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民晚報

分享父母成長的故事,播下孩子夢想的種子

“爸爸媽媽帶我回母校”

草長鶯飛四月天,除了去公園綠地踏春賞景,春光明媚的校園也成了市民閒暇之餘的好去處,更有不少家長選擇了帶着孩子回到母校,重溫青春回憶。

在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爸爸媽媽帶我回母校”就成爲了一件具有“儀式感”的事情。2019年1月寒假前夕,該校向全校家長髮出倡議。5年多來,牽着大人的手,孩子們走進了滬上大大小小多所校園。

最感激當年的“兇老師”

重回母校,會不會只是名校畢業的家長更起勁?“爸爸媽媽當年考進××大學,你也不能比我差”的叮嚀,會不會成爲給孩子的另一重壓力?令校長吳蓉瑾感慨的是,關於“唯名校論”的擔憂是多餘的。很多父母欣然響應了學校的倡議,爲的是和孩子共享一段成長記憶。

回到中學校園,有家長告訴兒子,學生時代最珍貴的回憶是那片籃球場,也因此結識了一羣志同道合的好友,收穫了真正的友誼;有家長感慨,隨着城市的發展,自己的小學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時尚地標,童年短暫而寶貴,每一天都值得珍惜。男孩誠誠的媽媽坦言,起初覺得,孩子週末忙,抽半天到一天時間很難,但和孩子一起回到自己的母校後,發現更能夠和孩子聊聊有些成長的煩惱——比如,兒時的自己也曾抱怨老師“管得嚴”,但長大以後才驚訝地發現,現在最感激的竟然是當年的“兇老師”,即那些在孩子犯錯時會嚴厲批評,但在孩子有進步時毫不吝嗇表揚的老師。

三年級女孩瑤瑤一家四口,選擇在爸爸媽媽結婚十週年之際,重回華東政法大學校園。在校園裏看到年輕的學弟學妹們嬉笑打鬧,女兒們在身邊奔跑,瑤瑤媽媽告訴姐妹倆,當初爸爸媽媽從不同城市考到上海,結果開啓了奇妙的緣分。爸爸不僅籃球打得好,英語也特別好,自身的優秀吸引了媽媽的目光;加之兩人同爲班幹部,性格又合得來,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三觀相近,可以盡情聊天。單純的校園戀愛,爲日後兩人攜手建立幸福小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她也希望女兒們能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

幫孩子儘早找到心中熱愛

“幫助孩子儘早找到心中熱愛”,這成了新一代父母的共識。男孩凡凡的爸爸碩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走過蔡元培、蕭友梅、賀綠汀等建校元老的雕像,凡凡爸爸告訴孩子,他從小學習音樂並從相關專業大學畢業,在經歷一些職業後,內心對音樂戲劇的熱愛讓他萌發了報考上音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想法。在這個校園,他堅定了自己對音樂劇的志向。看到孩子從小也顯露出對鋼琴的愛好時,他決定小心呵護孩子的這份喜愛。練琴難免有枯燥煩悶的時刻,凡凡覺得自己很幸運,每當這時,爸爸總會尊重他的感受,讓他休息一會兒,想彈的時候再彈。凡凡爸爸說,在校園裏,常常會聽到有人唱歌,有人演奏樂器,有人搬運樂譜和箱子……他希望動聽的音樂之聲,能在孩子心頭回蕩。

高校向小萌娃敞開雙臂

結合孩子和家長們的母校參觀經歷和感受,前不久,盧灣一中心小學決定開啓一場“走進大學,啓迪夢想”的研學之旅。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體育大學成爲首批參訪學校。高校熱情地向小萌娃敞開雙臂,爸爸媽媽們做導遊,和老師一起設計研學單,爲孩子們播下夢想的種子。在報告廳聽一場講座,去種植園培育一棵小苗,走進實驗室瞭解前沿科技進展,到體育場看看運動員拼搏的身影……老師的鏡頭裏,記錄着孩子們睜大的眼睛、好奇的神情,也記錄着夢想發芽的樣子。本報記者 陸梓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