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許多人都有這麼一種情況:明明知道睡眠很重要,但卻總是有意無意地熬夜。

比如:

給自己排了太多的學習和工作量,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一兩點;

總覺得過去的一天什麼都沒幹,寧願在網上閒逛,也不願意上牀。亦即所謂「報復性熬夜」;

看劇、打遊戲、刷短視頻,明明知道該睡覺了,但手卻總是停不下來;

又或許,乾脆什麼事情都沒有,但就是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不願意關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對信息的輸入……

有趣的是,這些人總是在反反覆覆的熬夜和晚睡之後,又開始懊惱和後悔,覺得這樣做對身體不好,又想把作息調整過來。

但他們永遠不會真正正視「睡覺」這件事,在他們心中,睡覺的優先級始終排得很低。彷彿只有百無聊賴了,或者真的困到不行,才願意去睡覺。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經歷,那麼我想嚴肅地告訴你:睡覺很重要,請把它提升到高優先級的位置。缺乏睡眠,對身體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那麼,晚睡和熬夜之後,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彌補對身體的傷害呢?

一個簡單直接的回答是:沒有。

不過,你也不用過於擔心,我會在這篇文章裏,跟你詳細探討。

01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人爲什麼需要睡眠?睡眠究竟對我們有什麼作用?

一個最簡單的回答是:當我們醒着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能量。這個消耗能量的過程,實際上是身體不斷分解 ATP,將儲存在其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

ATP 的最終分解產物是腺苷。隨着 ATP 的分解,腺苷會逐漸累積。當它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的活動,讓我們產生睏意。

我們睡眠的過程,其實就是將腺苷消耗掉的過程。因此,如果你好好地睡了一覺,醒來時會覺得神清氣爽,那就是大腦中的腺苷都被消耗掉的緣故。

同樣,咖啡之所以能夠提神,原理也在於此。咖啡因的結構跟腺苷相似,能夠跟神經元中的腺苷受體結合,從而阻止真正的腺苷跟神經元結合,被大腦「感知」到。換句話說,咖啡因實際上是通過欺騙大腦,來實現消除睏意的效果。

那麼, 一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出現了:如果能夠減少腺苷,或者讓腺苷沒有辦法跟神經元結合,是不是可以減少我們的睡眠時間呢?

還真有這樣的研究。2020 年,一項來自中科院的研究發現:當干預小鼠某個腦區專門負責腺苷釋放的神經元之後,小鼠變得更清醒了。它們的清醒時間增加了大約20%,並且在白天幾乎完全不犯困。

這個研究看起來很令人振奮,不過,距離它可以用在人身上,可能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並且,睡眠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擔任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人力對其進行干預和調控,未必是一件好事。

02

那麼,睡眠究竟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缺乏睡眠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第一個作用是關於記憶。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在大腦裏面其實是不牢固的。它們需要一個加工的過程,才能更好地被大腦鞏固和內化。這個過程發生在哪裏呢?就是睡眠。

睡覺的時候,大腦會通過兩個機制來鞏固我們過去一天的記憶。第一個是回放,也就是在腦海裏「循環播放」我們這一天經歷的事情,從而鞏固我們對重點場景和信息的記憶;第二個是修剪,也就是通過修剪掉無用的、冗餘的神經元連接,將資源用在更重要的連接上,優化大腦的儲存模式。

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缺乏睡眠帶來的後果是不可逆的。因爲你這一天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如果不通過睡眠將它整理和鞏固好,它就很容易丟失掉,再也無法被我們回想起來。

同樣,如果你失去了一次修剪神經元連接的機會,那麼大腦就會堆積更多的無用連接。這些無用連接不但會佔據我們的思考,也會搶佔創建新連接的資源,使得建立新連接的效率降低。

所以,如果你長期熬夜,或是睡眠質量差,那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記憶力慢慢變差。這種記憶力差不但體現在記不住過去的事情上,甚至也會影響對新發生事情的記憶。

03

第二個作用,是清除大腦裏面無用的代謝廢物。

我們每天醒着的時候,大腦每時每刻都在工作。這個過程會積累大量的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對大腦的影響可能不會立刻表現出來,但當它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比如,這其中有一類代謝廢物,叫做β-澱粉樣蛋白。當它在神經元中富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一個「斑塊」,使得神經系統的血管硬化、彈性變差,誘導神經元凋亡。簡單來說,就是在神經網絡中製造出一個「阻塞」,讓信號無法通過。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爲:這很可能是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的元兇。在許多罹患阿爾茲海默病的病人腦中,發現了大量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這正是使得他們思維和認知能力發生不可逆的退行性病變的原因。

(目前對阿爾茲海默病的成因有多種看法,這只是其中一種,未必是核心原因。但即使它不是核心原因,也在這個病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β-澱粉樣蛋白的斑塊,一旦形成就很難處理,所以我們只能在它尚未形成的時候,儘量將代謝廢物清除掉,避免它們富集起來。

如何清除代謝廢物呢?答案同樣是:通過睡眠。

研究發現:當我們處於深度睡眠狀態下,大腦中的血液含量會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腦脊液。它會大量流入大腦,將代謝廢物帶走,讓大腦維持在一個更穩定的狀態。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我們的深度睡眠階段,大腦的神經膠質細胞大小會縮小60%,這爲腦脊液清理代謝廢物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因此,這個階段大腦的排污工作效率,大約是是白天的10-20倍。

因此,如果你長期缺乏良好的睡眠,這些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清除,從而累積起來,結果會相當可怕。它們會降低你的思維和認知能力,提高患上阿爾茲海默病的幾率。

04

綜上所述,其實不難看出:睡眠的本質是什麼?是一種動態平衡。它通過修剪白天形成的無用連接,整理白天創造的記憶,清除白天產生的廢物,從而使得我們的身體能夠維持在一個穩定的、良好的狀態。

如果你缺乏睡眠,其實就是在打破這種動態平衡,讓我們身體的穩態系統向着不穩定的狀態傾斜。久而久之,會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問題,影響記憶力,情緒,認知能力,對壓力的反應,焦慮和恐懼,等等。

那麼,什麼樣才叫做「缺乏睡眠」呢?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長是不一樣的,大約在7-9個小時之間。一般來說,都比較建議睡足5個睡眠週期,也就是7.5小時(每個週期持續大約1.5小時)。這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睡眠時間也不宜過長。長期超過9小時的話,同樣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提高死亡率。

有些天賦異稟的人,可能需要的睡眠時間很短,比如5-6小時,就能滿足動態平衡的需要,也不會在白天犯困,因此可能會有「根本不用睡那麼久」的感受。但這種是極其少見的。這種屬於基因變異所造成的情況,非常非常罕見,不能作爲我們日常參照的案例。

除了睡眠時間,睡眠的質量也很重要。整體來說,我將其總結爲三個標準:

1)睡得好:睡眠過程中不受外界干擾,不會反覆多次醒來,能夠較穩定地經歷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動期;

2)睡得夠:睡眠長度要足夠,每天的睡眠控制在7-9小時之間,以7.5小時較爲妥當;

3)睡得穩:每天保持同樣的入睡和起牀時間,儘量不要打亂節奏。

如果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那基本就是健康的睡眠。

當然,最直觀的判斷標準,還是你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白天總是精神十足,精力旺盛,從不犯困,那麼你的睡眠很可能就是正常的;反之,也許就需要調整和修復了。

05

下一步,該給大家喫顆定心丸了。

儘管前面講了不少缺乏睡眠的危害,但相關的研究其實也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如果不是長期缺乏睡眠或作息紊亂的話,其實不用太擔心。因爲人是有強大的自我糾正和修復作用的。如果你只是偶然有幾天缺覺,那麼身體會讓你在後面幾天把它補回來,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

所以,沒有必要爲自己偶然的失眠或睡不好而擔憂,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你越擔心,就越容易睡不好。因爲我們在睡眠過程中,其實是有好幾個接近清醒的臨界點的。一旦你睡前擔心失眠,就相當於給大腦發送了一個監測的任務,那麼當抵達這幾個臨界點時,大腦就會被驚醒,然後忠實地發送反饋:「壞了,失眠了」 —— 從而反過來加重你的失眠。

因此,更好的做法,是在睡眠保持放鬆、愉快的心情。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讀一些舒緩的文字,減少對大腦的刺激,讓大腦從工作崗位上撤下來,去休息。

再次強調:如果你只是偶然有幾天沒睡好,那麼不用擔心,身體可以去調整和修復它。你要做的,是讓自己放鬆下來,不要老是想着「我會不會失眠」「會不會影響健康」—— 你越是這樣做,越是會更睡不好。

我們要警惕的是什麼呢?

比如:連續好幾個月以上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

連續一段時間(好幾周),每天都感到疲憊、睏倦、沒有精神;

連續一段時間裏,每天晚上總是會醒來好幾次,醒來之後要很久才能再次入睡……

如果有以上的情況,可能就需要去就醫,或是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了。你可能已經有一點點神經負荷過載,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放鬆。

06

最後,簡單聊一聊:有什麼方式,可以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也讓我們更放鬆地享受睡眠。

1. 瞭解自己的睡眠類型

很多人把「睡得晚」理解爲熬夜,但這其實是不對的。不同的人適合的入睡和起牀時間,其實是不一樣的。

具體來說,睡眠學家們發現,在人羣中,大體上存在着三種不同的睡眠時相偏好:

1)晨型人,又稱「雲雀」,傾向於早睡早起,約佔人羣比例的25%;

2)夜型人,又稱「貓頭鷹」,傾向於晚睡晚起,約佔人羣比例的26%;

3)正常人,又稱「蜂鳥」,介於兩者之間,約佔人羣比例的49%。

一個晨型人,可能的睡眠偏好也許是22點入睡、5點起牀;而一個夜型人,可能會習慣於凌晨1點入睡、8點起牀。前者一定比後者更健康嗎?不一定。這只是因爲他們的基因差異而已。

有趣的是,一些研究表明:晨型人的性格特徵,往往伴隨着較高的自律、自信、責任感,擅長聚合思維;而夜型人的性格特徵,則往往傾向於開放、聰慧、敏捷,擅長髮散思維。

如果你也經常看到這樣的雞湯,諸如「我每天都是5點起牀,開始自律的一天」,接下來跟着一連串的計劃安排,千萬不要對自己感到沮喪 ——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並不意味着哪一種更好,只是單純地不適合你罷了。

所以,第一步,可能是去發現自己屬於哪一種。然後再找到適合你的作息時間。

不過,鑑於我們這個社會,整體上是比較鼓勵早起的。如果你習慣晚睡晚起,很可能會造成「社交時差」,或者容易在早上被吵醒,影響睡眠質量。因此,還是建議儘量將睡眠的時鐘往前撥,找到一個舒適的、能夠適應社會的時間。

2. 管理好睡眠環境和習慣

失眠的本質,是「過度喚醒」,也就是大腦過度的緊張和興奮。因此,想讓自己更好地入睡,擁有更高質量的睡眠,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放鬆」。

下面這些方式或許可以幫到你:

睡前4小時內不要運動,避免茶和咖啡的攝入,儘量少喝水;

睡前2-3小時,可以寫今天的日記,整理今天的收穫、想法和成果,讓自己感到「這一天是有收穫的」,從而放下心來;

可以考慮一下明天的安排,把要做的事情寫下來,列出清單,清空大腦的負擔,同時,給明天一個小小的期待,讓自己可以帶着期待入睡。

睡前1小時內,不要玩手機和看電腦,也別想工作的事情,而是做一些舒緩的事情,比如讀文學作品,聽音樂,或者看看大部頭的教材;

試試漸進式肌肉放鬆:從腳開始,儘可能緊繃,保持10秒,然後放鬆,像這樣依次緊繃-放鬆每一個肌肉羣;

把燈光調暗,採用昏暗、冷色調的光線,入睡前關掉所有燈源,拉好窗簾,保持臥室的黑暗。

這可以幫你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和儀式,讓你更容易入睡。

3. 保持良好的心態

如果你在此之前,都覺得睡覺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甚至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的話,那麼請一定要調整過來。

要建立這麼一種心態:把睡眠作爲一天裏面最優先的事項之一去管理。

什麼意思呢?在我們安排時間的時候,一定要留足充足的睡眠時間,除非真的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否則不要讓任何事情去佔用自己的睡眠時間。

同樣,如果你因爲休閒、娛樂、消遣,而讓自己熬夜時,也不妨告訴自己:你現在立刻去睡覺,所帶來的休息和療愈效果,比前者要高許多倍。所能夠提升的未來的精力和效率,更是前者所無法比擬的。

要知道:你每刻意浪費一分鐘的睡眠時間,都是在透支自己。

當然,與此同時,也要避免因爲偶然失眠而導致的「破罐破摔」心理,避免過度的擔憂和焦慮。比如:

睡不好了,完了,我又要遭受失眠的痛苦了;

今晚又失眠了,會不會影響我明天、後天的狀態?

我就是睡不好覺,這大概就是命吧,我沒法控制……

如果你失眠了,試試下面這些想法:

我之前睡得挺好,今天只是一個波動,不要受到影響,我能夠克服它。

偶爾的失眠不會影響狀態,我可以好好安排我的工作,要事先做,儘量不受影響。

許多人都會受到失眠的困擾,但只要我運用這些技巧,我一定可以改善它,因爲它們已經被很多人驗證有效了。

願每位朋友,每天都能睡一個好覺。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