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山水牡丹醉人心

文/王海波

初见牡丹,是在我幼年的时候。之所以一提起牡丹花我便会想到我的外婆,是因为我是在外婆家后院的菜园子旁边第一次看到了牡丹花。老家那边牡丹花不多,记忆中也只有外婆家有几株牡丹,因为可以做药引子的缘故,外婆家的牡丹经常会被乡邻记住。春天到来,外婆家的牡丹开几朵几十朵粉红,引来蜂蝶飞舞,也引来芳香一片。外婆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现在依然能够通过牡丹想起我那和蔼可亲的外婆。

初学牡丹,是在我进入中学的时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至今还耳熟能详。为了学习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兼学了牡丹的雍容华贵。自那以后,每每看到红瓷盆上大红的牡丹配上“花开富贵”和窗花上的“牡丹花开”,才真正明白人们借“花之富贵者”寄托了好多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初赏牡丹,则是起于我来到垫江工作。这一赏,便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垫江牡丹年年开放,年年都在春天赏牡丹。赏着赏着,我更加熟悉了垫江山水牡丹的特点和品质。

垫江是中国山水牡丹的起源地,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洛阳等地的宫廷牡丹不同,垫江的牡丹具有花期早、花型大、花香浓、花根实等特点,因而成为垫江最具地域辨识度的城市符号。其他地方的牡丹所具备的特点垫江牡丹也都具备,除此之外,长于山中,与山、水、石、林相融相生,浑然一体,使得垫江山水牡丹闻名遐迩。“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我当然是同意牡丹之花是雍容富贵之花的历史认同的,然而我屡次行走山间欣赏山水牡丹,却主要是服从于它于富贵之外的品质。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与山水相融,展现出春天和而不同的美。垫江的牡丹多是盛开于山野,山野的复杂环境让牡丹学会了与山、水、石、林和谐相处,相融共生。倚山而繁衍,予山以奇彩。山之沃土让牡丹生根固苗,牡丹自然以一生的浓墨重彩装扮山峦。仗水而生息,寄水以灵光。牡丹得雨露滋润,枝肥茎壮、叶绿花繁。春日暖阳,看见山间的牡丹,春风徐来,叶面上花瓣里水珠滚圆欲滴,拂摇间,花与水的灵气竟都完美展现。学石之坚韧,辅石以妖娆。山中之石,若非奇秀,定少人观览,若牡丹与石相依相伴成为一景,则动中有静,柔中带刚,这景致不由得人们去分辨谁是坚强谁是柔弱,一切都似乎刚刚好。蒙林之荫翳,补林以浓芳。林荫之下,石板小道沿山穿行,小道边上,一丛丛牡丹盛开着,游人与牡丹分享着树荫,也和山林分享着一林子的芳香。除了山、水、石、林,山间的牡丹与它周围的火棘、野花、青草、巴茅等等都是和谐友好的。春天来了,谁也不争春,只是尽情地分享着春天,点缀着春天;春要去了,他们也都是竭力地绽放,倾情地挽留。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它的乡土气息,会让人深深记住乡愁。或许从乡里走出的人和惦念乡土的人一眼就能从垫江的山水牡丹中发现它的乡土气息。不得不在赏牡丹的同时将目光环顾一下周围的人。顶着草帽,挥舞着板锄的,那是挖牡丹根茎的大爷,花开殆尽,牡丹转入它的下一个使命,挖根取下来的丹皮,是一剂广泛使用的中药材。那偶尔吆喝的,是村里的大妈,面前摆卖的土鸡蛋、折耳根、干咸菜、红椿尖,熟悉的人都知道那都是些难得的老家的味道。那红扑扑脸蛋儿冒着汗水的是村里的李二娃,趁着周末背一背篓的矿泉水来赶花期里的游人,赚来几块十几块的零花钱,懂事儿机灵的孩子这种社会实践有多少人体验过?牡丹开在山野,好像全然没有了登堂入室的雍容华贵。它们注定不需要配个雕龙画凤的花盆,稳稳地守住亭台楼阁,它们也全然不是俯下了高贵的身躯供游人观赏,它们只是立足于山水之间,陪伴着乡土,守护着山间的春天罢了。山水牡丹的气息,蜂蝶能够体会,蜜蜂飞去,蝴蝶飞来,牡丹绽放着笑容迎接。这种迷人气息或许是浓烈的,也或许是淡雅的,或许可以治愈你与童年渐远的残缺的梦,让你赏花的心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山水牡丹美就美在它深入平常百姓家,成就更多的人走向富裕。相传,垫江山水牡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千百年来,它的价值被老百姓所认可,当地的人们把种植牡丹当成了发家致富的门道。若是富丽端庄的宫廷彩蕊,是很难在许多普通的老百姓家中种植的,实用的垫江山水牡丹则不然。有诗云:“春深富贵花如此。”牡丹花的血脉便是富贵之花,而山水牡丹似乎已经忘却了自身的富贵,把成全种植它的人走向富裕变成了自己的价值,这何尝又不是山水牡丹难能可贵的品质呢?

“一山牡丹红”是人们对垫江山水牡丹的概括,确实是这样,绵绵明月山、悠悠龙溪河,一方水土成就了垫江山水牡丹千百年的繁荣生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也看到了这里的人民在和山水牡丹相生相融中,熏染上了山水牡丹的特点,共同形成了垫江牡丹文化。“国运昌时花运昌”,我们依稀看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好新时代,垫江山水牡丹俨然成了一幅绚烂缤纷的壮锦,绵延在明月山脉。热爱山水牡丹的垫江人民,正在奏响乡村振兴的凯歌。

作者简介:王海波,垫江县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垫江县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