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原因”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前者教會人摸索內在規律,後者則可以讓我們理清事物的發展順序,今天來聊聊那些封建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夏朝:夏朝足足存在了470年,超越後世許多政權,亡國之君是夏桀。夏桀喜歡四處征伐,是個好戰之人,所以樹敵頗多,商湯就曾經被他打敗、囚禁於夏臺。(注:根據國家法碩聯考教科書定義,夏臺是有史記載最早的“監獄”之一)湯被放出以後聯合了許多部落一起討伐夏,最終夏朝被滅,桀被放逐。商:亡國之君商紂王幾乎無人不知。紂王青年時期非常英勇,也算出色能幹,勢力擴張到了東海與長江流域,但是他不太會休養生息,以至於國家內部矛盾很大。紂王連年征戰,“中央空虛”,周武王一下子打來都沒有招架之力,士兵們很多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最後紂王引火自焚。

西周:周幽王寵愛褒姒,不僅戲了諸侯,還改封她爲皇后,其子做太子,這就得罪了前任。正後的父親是申侯,覺得一定要出口惡氣,於是聯合犬戎討伐幽王,兵臨城下,暴力又突然,西周滅亡。題外話是,犬戎打完這場仗就不願意走了。東周:其實東周本質講是“不滅而滅”的,天子只是名義上,手裏已經沒什麼權力了。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在楚孝武烈王的煽動下徵兵六國,討伐秦國。結果反而被秦王攻進首都殺掉,東周也就走向滅亡了。秦國:春秋戰國實際上是諸侯割據進化而來的,不屬於大一統王朝,所以直接過渡到秦朝。秦朝末年,有起義、有趙高亂政、也有六國復國,但是拋開其根本只討論直接原因:趙高殺死秦二世胡亥,擁立子嬰,主動放棄“皇帝”的地位,只稱“王”,隨後向劉邦稱臣,劉邦進咸陽。

西漢:即便擁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到了西漢末年也不能避免“皇權垂危”。彼時,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併、官吏貪污腐敗盛行,大地主、大貴族漸漸不把皇帝放在眼中。當此之際,外戚王莽得到大部分人擁護,最終篡漢,建國號“新”。東漢:經歷黃巾軍起義、董卓亂政的大漢實際已風雨飄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國鼎立持續了很長時間。公元220年,曹丕萬事俱備,終於篡漢,漢獻帝劉協並沒有像大多數傀儡皇帝一樣被殺,而是壽終正寢,享年54歲。西晉:魏晉時期北方屯聚着許多少數民族,一直以來都無法完全遏制住他們內遷的步伐,八王之亂以後,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其中最強悍的力量來源於匈奴。建興四年,洛陽大破,西晉滅亡,而北方就陷入了中華歷史上最亂的時代:五胡十六國。

東晉:東晉完後是南北朝並立,這誰都知道,但確切的界限未必明晰。混亂的世道,尤其需要養兵,這樣就培養出來大軍閥,這些人因爲軍功被抬到至高的位置,又因爲軍心,擁有撼動皇權的實力。元熙二年,宋公劉裕建立了劉宋王朝,東晉滅亡。南北朝雖然有宋、齊、梁、陳、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但並非同一政權,所以照例,以隋朝爲續。隋朝:北周末年,大權臣楊堅接受皇帝禪讓,殺掉宇文家大部分男丁,建立隋朝,司馬懿沒有做成的事,楊堅做成了。楊堅的兒子楊廣繼位後,大興土木修建大運河,同時連年征戰,進而引發民變。李淵率先起義,雖然掌握主動權,但是並沒有做得太絕,只是宣佈楊廣爲太上皇,皇孫繼位。619年,王世充廢除隨哀帝,大隋滅。

唐朝: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攻進長安,脅迫唐昭宗離開首都,前往洛陽,其實是在爲日後的篡位做萬全準備。到達洛陽後,唐昭宗被殺,第九子李祝因爲更好控制遂被立,是爲唐哀帝。三年以後,唐哀帝禪讓朱溫,後被毒藥所殺。宋朝:1276年,大宋皇帝被元軍俘虜,南宋滅亡,但有必要講講國亡後的事情。大宋的忠貞之士、臣子、莘莘學子拒絕投降,於是帶着家人轉戰福州,在路上宋端宗繼位。與此同時,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積極展開抗原活動。這些人被追兵所趕,連朝廷也只能臨時建在行船中。雷州失守,宋軍退到崖山,元軍猛烈攻擊,最終宋朝皇室、大臣八百餘人跳海,愛國軍民超過十萬人殉國。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連戰連捷,元惠帝無奈北逃,一直到1388年,朱元璋累計發動了六次北伐戰爭,同時元朝承諾不再對外始用“元”之國號,企圖以讓步換得生存的夾縫,而法律意義上,元亡。

明朝: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建立國號大順,沒兩月打到首都北京。崇禎帝眼見防守無力,突圍無望,於是在煤山自縊身亡。這以後,史可法等人又在南方建立了南明,但是一般意義上都認爲崇禎之死是明統一王朝的崩潰。清朝:1912年1月份,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2月份,袁世凱竄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並且與清政府談判滅國事宜。彼時溥儀年幼,國家軍政大權在攝政王與太后手中,最終隆裕太后親自替皇帝宣佈退位,後,王公大臣抱頭痛哭。歷史大勢,浩浩湯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