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說,“善啓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勿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作爲員工,他成長了至少20年纔來到你的公司,如果一下子就被你改變了,豈不意味着他過去的20年白過了?既然不能改變一個人,就需要嚴把入口關,在招聘的時候,根據“員工畫像”去精準招聘。招聘完成之後,如何讓員工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和價值,這就取決於公司的制度和文化。

如何讓員工發揮出最大潛力和價值呢,關鍵是要尋找員工成長和公司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站在公司管理者的角度,對員工,要能夠站在員工的立場上去看待其需求,深度思考其在公司的發展和成長前景;對公司,要以公司目標作爲第一齣發點,去尋找員工和公司能做最大結合的地方。

01 既要“金剛怒目”,也要“菩薩低眉”

員工的需求和公司的目標並不總是統一的,所以管理者不能只做討好員工的老好人,也不能只站在公司立場上,不考慮員工的需求,而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時而“金剛怒目”,時而“菩薩低眉”。

“金剛怒目”是管理者要能夠按照原則去管理,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如果以爲放鬆要求就是對員工好,那可能會讓員工一時間說好,但從長遠來看,會怨恨你,因爲你並沒有幫助他提升對高標準、高品質工作的認知,而只是爲了一時的“和諧”放低了要求而已。如果因爲管理者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他只是短時間內感到不適,但從長遠來看,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成長,也會因此而理解管理者,甚至感激管理者。

美團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有過一句經典表述:“有擔當的管理者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下屬從愚昧之巔,推下絕望之谷。至於能否爬上開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金剛怒目”也不是說就要發脾氣,在公司裏大呼小叫,甚至雷霆震怒,恰恰相反,我主張“公開表揚,私下批評”。

有些人可能想,公開批評能讓團隊員工舉一反三,這絕對錯了,除了能搞壞整個團隊的情緒和心態,公開批評不會帶來任何有利的價值。人性就是,不論學歷高低,收入多少,都好面子。如果公開批評指向某位員工,容易會讓這名員工在團隊內部“邊緣化”。如果沒有指向某位員工,則大多數人都認爲是在批評自己。相反,“私下批評”,既尊重了個體的公共聲譽,又不會給團隊帶來負面情緒。

“菩薩低眉”則是要管理者能把員工放在心上,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如果管理者能毫無保留地幫助員工,把他們放在心上,員工一定能感知得到。管理者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工作狀況,還要關注他們的生活、興趣,甚至他們的家庭。

有很多聲音認爲,公私應該分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沒人想在職場上交朋友。但人之常情是,沒有人會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對他好也不是爲了交朋友,而是通過更爲多維的連接,增進彼此的瞭解和信任。我相信,如果一個管理者能記住他的員工是哪裏出生的,在哪裏長大的,去哪裏上的學,生日是什麼時候,興趣愛好是什麼,家裏養的是貓還是狗……絕對不會給兩人的關係帶來障礙,卻能產生更多的交流話題。

02 公司規模再小,也應該做好相對明確的分工

小微企業在培養人的時候,要謹防一個誤區,就是不做分工,讓員工什麼都去做。這樣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員工很可能什麼都知道一點,但什麼也不精。即使公司規模再小,也應該做好相對明確的分工,讓員工有利於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小微企業是大部分人第一份工作的落腳點,如果不能培養專業能力,以後的職業道路也會缺乏堅實的基礎。所以,負責任的管理者應該着眼長線,梳理好員工的專業方向,讓他們既能培養專業能力,也能擁有不錯的視野。

如何能讓員工的成長更具可見度呢?我們公司的做法是爲每一名員工建立“個人成長檔案”,詳細記錄管理者從第一次面試開始,到入職之後的每次跟他正式溝通的情況,並附上這名員工階段性的工作總結,同時把管理者每次對這名員工考覈的評價也記錄下來,有了這樣一份專屬成長的檔案,員工的成長軌跡會變得一目瞭然。

在下一次正式溝通中,管理者可以翻閱瀏覽前面的溝通記錄,這種溝通記錄可能是跟自己溝通的,也可能是跟其他管理者溝通的,這樣就能保持信息的及時同步,不會出現不同的管理者給出不同的說法的情況。

在組織內部,經常會因爲管理者的因爲信息沒有拉平,導致內部評價、工作指示等方面的混亂,導致各行其是,政出多門,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爲是小微企業而不會出現。

而且,在一條時間線上去看一名員工的成長,更能從今昔對比中看到他的變化。在這樣的以時間線爲軸的個人檔案中,管理者只需要對他做縱向的比較,無需做橫向的比較。

如果這名員工表現不佳,需要敲打,這個時候,管理者也可以根據“個人成長檔案”中他的業績表現、階段性目標的完成情況,有的放矢地作出批評。因爲批評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員工也就沒有理由心裏默默地想管理者“就會罵人”。也因爲這種批評是在管理者只面向這名員工的環境中做出的,所以,也能實現“私下批評”的目的。

這種“私下批評”,給批評者和被批評者帶來的壓力都會要小很多。

03 在職場裏,沒有人願意被教導

有些人可能會說,難道不是應該讓員工聽我的嗎,我爲什麼要去聽員工的?道理很簡單,你不聽員工的,員工爲什麼要聽你的?

我一度認爲,傾聽就是把手機拿開,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認真一點,專注一點,不要隨意打斷,少說多聽,這就是傾聽。停留在這個階段的我,現在回望,只能算是處於初階階段。真正的善於傾聽,是分層次的,有三層境界——“入耳、入腦、入心。”

第一層,入耳。

跟員工談話時,管理者應該豎起耳朵,全神貫注地盯着員工的眼睛——也就是說,不光要聽,還要看,因爲表情尤其是微表情,更能代表一個人內心活動的真實狀況。一邊看着對方一邊說,更能理解對方表達的深層次意思。

即使對方覺得自己表達完了,你依然可以不斷追問,“還有嗎?”以窮盡所有信息。

要想真正“入耳”,還應該有喬布斯那種“一秒變白癡”的能力——也就是說,需要徹底敞開心扉,懷抱“空杯心態”,像是第一次聽員工談話一般,去傾聽員工的表達。如果只願意揀自己感興趣的聽,很有可能會忽略掉員工自己真正在意的部分。

所以,在傾聽的時候,管理者應該以員工爲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爲中心。要抱着求教、求助的心態,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姿態。“入耳”是管理者收集信息的過程,同時也是讓員工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過程。

第二層,入腦。

“入腦”是把員工說到的問題跟你建立共識的過程。這個時候,不要急於回答員工的問題,最好是能夠把他的問題做出歸納,總結出來幾點來,並且複述一遍,複述的時候還需要跟對方覈對:“你覺得我總結得對嗎?”如果對方說對,還應該繼續追問,“我還有什麼遺漏的嗎?”

這個過程,是爲了防止員工所關心的問題,跟你以爲他所關心的問題之間出現偏差。通過複述,也能夠確認什麼是核心問題。

不擅長傾聽的管理者,往往就敗在了這個環節。他們認爲,自己作爲管理者,有指導的權威和能力,有視野的深度和廣度,正好可以藉機展現自己思考的深度和表達的高明,於是在問題複述完之後,開始長篇大論,而且經常自我感覺良好。

談完後,管理者以爲自己能撥雲見日,讓人茅塞頓開。結果,效果可能正好相反,一點作用都沒有。爲什麼沒作用?管理者得反思,自己是在腳踏實地給出實實在在的方案或建議,還是在誇誇其談,用空泛概念包裝你的表達?

聚焦於改善員工工作表現的談話,管理者經常喜歡吐槽,“這個事情不是跟他說過了嗎,怎麼還是沒變化呢?”他在長篇大論時,卻忘了最根本的一點:在職場裏,沒有人願意被教導。

教導是自我中心主義,是希望別人按照你說的做,引導纔是員工中心主義——以他爲中心,跟他一起探討,怎麼才能做得更好。

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引導他們去打開一扇門,而不是指示他們去打開一扇門。畢竟,就如前面所言,不要想着去改變一個人,除非他自己覺得需要做出改變。

第三層,入心。

“入心”,意味着真正要看到變化,且能舉一反三,在其他方面也做出相應的優化。

如果員工提了建議和意見,管理者不僅“入耳”,還精準地概括了問題的本質,並且跟員工一起探討出了優化的方案,那麼接下來,就絕不能把探討的成果束之高閣,而應該立刻做出改變,哪怕是再微小的改變,也需要去做。否則,員工將得出結論:“說了也沒用,以後再也不說了!”

記錄下來的資料,如果是涉及到員工成長的,那麼,下一次跟員工談話時,就需要先複述上一次談話的成果,並且梳理那次談話後的進展和變化,看有哪些做得不夠,哪些值得表揚。

而如果涉及到員工對自己或團隊的意見和建議,也要做出反饋,告訴他,因爲他的建議和意見,自己或團隊哪些方面做出了改變和優化,並且感謝他的建議和意見,同時,再一次邀請他提出建議和意見。

管理者也有必要經常翻看這些記錄,一方面不斷跟進員工的所思所想,同時也不斷檢視他們的心聲是否被真正傾聽。

所以,真正的傾聽不能止於聽。必須要做到“入耳、入腦、入心”,纔算完成了“傾聽-思考-反饋-改變”的閉環,實現了認知、思考、踐行的三者統一。

(本文摘編自《小微企業經營筆記:找對人、做對事、走對路》)

(作者:葉鐵橋 北京小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作者:葉鐵橋,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