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寧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其中多次提及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發展,對提升期貨公司實力、完善監管制度、加大對違法行爲打擊力度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期貨公司普遍認爲,新“國九條”爲期貨業中長期發展指明瞭方向,奠定了期貨業穩慎有序發展主基調,也對期貨公司提出更高要求。接下來,期貨公司應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樹立合規意識,專注主業,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提高自身實力與服務能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多措並舉增強服務能力

新“國九條”多次提及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強調“探索適應中國發展階段的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穩慎有序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明確“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完善對衍生品、融資融券等重點業務的監管制度”。

此外,新“國九條”明確,“未來5年,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框架”“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實力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新‘國九條’充分體現出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銀河期貨研究員孫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有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長期以來,相較於證券和基金行業,期貨行業整體實力相對較弱。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截至目前,全行業150家期貨公司註冊資本僅爲1160億元左右,資產總額不足1.6萬億元。其中,淨資產不足2000億元,客戶權益爲1.3萬億元。

對於如何提高期貨公司實力和服務能力,孫鋒認爲,期貨公司首先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端正經營理念、校正定位偏差,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要專注主業、優化供給、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形成適合各類投資者需求的多樣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以此增強服務能力。

孫峯進一步表示,此外,期貨公司可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結合股東特點、區域優勢、人才儲備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同時,需要進一步夯實合規風控基礎,落實全面風險管理與全員合規管理要求。最後,要深化金融科技應用,鼓勵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

探索新業務模式勢在必行

新“國九條”爲期貨行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指明瞭方向,如何探索適應中國發展階段的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也成爲期貨公司關注的焦點。

“期貨公司應堅持服務實體的路線不動搖,進一步探索創新風險管理工具、加強對外開放、強化科技賦能,加快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的建設步伐。”中糧期貨黨委書記、總經理吳浩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吳浩軍進一步表示,對於期貨公司來說,在創新方面,可利用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健全的多層次風控體系,覆蓋信用、市場、操作、物權、合規風險等多維度,利用衍生品組合拳,不斷優化革新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工具箱;在對外開放方面,加速國際化佈局,深度挖掘客戶對跨境業務的需求,爲境內外期貨交易者提供有益幫助;在科技賦能方面,可藉助現代技術賦能與推動,豐富期貨市場業務體系,爲服務實體經濟增添新手段。

堅持“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

新“國九條”提出要完善監管制度等。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有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期貨公司應積極落實監管要求。

近日,證監會印發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提出的“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包括制定《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修訂《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信息科技管理辦法》等;“需要抓緊研究、擇機出臺的項目”包括制定《證券期貨市場監督管理措施實施辦法》等。

證監會表示,在執行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將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監管制度規則的立法水平,努力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期貨公司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孫鋒表示,要堅持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要推動行業廉潔從業文化建設,完善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要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現場檢查和執法問責,樹牢“合規創造價值”理念,堅持“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

加快期貨新品種供給

新“國九條”還要求“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從期貨市場來說,吳浩軍認爲,應從加快新品種供給和更好建立期現貨市場聯動機制方面着手。

截至目前,我國期貨市場的品種數量累計已達131個,覆蓋農業、金屬、能化、金融等多個領域,基本滿足大宗商品市場的一般需要,但伴隨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擴展、與國際期貨市場匹配度提高,新品種供給速度需進一步加快。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業的根本宗旨。”吳浩軍認爲,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加快豐富新能源期貨品種,有利於幫助相關企業穩定經營,進而保障“新三樣”產業原材料供應的穩定。

吳浩軍進一步表示,此外,更好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發展也較爲緊迫,當下期貨與現貨市場聯動性仍有待提升,信息不對稱、交易規則不統一等情況仍然存在,亟須通過創新市場機制、聯動監管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期現貨市場聯動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