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舉試卷長啥樣?你見過嗎?

近日,民間收藏愛好者孟浩向松陽縣檔案館捐贈了3份清朝年間的科舉試卷,循着那一頁頁泛黃的紙張,讓我們坐上“時光穿梭機”,瞭解下古代科舉那些事兒。

在孟浩捐贈的科舉試卷中,有兩份是松陽縣考生葉鳳麟的童試試卷,長約3米,內容爲四書五經,字體是科舉考試標準的館閣體,卷面不僅整潔大方,也體現出筆勢恢弘之美,足以見得考生紮實的書法技藝,雖時隔百年,仍工整清晰,可讀性強。試卷後還附有五言律詩及官方加蓋的“松陽縣印”。

“偶然在市場上看到有關於我們松陽本地的歷史遺存,感覺科舉試卷這一類的文獻還比較稀缺,就收集起來捐贈給檔案館,希望能爲地方文化傳承盡一絲綿薄之力。”孟浩說。

這也是檔案館首次收到此類文獻,對清代科舉制度的實例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史料參考價值和文獻鑑賞價值。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1300多年曆史的科舉考試選官制度,不僅爲當時國家選拔了大量的人才,還對我國的傳統政治、經濟、學術、文化等方面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起源於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到了清代逐漸衰落,但仍有“三級四試”之分,即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課卷。

孟浩捐贈的這一份看似“輕薄”的禮物,蘊藏的卻是厚重的歷史文化,讓我們能從中一窺古代科舉考試的一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