司聯祕戴國瀾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WMCC)第29次會議,兩國外交、國防、移民等部門代表參加。

雙方積極評價中印邊境局勢管控取得的進展,就下階段工作思路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同意聚焦邊境現地有關問題,早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推動邊境局勢轉入常態化管控階段;同意繼續保持外交軍事渠道溝通,完善談判磋商機制,儘早舉行新一輪軍長級會談;同意嚴格遵守雙方達成的協議協定和有關共識精神,避免現地局勢反覆,繼續鞏固前期脫離接觸成果,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延伸閱讀:

印軍奔襲2000公里解救貨船 印媒:向中國展示誰是老大

近日印度海空軍獲得了一次難得的露臉機會——在印度洋深處成功解救了一艘被索馬里海盜劫持的貨船。但問題在於,印度媒體在慶祝這次行動“完美成功”時,還扯上了中國。印度《歐亞時報》18日宣稱,此舉是“向中國展示誰是印度洋的老大”。





印媒報道印度海空軍行動時扯上了中國

首先,應該承認印軍這次行動還是相當成功的,頗有好萊塢電影的架勢。據美聯社報道,這艘懸掛馬耳他國旗的貨船“魯恩”號於去年12月14日在距索馬里大約240公里的水域被索馬里海盜劫持,這也是2017年以來索馬里海盜首次劫持貨船得手。此後該船一度在索馬里海域停留,近日在向公海轉移的過程中,被印度海軍盯上了。

印度海軍先是出動“加爾各答”號驅逐艦和“蘇德巴拉”號巡邏艦跟蹤監視,索馬里海盜慌不擇路,向“加爾各答”號驅逐艦開火射擊,甚至還擊落了1架從“加爾各答”號驅逐艦上放飛、用於對貨輪實施偵察監視的小型無人機。



印軍派出一架美製C-17大型運輸機搭載數艘橡皮突擊艇

敵對行動升級後,印軍決定加強對“魯恩”號貨輪的監視力度,派出一架P-8I反潛巡邏機和一架無人偵察機加入了持續跟蹤和監視行動。最關鍵的解救行動也在準備中——印度空軍出動了1架美製C-17大型運輸機,搭載着數艘橡皮突擊艇和精銳的印度海軍陸戰隊突擊隊。





印度海軍陸戰隊突擊隊隊員協同空降

3月15日,C-17運輸機從印度本土出發,橫跨1400海里(約2600公里)抵達“魯恩”號貨輪附近後,實施了精準空投,首先將兩艘橡皮艇利用先進空投系統,空投到被劫持貨輪前方海域,印度海軍陸戰隊突擊隊隊員隨後協同空降,在海面完成“人艇結合”,駕駛橡皮艇迅速撲向“魯恩”號。面對印軍的海空突襲,海盜毫無準備,最終束手就擒,這次解救被劫持貨輪的行動取得了圓滿成功——35名海盜全部投降,17名船員安然無恙。



解救被劫持貨輪行動取得成功,35名海盜全部投降

印度媒體自然是一片歡慶,鼓吹此次行動表現印軍在三軍聯合行動方面的凝聚力日益增強,行動力日益精進。但在局外人看來,印軍行動顯然過於刻意了——要對付只有AK步槍的索馬里海盜,需要動用包括P-8I和C-17在內的各種先進武器嗎?何況各國護航艦艇通常都會隨艦配備特戰部隊,考慮到“加爾各答”號驅逐艦在印度洋巡邏已經有相當長時間,印軍特種部隊完全有機會先抵達該艦,再以此就近展開解救行動。結果該部隊卻非要從印度本土飛越超過2000公里,在被劫持貨船眼前實施高難度的低空空降,再費事地登上橡皮艇展開解救行動,怎麼看都覺得是多此一舉。

《歐亞時報》的評論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答案——報道稱,印軍此次行動向中國展示了“誰纔是印度洋上的老大”。報道還援引菲律賓海上安全專家的話稱:“印度海軍在應對海上突發安全事件時,展現出了海空一體化能力,擊敗了那些‘只會發佈華而不實、帶有宣傳色彩視頻的人’”。誰是所謂“只會發佈宣傳視頻的人”?顯然,印軍這次大張旗鼓地海空行動,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向中國展示力量。

然而諷刺的是,儘管印度海軍此次在反海盜行動中的戰術表現相當出彩,但各國護航艦隊與海盜之間的鬥法,在亞丁灣海域已上演了十多年。例如中國海軍自2008年12月開始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部署護航編隊,至2023年12月,中國海軍累計完成1600餘批、7200餘艘中外船舶的護航任務,爲確保印度洋國際航道的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正如那句古話所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