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率團在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參觀

新能源,本就是一把開啓人類美好未來的鑰匙。

在應對能源危機、氣候挑戰、貧困與不平衡等等這些事關人類未來共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以光伏、鋰電、新能源車爲代表的新能源“新三樣”,正前所未有地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

然而,最近在美國和歐洲,對於國新能源產業、產能,卻出現了一些雜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德國總理朔爾茨開啓他任期內的第二次中國之行。

4月14日,他參觀了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4月15日,他還將訪問上海。

在整整40年前的1984年,中德兩國正是在上海,用一輛桑塔納開啓合作序幕。上海大衆作爲首家中外合資汽車工廠,成爲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力量,也成爲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成就的最佳見證之一。

從內燃機到氫燃料電池,從化石能源到清潔能源,合作永遠大於競爭。

40年後的今天,德國正成爲歐洲乃至全球能源轉型的主力軍。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佔歐盟市場份額25%,在德國的市佔率位列第二。另外,2023年德國新增光伏裝機翻倍,達到14.28GW,也是國光伏製造企業歐洲最重要的市場。

近年來,全球化進程遭遇前所未有挑戰,貿易衝突、科技衝突、地緣衝突頻發,問題多多。但趕碳號仍然堅信,如果放眼更長遠的未來,歷史車輪終歸滾滾向前,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

01

重慶,爲何成爲德國總理第一站?

4月12日,奧拉夫·肖爾茨從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機場啓程,開啓其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二次訪華。

朔爾茨的中國第一站,選在了重慶,背後有深意。

重慶與德國的淵源頗深。早在2004年,重慶就與德國的杜塞爾多夫締結爲國際友好城市。前者是中國擁有3000萬人口的直轄市,後者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地區——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首府,也是德國廣告,服裝,展覽業和通訊業的重要城市,歐洲物流中心之一——麥德龍、EON能源、蒂森克虜伯、漢高化工等全球巨頭的總部。

杜塞爾多夫的中資機構非常多。目前,有600中國公司將歐洲總設在杜塞爾其中名的就是華爲。

重慶,也是我國第一列中歐班列的誕生地——這一頭是重慶的團結村站,另外一頭,就是德國的杜伊斯堡站。

雙向合作共建,衝破山海阻隔,一條國際物流大通道,讓中國重慶與世界“牽手”。2011年3月19日,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渝新歐”通車,從重慶團結村站始發,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杜伊斯堡站,全程約11000公里,運行時間約15天。至去年三季度,重慶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4萬列,運輸貨值5000億元

另外,重慶正在打造一座中德合作的對歐開放新門戶——德國城。德國城定位爲德國產業在華重要經貿交流平臺。

德國近年來在重慶的投資發展勢頭良好。

全球領先的出行及材料科技公司——國大陸集團2017年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研發中心,2021年又成立中國軟件與系統研發中心,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軟件研發。

今年1月,世界領先的軌道和商用車制動、空調、門等子系統製造商——德國克諾爾集團的工廠在重慶銅梁區投產。

今年2月,機械製造裝備領域的世界龍頭——德國利勃海爾集團齒輪加工機牀及自動化系統總裝生產基地,正式落戶重慶永川區。

02

上海與重慶的氫能雙城記

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率團在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參觀

氫能,是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

4月14日下午,德國總理朔爾茨和代表團訪華第一站,來到重慶。據媒體報道,朔爾茨一行參觀了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氫能力重慶”)。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3月,博世氫動力重慶由博世中國與慶鈴汽車合資成立,註冊資本金8億元人民幣,現有員工224人。慶鈴汽車集團爲重慶市屬國有企業。

博世氫動力重慶這家公司看起來規模並不大,卻成了德國總理訪華的第一站,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

2023年11月,博世氫動力重慶新工廠投入使用;圖片來源: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微信公衆號

據媒體公開報道,博世氫動力重慶新工廠2023年11月纔剛剛落成。

作爲博世佈局電氣化戰略的重要基地,該工廠於2021年開工建設,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集氫動力產品研發測試、生產製造、銷售管理爲一體,配備博世最大的甲類燃料電池(總成)研發中心。

此前,博世氫動力重慶就在西彭工業園區建立了臨時廠房,向市場推出76千瓦、134千瓦、190千瓦等多款氫動力產品,全面覆蓋城市出行、物流、中重型長途運輸等商用車典型場景。另外,300千瓦的氫動力模塊也開始搭載客戶的車輛投入實驗。據統計,搭載博世氫動力模塊的車輛運營里程已累計超過360萬公里。

趕碳號發現,博世氫動力重慶並不是一個孤立的項目,而是重慶氫能戰略的排頭兵,也是重慶打造”西部氫谷“的兩家核心企業中的一家。

氫能被視爲人類的終極能源。重慶也在努力把握能源變革趨勢,“氫”裝上陣,佈局新賽道。

2023年12月20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區長李順在重慶市政府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區將投資200億元人民幣,打造集氫能科技園、氫能產業園、氫能產業示範應用基地“三位一體”的“西部氫谷”。

“西部氫谷”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九龍坡片區,佈局3平方公里承載空間,主攻燃料電池發動機、配套零部件及動力總成、商用車應用三大技術領域,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整體躍升。

目前,“西部氫谷”示範項目就由博世氫動力重慶、重慶國鴻氫能兩大龍頭企業牽頭實施,推動建設國家級氫能商用車生產基地、國家級燃料電池系統研發製造基地、國家級氫能產業示範應用基地。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重慶是中國西南的工業中心城市之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具備多個國家級的物流中心,這爲氫能源商用車的運營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同時,重慶也具有豐厚的氫氣資源優質優價的氫氣是氫能源商用車實現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各地招商引資已經卷到天際,但有時,其實也可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博世氫動力落戶重慶的背後,見證着上海與重慶兩座直轄市之間在招商引資上的一段佳話。持有博世氫動力重慶60%股權的德方股東,正是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部就在上海。

上海,既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領先者與搖籃,目前也正在全力打造氫能產業集羣。上海進博會,爲博世氫能落戶重慶創造了契機。

4月1日,在“進博會走進重慶”新聞發佈會上,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楚斌介紹,重慶六年來通過懇談會,共促成簽約投資類合作協議102個,累計協議投資額超1400億元。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項目就是其中代表性項目,並被評選爲進博會投資促進典型案例。

03

德國的綠氫雄心:40GW,40億歐元

朔爾茨在COP27大會上

擺脫路徑依賴,自我革命,對於一個人、一個組織,大到對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但惟如此,纔有未來。

以沙特爲代表的中東國家,正在全力擁抱光伏與綠氫,以擺脫對於石油經濟的路徑依賴。

德國的路徑依賴,是包括汽車、化工等等在內的高端製造業。能否成功擁抱綠氫,將會影響這些產業的未來。所以,朔爾茨並非只是對於氫能充滿一腔熱情與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他真正看到了能源轉型背後的巨大危機與潛在的機會。

2022年11月,朔爾茨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上發表講話,宣佈爲政府的全球氫融資工具提供額外的資金,以促進全球氫能市場的發展。

朔爾茨在演講中表示:“綠氫,並不是遙遠的未來幻想。爲了加快這一進程,德國已經聯合了最富有的工業國家,“在我們現任(德國)七國集團主席國期間,我們商定了一項氫能行動協議,以加速低碳和可再生氫及衍生物的市場發展”。

德國的鋼鐵製造商和化學工業,如世界領先的巴斯夫、蒂森克虜伯,其重要原料是氫氣。這些企業如果想到實現脫碳,綠氫至關重要。

朔爾茨在這次大會上提出德國的氫能目標:“我們正在調整國內綠氫生產計劃,到2030年電解槽產能從5GW增至10GW。即使如此,這也僅能滿足預期需求的三分之一,大多數需要將來自國外。

2022 年8月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參觀德國赫希斯特工業園氫能項目

2023年11月,在柏林舉行的G20非洲契約峯會上,德國總理朔爾茨宣佈,德國聯邦政府將在2030年之前爲非洲-歐盟綠色能源倡議提供40億歐元,旨在建設綠氫的生產能力。

根據2022年11月的文件,非洲-歐盟綠色能源倡議是更廣泛的歐盟全球網管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爲非洲大陸至少50GW的可再生電力提供資金,並支持 40GW的電解水制氫的產能。

該計劃預計將從公共機構和私人投資者那裏獲得150億歐元的資金,其中34億歐元將來自歐盟資助。

此前,德國已經計劃首次開展價值爲9億歐元的綠氫進口項目招標,將在今年上半年向生產商授予爲期十年的採購協議。

衆所周知,氫氣的運輸,比製造還要困難。非洲建立電解水制氫產能之後,怎樣將這些綠氫運到德國呢?

德國的行動並沒有只停留在支持制氫方面。

2023年11月,圍繞輸氫計劃,朔爾茨和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簽署戰略合作行動協議,旨在建立一條連接意大利、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等氫能需求中心的輸氫管道,從而建立更大的歐洲氫氣網絡。

根據規劃,該管道連接德國和突尼斯,全長3,300公里,其中一部分利用現有輸氣管道進行改造,劃在2030年之前建成,並完成1000萬噸綠氫的傳輸。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