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坤

一邊壓降資金成本,一邊又得保證存款——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正在當下的銀行業上演。

日前,一則“招商銀行停發3年期以上大額存單”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上海證券報記者4月11日瞭解到,招行並未停發3年期以上大額存單,只是暫時沒有額度。但細究來看,是因爲存款尤其是零售存款的快速定期化抬高了資金成本,已讓銀行“喫不消”,急切想要壓降負債端成本。

這種兩難現狀,使得商業銀行眼下的負債端管理陷入“左右爲難”境地。面對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負債成本高企、存貸利差收窄的局面,部分大型銀行主動降低包括大額存單在內的高息負債產品發行規模,而部分區域性銀行則選擇發行大額存單,逆勢攬儲。

長期限大額存單告急

“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只是暫時沒有額度,並非不再發行或停發。”招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該行目前對大額存單產品開展限額供應,2年期、1年期仍有額度在售,均爲20萬元起存,存款利率分別爲2.15%、2%。

這實則爲銀行緩解負債端壓力所採取的一種調控措施。這兩年來,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抬高了銀行負債端成本,在降息環境下,拖累了淨息差。

以招行來看,其負債端資金成本高企,就是受到存款定期化影響。招行披露的2023年年報顯示,該行零售活期存款規模同比減少7.75%,而零售定期存款規模則增長48.58%。

融360研究員劉銀平向記者表示,大型銀行控制長期大額存單額度,一方面是因爲在利率下行趨勢下,擔心息差壓力加大,銀行不願爲長期存款支付更高成本,需要壓降高成本存款,優化負債結構;另一方面,貸款投放難度較大,銀行吸收長期存款的積極性也不高。

此種情況下,壓降資金成本是行業的共識。近期,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倡議文件,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禁止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高息攬儲。“由於大型銀行利率上浮幅度較小,通過系統操作進行手工補息等較爲常見,這抬高了銀行的存款成本。”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不過,大額存單額度緊張,並不等於停發,更不能由此推斷出銀行大額存單將逐漸消失。業內人士認爲,目前銀行負債成本高,大額存單額度緊張已是這兩年來的常態。銀行壓降成本較高的中長期定期存款或存單也不是無限度的,會根據流動性狀況、資產負債結構進行動態調整。

區域性銀行逆勢發售長期限大額存單

在大型銀行主動降低大額存單發行規模的同時,山西、貴州、山東、安徽等多地的區域性銀行正在積極發行大額存單,逆勢攬儲。

4月10日,山西聞喜農村商業銀行推出利率爲2.95%的3年期大額存單,認購時間爲4月2日至4月12日。3月底,無錫商銀行發售大額存單,1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別爲2.2%、3.0%和2.9%;山東汶上農商銀行也發行了週年慶專屬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3%,20萬元起存。

融360數據顯示,3月發行的大額存單中,農村金融機構利率普遍上調,大型銀行利率均下調。目前城商行1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均領先,分別爲2.118%、2.946%;農商行2年期、5年期平均利率最高,分別爲2.459%、3.638%。

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在市場利率下行環境下,今年大型銀行攬儲壓力相對不大,但區域性銀行攬儲壓力很大。同時,由於區域性銀行的業務類型較爲單一,主要是簡單的存貸業務,大行採取下沉策略後,區域性銀行負債成本走高,但資產收益率下降,嚴重壓縮利潤空間。

“左右爲難”之際,區域性銀行選擇了發行大額存單。“城農商行存款來源相對有限,所以願意提供更高的利息。”經濟學者盤和林告訴記者,不過利率過高會存在高息攬儲嫌疑,所以都通過大額存單的方式來長時間鎖定存款流動性。

負債管理“左右爲難” 銀行積極求解

面對負債端困局,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區域性銀行,都在積極求解。這不僅考驗銀行的經營智慧,更關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在遵循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基礎上,銀行如何提升負債管理水平?“銀行的經營邏輯是在‘量、價、質’上取得綜合平衡,實質上是在風險、收益、流動性三個方面做好平衡。”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日前表示,該行將通過客羣經營實現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和合理定價,同時管控好風險,實現長期穩健的價值創造。

盤和林建議,大型銀行應該壓實內部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按部就班不出錯;區域性銀行要積極探索金融創新業務和金融科技路子,比如拓寬線上資金獲取渠道,來增強獲客能力。“合併重組也是區域性銀行增強規模優勢的重要手段,規模越大,資金成本越低。”

受訪人士提醒,區域性銀行在面對攬儲壓力時,還應注重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避免過度依賴高成本負債。區域性銀行可以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客戶關係管理、開發特色產品等方式來吸引和保留客戶。同時,該類銀行也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監管政策,靈活調整負債策略,確保負債的穩定性和合理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